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学习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2020-09-10王德昌
王德昌
【摘 要】高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关注点放在数学上。高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重点梳理。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自主学习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拥有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积极关注自身的学习状况,教师提供指导和分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上述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出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空间。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第一,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让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在实际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学生的学习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在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会形成良好的关系,这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带动作用。教师会从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出发,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第三,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发展。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思维就不会受到束缚。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目标。最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以亲身体验引领探究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教育即生活。而就数学知识体系来说,他们来源于社会生活,并反作用指导生活、促进生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明确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引领学生去感受数学知识内涵,体验数学知识灵魂,甚至可以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中去亲身体验有关数学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体温”感觉,认知到数学知识是活灵活现的,是赋有生命的,是鲜活的、发展的,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从而激发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亲和力和粘连度。例如,在讲“三角函数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曲线进行动手观察和测量。如,在剪成正弦曲线的纸板上构建直角坐标系统,展开坐标系x轴和y轴的关系的探究,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曲线的数值对应关系;对三角开的边角进行实际测量,引导学生新手测量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各个角的度数,然后通过三角函数公式验证各个边和各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亲身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而且还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生成更加积极、自主和自觉地学习数学。
三、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等差数列的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制作梯子的例子,改变传统模式中直接对学生进行等差数列知识讲解的状况,假设梯子的最高一级为30厘米,最低一级为60厘米,梯子中间还有5级,且每一级减少的长度相同,那么中间的五级梯子长度分别是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中间梯子的长度,从而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四、借助多媒体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数学课堂原本的面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微课应用为例,将微课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课时长一般在三到五分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微课主题单一,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负担较小,为学生课余时间自主观看提供了可能,能够强化学生对具体知识点及重难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師还可以精选选修内容的重难点录制微课,便于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行拓展学习范围。微课不仅能够形象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方便学生随时学习一些知识,引导学生随时复习自己欠缺的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五、加强合作讨论,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其中合作学习就是重要的代表。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自学作为基础,在关注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之后,在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和意见。同时,教师可以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疑。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让自身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之间交流思维方式,最终对知识进行多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最终也会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比如,教师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分析和研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为学生交流和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均会得到提升。
六、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进而促进高中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树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高考,2021(0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