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毛玉卉
毛玉卉
【摘 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变化、空间、结构以及信息等多种概念的学科,并且可以应用到人们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小学数学作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敲门砖”,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更要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89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实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应用于飞船航行、核弹爆炸的计算当中,小到应用于柴米油盐的等价交换里。因此,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不能割裂开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打破传统,将生活情境灵活的应用其中。寻找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引导学生将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数学能真正回归到生活实际当中去。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定生活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氛围里进入课程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才刚开始系统地接触数学知识,也正处于一个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时期,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到数学知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如果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就意味着进入成功的一半了,以有趣的生活情境作为课前导入,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以实际的例子来说,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10个苹果,将苹果以不同的数量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第一个小组2个,第二个小组4个,第三个小组3个,然后让学生对于剩余的数量进行计算,或者将不同的小组所拥有的数量进行加减问答,最后把苹果作为奖励给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学习到了数学知识,不仅会越来越喜欢数学,还会越来越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设置问题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因此,如何为学生打好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就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同时,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问题答案,要在問题情境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以生活实际举例,周末要组织一场参观科技馆的集体活动,班集体的总人数为45人,有3个人不参加,科技馆门票为10元一个人,那么请问需要带多少钱才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进入科技馆参观?此类情境就十分贴近生活,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生的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加减乘除法解决此类问题,45-3=42,这是参观科技馆的总人数,42×10=420,由此可以得出需要带420元就能使所有人进入科技馆参观。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不仅具有实践性,也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三)组织教学活动,增加趣味的教学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变得较为抽象,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变高,不仅学生的学习难度变大,教师的教学难度也随之变大。因此,在新课改以后,更加贴近生活情境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与之前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加具有优势。现代教学课堂让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春游活动,春游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也能让学生在购买商品中应用到数学知识,运用货币进行物与物之间的等价交换,能用不同价值的货币买到不同的物体,能有更加清晰的价值认知;对物体的长宽方圆也能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什么是三角形的、圆形的、正方形的,等等;对不同物体的体量也有所掌握,一千克等于两斤,一斤等于500克……将生活化的情境转变为数学抽象问题,再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数学的“神奇魔力”。在趣味性的教学互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使原本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一个人学习一切事物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烈的学习兴趣时,自然而然就会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其中,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更好地开展日常教学,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到最优化,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创新意识,结合生活经验获得更多的思考机会。同时,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最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锻炼的数学思维,提高的数学素养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玩的阶段,但同时也是他们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段,此时的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着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越新颖的教学方式越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懂得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书本里的知识相结合,将具有创新性的生活化元素应用到数学之中,不仅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学科的时候,借助形象具体的方式,增强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使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束语
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之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合理科学地将生活情境应用于教学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丰富课堂内容的方式,还能高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融合起来。本文主要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应用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究,冀望能为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带去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