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2020-09-10甘梅燕

南北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甘梅燕

【摘    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适应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57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在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下,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结合我平常的教学工作来谈谈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一些体会。

一、不能片面注重过程教学,忽视双基训练

新课程强调注重过程教学,但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學就是探究法则公式的课堂,课堂本身设计有例题和习题环节,却在探究环节使用时间过多,从而导致训练时间不够。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但不是每节课都要进行探究,有些教师片面注重探究活动,不管是否有必要,一节课安排十几个探究活动,接二连三地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看起来学生都在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探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大多数学生在说笑、看热闹,活动完成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有些问题一看就懂,一点就明,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兜了很大一个圈子,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猜想,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不能片面强调合作交流,忽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合作交流,不论是否必要,每堂课都让学生合作交流好多次,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实效,如果认真观察和了解一下活动情况,就会发现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参与合作交流,甚至做与合作交流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不愿独立思考的坏习惯,在交流时只做一个倾听者,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得不偿失。还有些教师在上课前没有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上课随机让学生合作学习,没有针对性,有些交流讨论的内容层次浅,没有交流讨论的价值。如果长期采取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又不利于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不能片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知识的讲解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没有知识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都应受到重视。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不予关注,对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一带而过,急忙转入解题教学,认为只有通过解题这样的能力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在教学中任意增加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让很多学生难以接受,这种片面强调能力训练的做法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又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没有知识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并没有要求教师在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条件下,任意加大练习题训练的数量和难度,更没有要求为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动手操作来体验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理解、掌握、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得到创新精神的培养。训练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让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都得到发展。

四、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思考:“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尽管教师在备课时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应该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在课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五、注重师生间的对话交流

师生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教师想到,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理论教学上升为实践运用。

总而言之,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中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学科思维的建立、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塑造。所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也就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快适应新课改之后的新教材,熟悉各年级各学科的新内容,并结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下重视课堂互动和探究,从而在根本上打好学生各方面的基础,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构建,也为学生未来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作为知识的输出者,我们要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结合新教材、新内容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实现教与学的完美配合,实现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