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0-09-10刘建萍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

刘建萍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教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起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对学生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急需改进之处。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时代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着重分析了如何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程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55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表明,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学校思政课,就是要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因此,中职思政课的教学迫切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顺应时代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摒弃思政课教学中的传统老旧观念,结合时代精神重新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让思政课在最长久的学业陪伴中,对学生产生最持久的“三观”塑造,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一、目前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思政元素”落实不够。甚至有的地方将思政课当成“养老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学生缺乏表现自我经历的机会,很难投入到思政课学习中去,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2.年轻思政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由于缺乏专业的年轻思政课教师,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学生不能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

3.思政教育课内课外结合有待加强。教师课内讲述的内容大部分是理论知识以及对一些插图、案例、名言警句和思考练习的简单分析。大部分教师的思政课止于课内,将书本讲完以后就完事,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和时事案例搜集分析,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较差。

二、创新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思政,紧跟时代脉搏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被应用到各个行业,给人们的生活生产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今,互联网也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引领着教学的新方向。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脉搏,运用“互联网+思政”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二是使用同屏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时性;三是建立教学互动平台,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会话环境,使教师更快速、便捷地了解学生的状况,因人制宜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实行差异化教学,使得学生充分地吸收思政知识,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从中职教育特点来看,思政教学中也要融入“专业元素”,比如空中乘务专业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时,教师应该结合空乘人员的职业道德来谈,将思政课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结合起来,以视频、图片、动画、电影、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诚信文明、敬业奉献方面花大力气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飞机给人类带来的是幸运和便捷,而这份幸福生活来源于前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来源于机务人员多年如一日的坚持,每个人都该怀着感恩的心铭记前人的无私付出,以前辈的精神激励自己,让学生不仅认识到祖国的富强,也要让他们记住中华民族曾经被人欺凌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二)探究+质疑,感悟中求真知

空中乘务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为乘客服务,因此,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突发事件时,空乘人员应当意识到乘客第一、生命至上,尽最大可能保证乘客的安全。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机械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很难“入脑入心”,这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去甚远,甚至还可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采用“探究+质疑”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互动质疑、教师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要真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上师生才能充分互动起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适当地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要根据思政课的情境,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深入思考,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兴趣。

(三)讨论+分析,思辨中谋发展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讨论分析可以激荡学生心灵。因此“讨论+分析”的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主观上更愿意学习。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将学生以6个人为单元,确立若干个学习小组,创建小组长负责制的单元式互助学习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四种方式:一是教师确定讨论主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张嘴,敢于辩论,在辩论中加深对思政概念的理解。这在无形中加强了思政课内容的感染力,使思政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被掌握。二是课堂学习结束后,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组内阐述观点,组员评议。三是教师精选案例,让学生结合经典的案例,深入思考这些案例背后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四是使用分享手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德、精神等思想政治素质。

(四)情景+热点,实践中求导行

中职思政课教学不应该只有理论知識,教师应适当地引用一些鲜活的事例更容易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共鸣。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的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遵循,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大批鲜活、生动、深刻的“教材”。襄阳市工业学校经管教研室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状态下,一方面抢抓教学空间转换窗口期,强化对思政课在线教学的统筹指导,另一方面紧抓防疫抗疫斗争实践,将疫情防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组织思政教师编写《疫情防控下思政课教与学建议》,辐射带动全校师生,开展6次网络集体备课和示范教学,安排资深教师讲好、讲深疫情防控彰显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学生听课率达到100%,瞬时成为全校网络教学“金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使用好情景模拟和时政新闻热点这些广阔的教育资源,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学生对爱国精神的理解,从而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的统一,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中国梦的实现中追寻个人梦。实现思政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急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新,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特殊感情、对教育战线的特殊关怀、对教育问题的特殊重视,更加坚定教育报国、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满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无限敬畏,以奋进之姿埋头苦干,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利用网络、时政热点、情景故事等教学资源,努力营造一个和谐、乐学、勤学的学习氛围,全心全意教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童娴.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方法探究[J].当代旅游,2018(04).

[2]李素霞,杨彦京.构建思政课三维立体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报,2019(07).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