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0-09-10马比伟呷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策略

马比伟呷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入手,探索和改善教学手段。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总结出一些高效、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65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天性特征,进行教学手段的探索和改善,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而且对课堂教学模式也要进行创新,真正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学措施,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能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想,理解学生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和谐的交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理解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尚不足,为了学生不走“弯路”,也为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会“替”学生思考。这样做是不正确的。虽然学习速度提高了,但是却遏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少一些训诫,真正实现学生的思想发展、行为发展,达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平等的教学模式。

(二)师生之间多互动

师生之间多互动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方式。据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活动性较强,注意的广度小”。而传统的教学总会出现“我讲——你听”的课堂现象,但这种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跑路”等问题。小学生的天性在于好玩、代入性强、对未知事物充满无限遐想、对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所以适当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将学生意识带到学习的氛围中来,让他们主动学习,亲自寻找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段学生感兴趣的笑话或者一个带有悬念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也可以为课堂学习内容准备一些小知识、小故事或者将亲身经历与同学分享,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在上课期间,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文字让学生进行思考,结合亲身经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师生之间多互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性

(一)合理分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学习,是一组人员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讨论再到总结,通过小组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有很多。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小组合作是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讨。在讨论中,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理由,让同伴信服或反驳。在讨论中得出“准确”的答案,这对学生思维、语言的逻辑性都是很好的激发。其次,小组的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团结一致的精神。许多小学生都有不服输、争当第一的精神,当以小组为单位时,他们为了小组利益会更加“卖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夺第一。这能够侧面推动学生学习,更能够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在竞争中学生若尝到了甜头,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科技力量协助教学

具體、形象、鲜明的事物总能激起小学生的兴趣,而网络、多媒体正符合这些要求。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进步,近几年网络的运用范围逐渐涉及教育领域,网络、多媒体逐渐出现在课堂上。其信息资源覆盖面广、信息传输快的优点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而多媒体能够分享图片、播放视频等,能让抽象、笼统的文字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利用多媒体将文字与图像相结合,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形象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少交流,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其策略之一就是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主人公意识。语文对生活进行描写和记录,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自然不能让学生领悟出道理,所以,就需要创设生活情境。小学阶段学生的想法、思维都来源于生活常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才能让他们对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有二:第一,运用实物图片来还原生活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物的展示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当教学到《圆明园的毁灭》时,为学生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复原图)和毁灭后的照片对比,或者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这种融入情境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二,通过小组表演直接感受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中人物个性、遭遇有直接的感受,从第一角度感受了解知识。这两种设立情景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形象化,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教师不插手;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教师不“包办”;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教师不暗示。让学生由被动输入知识到主动接受、探索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先设定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思考、尝试、操练、探索以及总结。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那么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仍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全方面多角度地思考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善、探索、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学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新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霜.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传播学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0(7).

[2]姜东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