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反思

2020-09-10温晓妍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新课改

温晓妍

【摘    要】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大部分教师在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没有反思的教学是没有进步的。通过反思教学,生物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多个方面获得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25

当今世界,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果显著,与生物相关的诸如细胞克隆、基因工程、DNA分子、脑科学、生物制药等生物工程发展尤为突出,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而生物人才的启蒙与发展,主要是依靠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认为:“现代高中生物学教育应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传统的生物教学在诸如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开展教学反思,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视概念、理性直观的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它是理科中的文科。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基本由数十个核心概念为基础构建而成,如基因、染色体、细胞等。这些概念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当然,高中生物也具有理科学科的特性,其内容知识、形态结构与过程多通过图解的方式来呈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这一“文理性质兼备的学科”,传统的生物教学却忽视了学科与学生的特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学生的發展是全面的、有序的。传统的生物教学都是采用灌输式教育,只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基本上将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切,由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的教学模式。

2.师生缺乏深度性的交流。教学本质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而传统的教学中,师生地位不同,界限分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不到位,使得课堂中的师生交流总是流于形式,无法在课堂中组织起真正有效的交流与讨论。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反思应围绕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应围绕着教材结构与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知识难度较以往有了降低、知识面有了加宽,更加注重学生生物素养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教育过程。但是,新教材在使用中也存在不便之处,比如书本内容少,章节间连续性不强,知识体系构建困难。如在“细胞的分裂”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又出现了“染色体”这一概念,对此,教师讲多讲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积极开动脑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知识点的先后、深浅进行重新排列。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固然可大幅度的利用课堂提高知识讲解速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其缺点也是显著的,它重在知识本身的传达,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较少独立思考,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堂的发展需要。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时,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首先,教师要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与技巧。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多用探究性、实践性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学习要多采用小组合作式。为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可拟定讨论提纲,让学生围绕提纲进行讨论和探究。

例如,在“多细胞生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让小组学生采集绿色开花植物以及蔬菜与水果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来引导小组成员观察自己采集的植物。如“你采集的植物标本由哪些器官组成?各种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各部分器官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回答问题。

其次,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定相对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比如在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就可将案例教学法运用进去。如在讲“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可以用案例导入:北美死湖酸雨事件——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东南部地区的湖泊开始变质,水质酸化,PH值一度低到1.4。之后,约3.6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酸雨区也出现了,酸雨给北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案例可以看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进而开始教学。又如在讲“人体体温调节机制”这一内容时,可以用情景模拟法,选八位学生,分为“寒冷组”与“炎热组”两组,将寒冷组放在空调下,炎热组放在高温的室外。一段时间后,让不同组的学生发言,人的身体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怎样调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更能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

3.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体现为语言、板书、课件以及教学中一些技巧的运用等。在语言上,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连续性,专业术语的表述要正确,一句完整的话不要打断说,语言中不能出现大量口头禅,音调要有起伏,注意重点部分的渲染。板书一定要精致,字体工整,排列合理,要点明确,板书布局与所讲知识点对应良好,提纲挈领,层次清晰。在课件的使用上,要精选内容,课件制作要精致,少用文字,多用图形、图片、动画等一目了然的东西,课件的底色多用浅色系,字体用深色,增强对比性,给学生视觉冲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如提问技巧等。提问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通过师生问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也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情绪与心态。据此,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进程,做到因材施教。但是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设置要合理、排序要正确,问题不能过多,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复思虑、修改,不仅能让自己取得更多的进步,也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