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题训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09-10蒙斯勇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

蒙斯勇

【摘    要】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依靠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习题的解答中,在习题的训练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转化为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习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53

高考历史对学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进行事件分析和总结能力的考查。前一方面的考查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而后一方面的考查则要求教师将日常教学与习题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习题的训练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在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答题能力。那么,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将习题训练法融入历史教学中呢?

一、将习题训练引入新课程的学习中

在高中历史新课的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师针对新课内容会采取讲授法的方式进行授课,随后将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支配。一般来说,习题的训练都是在学生进行复习或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了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习题训练对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学生在初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新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掌握得不理想。因此,教师可以在新课程的教授中适当地利用练习题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一方面,练习训练能够让学生初步掌握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另一方面,学生在习题的训练中能够进一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点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习题的训练作用和对学生能力掌握的促进作用,将习题的训练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利用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中历史属于文科,文科的一大学习特点就是需要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大量的记忆。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对年代、事件、意义和影响等众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大因素。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只有狠抓学生的背诵,才能帮助学生打好提高成绩的基础。文科知识的背诵不仅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记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帮助学生筛选出极具价值的训练题目也是非常关键的。高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单一背诵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丰富检验的方式和手段,比如说,利用练习题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检验。举例来说,鸦片战争的赔款内容向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学生对赔款内容的记忆容易产生排斥的心理,因为与现实情况距离很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练习题的形式进行检验,以变相的形式促使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点进行背诵。毕竟,学生学习目的之一是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对于习题训练中出现的知识掌握遗漏会相对较为重视,会不断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完善。故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丰富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方式,多以练习题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知识的检查和督促,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充分利用综合性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

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考对人才的选拔依然比较明显。因此,高考试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所以,学生只有具备综合能力才能应对高考。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不单需要记住单个朝代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还需要记住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中西方发展的差距、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上,还需要建构庞大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分析和对比,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史为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以上培养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综合性试题的训练优势,以综合性习题的训练督促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说,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事情与中国同时代的事件进行对比,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对各个时代进行分析对比,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此外,综合性习题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网络结构认识,让学生的零碎知识能够整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形成对知识的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握。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在结束一个单元或是一个课题的学习之后就要从各个方面对知识进行细致的考查,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考的考场上对命题人的出题角度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为习题的解答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习题增进对知识的掌握

毫无疑问,习题训练与知识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教师就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审视。比如说,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习题解答的情况就不一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做试题进行回顾与总结,让学生在回顾与总结中明白哪些类型的题目是自己不擅长的或是对于哪些知识点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说,习题的利用率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只有把习题利用好了,学习成绩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故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利用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习题回顾的重视与强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掌握利用习题引导复习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的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说,新知识的掌握和习题的训练贯穿于历史学科的整个过程,缺一不可。

历史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牢固记忆,离不开教师对习题科学合理的安排。在一个以记忆为主的学科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习题训练的重视,从习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检查两个方面加强对习题的训练和筛选,从综合性习题对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对习题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增进对习题的认识程度和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參考文献

[1]王秀蓉.高中历史习题讲练模式的研究与体会[J].青春岁月,2012,000(023):320.

[2]袁本愉,刘淑明,范多宝.高中历史习题教学“自主演练法”初探[J].历史教学,2001,000(010):43-44.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高中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