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9-10卢明

南北桥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重要性小学语文

卢明

【摘    要】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从教育实践看来,学生教育正在走向“唯理智教育”,而时代趋势更多的需要“情感教育”的补充。本文即从对比“唯理智教育”角度,浅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唯理智教育  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66

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对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教育又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在现代教育中,社会频发教育问题,过度的关注教育中学生的高分高段,而片面的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由此引发的教育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教育界应该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而是对整个社会综合层面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在教育界被称为“唯理智教育”的胜利,“情感教育”的缺失。

“唯理智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本质上而言都是一种教育策略、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唯理智教育”更多的强调学生的高分高段,更多的倾向于标准化教育,用固化的教育措施与标准去评价学生发展,将高智商(知识的获取)列于了教育目的的首位,即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高发展。加之素质教育的落实并不彻底,在学生群体中真正追求和认识到教育受益面的少之又少。由此导致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个人情感被漠视,甚至被扭曲。对中国现有的教育现状而言,由于受教育人口基数过大,在教育层面的人才选拔方式难以真正的摆脱应试教育的本质,由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成果能够真正量化、体现于书面的考核会影响教育过程中应用的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旨在通过情感渗透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情感感悟,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奠基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初步的形成指导未来学习的基础思维,这一思维会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向,培养一棵参天大树最好的时机在于它幼苗时期,教育过程中对小学教育的重视性也源于教育界及社会群体对于小学教育重要影响力的深刻认知。而语文是承载着超出其作为一门基础独立学科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海乃百川,有容乃大”,语文就是具有包容所有知识精华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从内容和本质上而言,与其他基础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具有一定的情感性,情感是语文的灵魂,“一千个读者就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语文中的一首诗还是一篇散文,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而带着情感去学习语文才能让这一学科更加的生动有趣、有内涵,因此情感教育才是有效进行语文教育的关键,下述即简要分析情感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

首先,情感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教育树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在每一人生阶段重要的知识传递者,也是学生人生的引导者。小学阶段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性格、思维等各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和是非观念并不明确,而现代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及互联网使用群体年龄的不断下移,在缺少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被外界质量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所误导。而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情感教育带领学生去领悟不同的社会情感发展,常言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渗透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将情感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且减轻学生语文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语文是一门复杂的基础性学科,不仅仅知识点零散,同时涉及的知识范围广且复杂,这一学科特性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感到枯燥乏味,并且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带领学生完成学习计划,教师极易在教學过程中错误倾向于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从而导致教师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消化程度、适应能力不匹配,这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不适应性和抗拒性。语文学科的学习更加重视日常的自我积累和总结,而学生在面临学习难度上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则会相应的导致学生自主减少在日常语文学习上应用的时间分配,自然而言学生就难以学好语文。而情感教育方法渗透于教师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直面学生的学习情感差异,认真研究错误教学给学生所带来的情感失落,从而促使教师主动正面地去改变原有的枯燥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从重理论教学转向重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反馈有意识地拓展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则会在主观情感的帮助下更顺利地开展语文学习,主动积极地去深入研究语文学习,同时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中注意力更为集中,相应的课堂参与度也会提高,最终在原有的传统教学下感受到的语文学习压力会相应的得到减少。

最后,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教师的综合素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在开展情感教育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去认识语文相关性内容的意义,从而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向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情感教育的开展对于教师而言是一次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倒逼成长,情感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全面的情感认知,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是近几年的教育大趋势了,在不少地区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实行,但是其真正的应用实效并没有达到教育界原有的教育成果猜想,因此众多现职于小学语文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研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情感教育于小学语文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在正确把握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的推进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51-52.

[2]梁元亨.浅议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08):75-76.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重要性小学语文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