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优化策略
2020-09-10黄俊喜
黄俊喜
【摘 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学习越来越重要,而学生是支撑国家发展为人们谋幸福的顶梁柱。高中时物理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好物理学科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在未来从事科学事业,推动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04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推广,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并被社会各界积极地讨论。物理学科中所提倡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教师在进行物理基础知识讲授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格外重视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习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学的实验,并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
一、摆正学生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
物理是从生活现象中衍生出来的学科,它描述了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物理学科知识学习的时候只是把它作为一门学科對待,把学习物理当作完成一项任务来对待,并没有将物理的学习作为自己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这种思想态度会阻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滞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
二、强化物理概念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将物理概念作为核心来引导物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物理观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紧紧抓住物理概念,将教学重点从原先的讲授事实转变为使用事实,让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原先的记忆事实转变为深层次理解概念与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质点是被用来替代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对质点理解正确的有以下几种描述:(1)倘若物体本身的形状与大小不会给所讨论的问题带来重大影响时,可以直接忽略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当作一个质点;(2)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状况一致,也就是平动的物体能够被当作一个质点;(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考虑形状和大小时就可以将其当作质点;(4)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直接将地球看作一个质点,在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当作一个质点。
虽然上述几种描述都是正确的,但只有(1)是关于质点的概念,其他几种都是在特定情境中解读质点的概念。核心素养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第一个表述,也不主张学生记忆其他表面性事实,而是引导学生把直觉、感觉及表象等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自主构建有关质点的概念。
三、加强师生交流,消除师生间的沟通屏障
师生间的沟通屏障存在于诸多学科之中,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物理学科的逻辑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在讲解时经常会受思维惯性的影响而忽略一些细节内容。这些细节内容很可能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造成知识上的理解困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跟不上课程教学进度。此外,师生间交流的不充分,还会造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师的讲课重点;反过来,教师也搞不清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交流方法,重视课程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比如,在学习向心力的时候,学生存在许多不理解的地方,然而不敢大胆向教师提问,害怕出现错误而被批评,因此不会主动、积极地和教师交流。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流观,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确定以科研和交流为任务的学习目标。
四、引导学生学习,培养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的形成是在学习掌握相关物理现象之后具有的素质,比如对力、热、光、电的相关现象了解,然后逐渐深入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学习高一物理必修2的《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柯受良飞跃黄河的视频,这样就会让学生观察车辆“飞行”的轨迹,在学生具有研究兴趣之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球,分别完成竖直向下和平抛运动,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差异,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斜槽、木板和坐标纸,让学生记录下完成平抛运动实验后小球的运动轨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在学生总结之后,教师可以把平抛运动的概念提供给学生,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飞机空投物资或者投放炸弹如何用平抛现象解释,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相关的物理概念,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很有帮助。
五、将科学思维作为培养重点
在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最能够突出物理学科特点的素养。科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有利于学生站在物理的角度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规律。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更加深层的思考。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而且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在刚刚接触“超重”和“失重”这两个概念时,很多学生都回忆了之前所学的一些结论性的描述,如“加速运动时的超重和减速运动时的失重”等一些比较片面的观点。这表明学生没有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的角度(以超重为例):(1)超重的概念主要是指什么?这种现象有哪些典型的表现?(2)超重现象在运动学上有怎样的特征?(3)超重现象在动力学上有怎样的特征?然后,我借助多媒体直观呈现了瓶身开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的演示实验以及生活当中与超重现象有关的视频资料。通过这种直观性的演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激活。接着,我组织学生结合实验以及生活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合作交流与讨论。最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应该从理论出发,并着力贯彻和落实新课标中的各项要求与原则。同时,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及时加以解决和调整。这样一来,可以不断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1):5.
[2]李丽.从教学设计谈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