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2020-09-10杜勇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杜勇

【摘    要】在新课改的今天,人们越发重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提高自己文化课成绩的同时,也要对体育方面提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体育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实现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41

如今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仅重视文化课的成绩,也开始追求健康的体魄。校领导及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基本要务,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体育课堂上帮助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让学生能够以最佳的身体状况适应日常学习生活的强度。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学就是简单的跑、跳等活动,这是不正确的,体育教学也讲究一定的教学技巧,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成果的稳固性。下面,我就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出几点讨论。

一、向学生灌输准备活动和放松动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和充分放松

许多学生急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但是急于求成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其实体育成绩的提高不在于一时,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渐加强。但是,在进行锻炼时,有两个环节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就是准备动作和放松动作。这两种动作看似不起眼,却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锻炼前做好拉伸、舒展等准备活动,让身体进入兴奋状态,提高肌肉的温度,让身体的关节都活动开来,只有在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且关节活动开的时候进行锻炼学生自身的关节才不容易被磨损,在运动中受伤的概率也会下降。而运动后的放松动作则体现在缓解肌肉的僵硬、恢复升高的血压、平静运动时兴奋的情绪等方面。这种调整的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恢复紧张的身体,对加强训练的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课堂训练中应该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教授部分,认真带领学生学习准备活动内容,在进行集体训练或者分散训练前,让学生统一做好准备活动;在训练结束之后,集合学生集体进行放松动作的训练,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运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注重体育的技巧性,有效提高体育成绩

体育的训练看似固定,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选择一些小技巧来进行训练,会对体育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训练中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进行训练,以达到更理想的训练效果。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时,辅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蛙跳、深蹲跳、负重跳等等。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使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时候能够爆发出更大的腿部力量,从而跳得更远。但很多学生对不同的方法有自己的喜好,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锻炼的方法。只有学生本身喜欢这种训练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训练出现厌倦心理,就不会认真对待训练,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在发扬自己长处的时候,也致力于弥补自身的短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体能的发展方向也不同,这就使得每个人不仅有强项项目,也同样有弱项项目,教师在平日的训练中,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强势项目和弱势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将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不断的巩固,也要保证学生对自己弱势的项目进行锻炼,以求慢慢补足。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保证真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三、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步、稳定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想要提高自己成绩的心态比较迫切,这种心态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师在体育课堂训练的时候仍然要提醒学生注意适度。适度体现在体育锻炼的各个方面,比如: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合理安排学生每次训练的间隙时间、对于运动时间过长的学生加以提醒等等。运动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出现肌肉酸痛等不适问题,而运动量过少又会使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所以,身为教师,要在备课时仔细规划每节课应该安排的内容、应该进行的课时训练,体育课堂上提前告知学生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并在下节课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确保体育课上的每段时间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四、做好课堂理论教学部分,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要想真正使体育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只凭借实际训练是不可能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但是,很多学生却并不重视理论部分,觉得体育课的室内课程是没有意思、十分鸡肋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理论课堂也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一类体育内容,最好的办法是先从理论方面对其有所了解,然后再进行合理的训练,以学生在理论课堂上所掌握到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对训练内容进行扩展,是取得高效课堂成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所以,理论课堂是体育授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必须对理论课堂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将理论知识完全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完全掌握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理解、领会理论知识的意义。

五、将体育训练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将体育锻炼当作一种习惯

上文中我曾经提过,体育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体育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仅凭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这些锻炼是远远不够的。短短的几十分钟并不能给学生的体育成绩带来突飞猛进的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将体育训练的内容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空余时间进行训练。如:进行晨跑、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活动,都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提倡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训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将这些活动放在课余时间进行,既能够放松学生因为文化课学习疲惫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巩固学生自身的体育训练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一举数得的事情,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灌输日常运动的思想,让学生把体育运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对体育内容进行训练,使体育课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呈现,这对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富强.核心素養下中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外交流,2019,026(013):125.

[2]董明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5(1):77.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