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诊改”背景下高校美育与人文教育课堂融合探究

2020-09-10徐馗强

南北桥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诊改人文教育美育

徐馗强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学校教育始终秉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和目标,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学开展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美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新时期诊改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美育与人文教育课堂的融合,成为高校教学探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诊改  美育  人文教育  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161

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开展的三个核心维度,而这三者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方面,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来看,物质文明呈现出跨越式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中也从单纯的满足物资需求逐步过渡到重视精神层面的塑造,所以承担着文明传承核心作用的教育也就成为国家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而结合时代的进步,以往重视考试应试、单一强调科学教育的教育体制确实不再适合当前教育的形式和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培养才是社会的主流。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来看,学生在受教育阶段是心思最单纯、可塑性最强的,而当前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三观的歪曲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畸形发育,所以,在科学教育之外注重人文和审美教育是大势所趋。

本文中我们所探讨的是高校美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教书育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尤其是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来说“育人”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和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注重的专业教育旨在培养未来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高精尖知识分子和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甚至能够影响一个时代。所以“人才”的形成不是由单一知识堆砌而成的结果,而是德育、美育、智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当前高校连年扩招的教育现状,人才竞争力的衡量标准中固有专业知识所占据的比例逐渐降低,反而使学生的能力、道德素养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新标准。而当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目光局限于只想享受不想努力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所以在高等教育中更加呼唤美育和人文教育的回归。而本文中,我就以高校教育的改革为探究目标,谈谈诊改大背景下高校美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关于诊改背景的分析

诊改工作是教育部在2015年提出的一项教学改革政策,是专门针对高校教育实施的。从学校、专业、教学、教师和学生五个方面推动教学改革,要想在诊改大背景下正确地实现美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诊改的本质,明确诊改政策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从而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诊改内涵及目标

“诊改”,全称是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诊改工作最初针对的是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目的是从各个院校的教学实际入手,建立常态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且结合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实现内部教学、管理工作诊断,进而不断完善内部工作过程中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善、自我创新的内部教学和管理质量体系,然后保障高校教学工作模式的运行,提升學校教学的活力。

(二)诊改背景下的高校工作要求

高校直接连接着社会各行各业,并且不断地为社会输出各式各样的人才,所以,在诊改大背景下高校工作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要从教师、学生、专业、教学、学校五个层面进行,以诊改大背景下国家针对高校所实行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为指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养的培养。比如建立“五横五纵一平台”,依托互联网形成数据化平台,形成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大系统,从上文中所提到的五个层面建设完善的自我质量保证和提升机制。

二、诊改背景下高校美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育和人文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教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标准化的教材和不同时期针对性的教学要求,只有一个较为笼统的目标和定位,并且美育和人文教育针对的是学生思想和素养的构建,所以,教学效果呈现出很强的“隐藏”特性。就以其中最具体的美德教育来说,我们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不可能单独进行,通常依赖于校园基础设施,如文化设施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对应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中构建以美育和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氛围,一方面要从各个高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出发,如结合校训、校规、校歌等营造良好的校风。尤其校训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最核心的概括,在新生入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全面了解校训,清晰其由来和意义,从而在一开始就实现学生和校园文化的接轨,为学生更好地接受校园文化所带来的美育和人文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通过校园宣传栏、电子大屏幕等呈现艺术类、爱国类、人文类知识,从而让学生深处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二)结合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美德和人文素养

美育和人文教育的结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中,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美德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更要依赖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感知美,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首先,在美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我们可以围绕艺术美、心灵美等层面展开教学,如结合美术等专业课,直观地给予学生艺术审美的教育,还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如公益活动给学生呈现人性的美,从而塑造学生心灵的美。其次,在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注重美德教育,如选择对应的文学作品,通过开展读书会、结合社团开展主题征稿、朗诵比赛等,在实践活动中做好美育和人文教育。

(三)打造优秀师资,深化美育和人文教育

在美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方面,我们要想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还要依赖于优秀的师资力量。所以在高校工作开展中,要集中力量给教职工打造能力提升平台。比如,给教师提供进修和对外交流的机会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宣传能力,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都能深入渗透美育和人文教育。

总之,人文素养和美育的结合更侧重“人”的培养,给予学生科学、健康且积极向上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最终成长为具备工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媛.历史参照下的高校美育内涵发展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71(03):132-135.

[2]张宏斌,冯文华.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58.

猜你喜欢

诊改人文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诊改”与“评估”的区别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