APP下载

掌握科学的作文教学策略

2020-09-10李水金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李水金

【摘    要】教师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作文教学策略,才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建立一定的写作兴趣,还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规律地开展教学反思,无疑是教师把握更多科学教学策略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科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58

有人将“语文”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有人将其中的“文”字解释为作文、写文章。可见,作文在语文这一学科中的重要位置。小学作文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为小学时期是学生建立写作兴趣、打下写作基础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与教会学生读书写字相比,作文对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重视作文教学,更要高质量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要把握更多的科学教学策略。何谓科学的教学策略?不同的语文教师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笔者认为,科学就意味着我们的策略是具有时效性的、是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是利于学生终身写作水平发展的、是可以改善作文教学现状的。本篇文章即通过反思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握的几点作文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走出过分苛求字数和模式的误区

写作文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由组合文字的美妙,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畅快和幸福。然而,纵观当下,很多小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这种幸福,而且还十分厌恶作文学习。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在字数和模式上过分苛求学生,禁锢了学生想象的翅膀,磨灭了学生沉浸其中的可能性。大多数的语文考试中,除了诗歌这一体裁之外,出题者对学生的文章字数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这诚然是一个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条件,但是,教师在刚开始教授学生写作的时候,却并不应该过分在字数上给学生过硬的要求,须知道过分苛求只会吓跑学生。与其一开始就将注意力放在字数要求上,教师倒不如想办法教会学生更多发散思维的写作方法。随着学生思维发散水平的不断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逐渐夯实,教师不用刻意告知学生们字数要求,学生就已然写出符合要求且让教师惊喜的佳作了。

如果说在字数上苛求学生会将学生吓跑还算不了什么,那么,在作文模式上给学生制定条条框框就真正是禁锢了学生想象力的翅膀。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缺少了想象力,我简直无法想象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模样。”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这一点是公认的。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无疑是弥足珍贵的。有了想象力,学生才有无限的欢乐;有了想象力,学生才能在写作的道路上发光放彩。可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不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保护,还采取了种种遏制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教学举措。比如说,给学生们制定写作的模板,在语言、文字、作文形式乃至修辞手法上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严格的要求。有的教师甚至直接规定学生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其教学目的十分简单,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作文分数。达到较高的作文分数固然对学生是有益的,但是以此为理由损害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就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一点都不在意学生作文的字数和模式,任由学生胡乱编写。只是呼吁广大的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兴趣建立等方面,而并非是学生有没有达到要求的字数,有没有按照标准的套路。总之,教师对于作文字数和模式的要求不宜过于严苛,不宜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须知学生的想象力才是最为珍贵的。我们不应该阻碍学生飞翔,而应当给学生插上翅膀。

二、合理引入更多有益的课外读物

阅读与作文是两个语文学习的重点板块,同时,它们又是两个互相影响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学生阅读的文章、书籍越多,学生作文水平就越高。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不得不在课堂上合理引入更多有益的课外读物,合理推荐更多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小学时期是学生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因而也是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在众多的好习惯之中,阅读书籍是最有益于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习惯之一。事实上,很多小学生在父母的督促下,也都建立了课下阅读的固定模式,但是,学生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还远远不算是习惯,因为学生的阅读行为是比较被动的。而学生之所以被动,就是因为父母推荐的这些书籍并不真正适合他们的年龄、符合他们的兴趣点。所以,我们在推荐一些读物给学生的时候,就必须要谨慎认真了。一方面,我们推荐的书籍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另一方面,这些书籍应该在语言文字以及主旨大意上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示。换言之,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能够联想到、应用到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中的某些因素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总之,合理引入对学生有益的课外读物是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值得语文教师细细推敲和认真研究的科学的教学策略。

三、引導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毫无疑问,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写作习惯的话,就很难在写作水平上有实质性的提升,或者说提升的速度将会非常的缓慢。那么,什么样的写作习惯才是正确的呢?笔者认为,适合小学生的、正确的写作习惯应该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时间上呈现出一种连续性。习惯之所以称为一种习惯,就是因为其在时间上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如果学生有始无终抑或是半途而废的话,就不能叫作习惯。小学时期的学生的自律性还是比较差的,因此,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大。不论教师采取何种方式,奖励也好、惩罚也罢,最终的目的就是督促和引导学生坚持下去,最终建立起写作的好习惯。二是在形式上体现出多样性。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过程中,仅仅重视写日记这一种方式。其实,除了写日记,还有很多的写作形式都适合学生,比如说记读书笔记。学生每次读完书都写一些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习惯。学生有感而发,写的时候自然不感觉痛苦。

四、结语

除了文章中着重论述的几点,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只有认真研究、耐心实践、规律反思,我们才可以真正掌握更多的科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3(9):54-55.

[2]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 000(010):237.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