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冯小江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冯小江

【摘    要】小學阶段的学科教学要想实现更高的教学效率,要尽可能地减低学生的“知识学习感”,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娱乐感”,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游戏式教学模式在我看来就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首选。

【关键词】游戏式教学  小学数学  实践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59

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之后,教学理念制定所侧重的教学核心方向。因为,从人本性的角度上来看,“天性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写照,尤其是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儿童和少年更是如此,所以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受到兴趣的影响较大,并且这种影响是一种下意识的甚至是在不自觉中显现出来,个体甚至处在未察觉的状态。那么,这一状态反映到教学方面就是,学生往往因为个性的差异而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兴趣趋向,进而导致学科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单位时间内的专注度、积极性都有所不同,最终形成学科知识学习上的差异性,甚至是两极分化现象。那么,个体的差异反映到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会造成班授制教学体制下,班级整体教学步调的不一致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最终影响整个教学效果的呈现。所以当前学校教育中我们不断地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

人往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在日常行为和思维方面逐渐实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即不再单纯受到兴趣、好玩等直觉的支配;所以应用于教学中,我们就能发现越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容易“爱憎分明”,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绝大部分是受好奇心的支配的,不论是教师、学习内容、上课模式等因素,只要给学生有趣、好玩的心理印象,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更加积极地参与,并且逐步形成对于某一门课深刻的兴趣构建。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就更加强调满足学生的“爱玩”心理,游戏式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后,日常学科教学中较为适用的一种模式。本文中我所探究的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之所以选择数学作为探究的案例学科,主要就是因为数学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所以游戏式教学模式也就更加能显现出效果。以下笔者就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素质教育教学既定目标和教学规划下,我们应当如何将游戏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

一、通过游戏式教学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所以言行举止容易受到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而从教育方面来看效果更甚,因为我们采取的是班授制的教学模式,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共同学习,相互陪伴的同时也相互影响。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班级氛围的营造出发,通过游戏式教学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活力。首先,从小学数学学科特性来看,其逻辑缜密、知识专业的特性导致小学阶段即使涉及的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和几何图形认知,都会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摔跟头”无数,并且数学本身涉及公式和理论众多,主要依赖的是客观思维,所以内容单一、刻板,传统教学方式容易让内容更枯燥,进而造成课堂上死气沉沉。通过游戏式教学可以实现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化和互动性,如教师活泼的语言和举动,趣味性的例子、游戏等,先引导课堂具备一个较为活跃的氛围基础,为后续课堂活跃、师生互动做好准备。其次,游戏式教学模式的导入,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呈现主动性,同时把握好“玩”的度,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进入游戏,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玩乐之中。例如,以解决数学问题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在游戏式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将知识内容融入对应的游戏,并且时刻通过灵活的语言引导学生以知识点为例子和教师实现教学互动,从而真正构建活跃的氛围,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并且此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着手结合数学问题的学科特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并多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要独立学习,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主动思考的意识,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习惯脱离教师的牵引,进行自主的思考,如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时,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接力,并制定对应奖励为主的游戏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放松心态学习,同时因为个人的荣誉感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其次,通过游戏式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在面对问题方面通过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就是一项最基础的挑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挑战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团队竞赛的游戏模式,如针对某一问题,在基础讲解的同时让学生分组继续探究得出结果。这一游戏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团队中逐渐学会如何分工协作,同时也因为“游戏必胜”的信念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上进心。

三、通过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首先,游戏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学习的困难和遇到挫折的失败感,从而能够正向地给学生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爱玩的天性就导致学生对学习存在本能的排斥心理,所以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转化为游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最大限度地放下得失心,进而减弱排斥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其次,通过游戏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并且更为隐蔽地实现教学引导。小学生求知欲强但内心较为脆弱,而数学本身的学习难度高,通过游戏式教学我们可以默默地实现鼓励为主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因为自主探索,而在成果展现过程中得到更多点满足,进而巩固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游戏式教学模式从我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实践来看,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性。当然,结合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学科的不同教学模式也要进行对应的微调,但是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希望在未来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能够继续探索出更多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慧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4).

[2]张秀玲.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5(12).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