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积极发言的教学策略

2020-09-10杨光英

南北桥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

杨光英

【摘    要】不少小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或者因为羞于在众人面前说话,或者因为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学生不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和学习,不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主动回应教师的提问,不努力参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这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其实并不罕见,学生不积极主动的和教师进行互动,不愿意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扰,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于课堂互动的看法,甚至影响课堂氛围的创设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课堂  积极发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98

学生可以通过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于具体语文知识的理解或者对于具体问题的态度,保持和教师的良性互动,让教师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并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但不少小学生步入高年级时还是没有养成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的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课堂发言的具体现状,寻找高年级小学生们不愿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具体原因,根据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主动发言的积极性。

一、寻找小学生不愿积极发言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随着年龄的递增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教师在指导高年级小学生时需要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自身特点。高年级小学生不愿意在语文课堂上主动发言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教师需要寻找到切实可靠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不主动发言,本身没有养成积极发言的表达习惯;还是因为学生本身比较内敛害羞,不想在众人面前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学生因为班级其他同学都不积极发言,班级内没有积极踊跃发言的课堂氛围,所以自己不愿出头;还是因为学生本身对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不愿意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索……不同的学生因其具备个体差异性,看待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并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也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不愿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具体原因。高年级教師在考察学生的具体问题时,不要仅仅凭借自己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观察来考虑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主观片面的。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鼓励学生匿名提交自己对教师的意见、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课下和学生进行谈心等等多种调查方法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当教师获取了一定的教学信息并整理这些信息之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教师就可以初步摸索到学生的大致情况,了解学生的客观诉求,明确学生不愿积极发言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如果学生表现出的观点基本都是因为班级内没有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风气、学生自己因为没有主动表达自己的习惯、学生自己羞于在众人面前发言等等问题,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如何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搜集信息和分析问题时发现的问题不仅如此,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本身,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对于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自己的见解、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及时的应答等等这些和教师教学紧密相关的问题,教师就要格外注意了。教师就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检讨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比对,分析自己提出的教学问题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总之,学生出现不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甚至可能不止一个原因,教师需要找出小学生不愿积极发言的症结所在,以便针对学生的客观条件和个人原因对症下药。

二、构建多元的课堂提问模式,循序渐进

高年级的小学生出现了不爱回答教师提问和不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和学生个人成长经历息息相关,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一般来说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解决全部的问题。教师要构建多元的课堂提问模式,从基础抓起,注意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主动回答教师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意识和习惯。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爱上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于语文教师的感情中不良情绪占据上风,学生怎么会愿意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呢?换位思考,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也是情有可原。所以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看法和对教师的看法,甚至决定着学生最后对于教师提问的表达模式。其次,优化高年级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内容和提问模式是教师构建多元的提问模式的重要一环。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回答的兴趣和学生表达的模式,如果教师的问题本身不具备吸引学生的要素,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最后,完善对小学生课堂提问的评价模式是教师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传统的提问过程中,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比较单一,语言也比较简洁。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回答提问、积极应对问题的兴趣,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评语和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回答中出彩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肯定,对于表现不佳之处也要进行委婉的评判和提出自己的意见,总之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中肯的评价,促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们也在逐步改革,抛弃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表达权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们坚持教学实践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生不愿主动回答教师问题,不积极发言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们教学计划的推进,成为教师们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拦路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多一点关心和爱护,尊重他们主动表达的权利,不要因为一时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片面的评价,教师要挖掘学生不愿积极发言的深层原因,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见解。

参考文献

[1]马小强.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发言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34-35.

[2]张素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发言中胆怯心理的疏导[J].教书育人,2018(28):41.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