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9-10卿波

南北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渗透高中数学德育

卿波

【摘    要】德育主要指对学生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影响,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会影响学生的言行处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素质教育下德育渗透成为了学科教育关注的重点,本章即基于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88

教学德育渗透主要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有利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和德行。在教学中不仅育才更要育人,以德行教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曾经“唯成绩论”风靡一时,但在素质教学的推行下德育渗透让教学工作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高中教育主要针对心智较为成熟的青少年群体,这一群体已然形成了基本的世界观和认知观,当他们步出高中校园时大多都以成年人的身份开始参与更多的社会生活,成绩能帮助他们进入更好的大学继续学习,而道德品质会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这一学科因其高考考核的占分比例大及拉分差距大等特殊性让教师、家长及学生都十分重视,高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发展要求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社会价值观,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数学思想性,同时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则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兼顾的工作内容,下述即简要探讨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深挖教材

教学开展主要依托教学教材进行,教材在进行编写中一定是综合考虑到了知识结构和德育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因此在数学教材中存在着不少德育发展因素。首先,数学教材中许多知名数学教育家的成长经历带有一定的励志正能量,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发展观。例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即使家贫中途辍学,一生仅有初中文凭,但是凭借自身的毅力和努力他自学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在此后因风寒导致左腿终身残疾,不抱怨、不放弃成就了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其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学了解到更多隐藏在课本中的中国发展,中国数学的发展很早,从公元一世纪《九章算术》到现代数学發展,数学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中国的发展,我国的数学发展成就值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豪,学生学习中不仅仅可以掌握课本公式内容等,也能正确认识到我国发展的数学成就,增强学生民族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最后,数学是体现辩证思维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充分体会到辩证思维主义思想,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以客观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解决问题。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环节是师生之间可以直接有效地进行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教学秩序、教学氛围的维护,可以有效改正学生的上课习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争论分歧,在高中阶段学生由于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竞赛心理比较明显,因此,在争论中可能会出现比较激烈的争论场景,这种争论不仅不利于学生关系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班级内部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通过稳定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相处模式,同时引导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相处之时情绪更加平稳,并且解决问题时更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三)在评价反馈中渗透德育

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外都会在某一个时刻出现合理的思想教育契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抓住这些合理教育契机,给予学生有效巧妙的教学引导,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发展中总是占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学生对教师的仰慕会让学生更大程度上期待教师的认可,并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看法,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交流沟通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由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对于每位学生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近期的课业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在近期努力取得的成绩进步等等。对于学生发展的每一次肯定和鼓励都会推动学生进一步的努力,而对于学生不好的行为思想教师也要及时发现,通过批评沟通等手段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思想,从而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中。无论教师是给予鼓励还是批评,在评价反馈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同时在沟通中照顾好学生的个人情绪,给予学生一定的耐心和包容。

(四)注重教师教态,引导示范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会起到示范作用,即使当学生离开了校园,他仍然会记得高中时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教师的相处是最多的,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基础判断能力,他们能基本判断老师是否是理性的、优秀的,而对于优秀的教师群体慕孺之情会让学生下意识地对教师的日常行为处事等方面进行认可和模仿学习,这种学习会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处事上得到一定的反映。因此,我们要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求任课教师一定要注重教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自身作为人民教师的得体形态,教学过程中忌焦忌燥,以有序的教学安排和得当的交流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相处距离,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标改革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高中数学教学作为自然基础学科,将德育渗透在教学推进过程中,寓德育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发展等水平,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发展综合性人才,推动德育教育水平的整体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锦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才智,2020(06):203.

[2]鲁来春.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9-231.

猜你喜欢

渗透高中数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