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0-09-10李莉

南北桥 2020年3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培养策略高中物理

李莉

【摘    要】物理是对学生抽象性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传统的讲授型、接受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受用性不大。能否建立思维型高中物理课堂,关乎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不少学生对高中物理的付出与成果不成正比,找不到学习物理的好方法。本文将从抽象概括能力、实验教学、启发教学三个方面,浅谈学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浅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抽象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74

学生刚学习高中物理时,大多感到疑惑,对物理不甚理解,甚至越学越蒙。而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侧重于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看到学生在高中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受到师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抽象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性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相关联系。高中物理难就难在它的直观性不强,留给学生的想象与理解空间很大。而在高中阶段,学生思维中得到强化训练的是直观思维与逻辑思维,因而高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上任重而道远。

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將知识系统化

教材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前面学习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知识的基础,或者后面学习的知识是前面学习知识的补充与升华。在遇到知识有联系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在旧知识中理解新知识,在旧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新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一般规律。抽象思维要学生学通之后才能获得。抽象思维不是来自死记硬背,它来自学生自己的顿悟与通达,在培养与训练后形成。如果学生的物理知识是散的,那他的思维也是散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一个小的知识点出发,想出与这一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构建自己的物理知识网络。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后,学生对物理有了总体上的把控,知道知识之间是怎么样联系起来的,有什么联系条件等,就对物理在微观上有了理解,抽象思维也就因此得到培养。

如教师在上力学部分时,引导学生建立对“力”的整体认识,认识浮力、重力、摩擦力等“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时,学生便能认识好这些力的作用情况。在后面教学磁场、电场时,将力学方面的知识运用过来,学习磁场、电场就能更容易。因为学生有对知识的概括能力,能抽象出新的知识。

二、开展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物理中看似晦涩难懂的理论、定律,其实也跟生活是大有关系的;生活中一些随处可见的现象,也都有着其独特的科学原理。通过实验,把难懂的原理、概念转化为学生在实验中一步步切身的感受与体会,拉进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抽象思维弱,没有生动形象的感知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教师在讲磁场、电场知识时,由于磁场、电场是无形的,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又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电场之于学生就是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学生对其没有感知,自然很难抽象地理解磁场、电场的功能、作用等。但教师如果让学生去实验室做磁场、电场的实验,真实看到“同极相斥,异性相吸”、指南针不断转动指向南方、小电灯泡亮或者不亮等情况,学生就能感知到磁场、电场的存在,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磁场的磁感应、磁感线,电场的电荷移动等抽象存在的原理了。通过实验,学生还能感知到磁场与电场的关系,对电生磁有更深刻的感受与理解。

抽象思维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必须是要合理合据的。因此教师在上高中物理时,不要让学生干想。一来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接触的又是陌生且难的领域,学生的抽象思维容易受限;二来,学生在抽象不出原理定律时,也容易对物理产生畏难甚至厌倦心理,这时教师再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更难了。物理书本知识的教学,通过实验,使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引,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给以后的学习带去益处。

三、启发教学,留有抽象思维培养空间

高中物理是给学生留有很多思考空间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应把这思考空间留出来,不要讲得太满,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对书中的比较浅显的推理,教师应点到为止,让学生自主理解,让学生动脑去想,对思维培养才有益处。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学生也能认识到自己抽象思维的能力如何,能不能靠自己回答上老师的问题。对自己的抽象思维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后,学生也好调整自己的状态,让抽象思维的训练更为有效。

启发教学时,教师要设置情境。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经验等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师的启发要设置学生熟悉的,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情景。教师在设置情境时,设置情境的目的是引导教学,为教学服务,因而情境设置不能脱离课堂知识,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设置得太满,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如教师在讲浮力原理时,可以用学生去游泳或者乘船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去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启发学生时,课堂氛围要是活跃的、开放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大胆猜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怕说错。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包容学生的想法,不能严厉批评学生,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启发学生时,对不想开口的学生,教师要暗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不能开口的学生,教师开始不能一味强制,这样容易使学生陷入窘境,进而排斥物理。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要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太难,学生思考无果而感到烦躁;过易,学生一蹴而就,抽象思维会随之松懈下来。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设置研讨小组,学生间的讨论更激烈,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抽象思维得到更好的训练。

四、结束语

高中是学生抽象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运用多种教育技术、多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尽量满足学生们探知物理、探知科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更应该尽量培养他们对科学正确认知的抽象思维。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物理;开设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揭开物理神秘莫测的面纱;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可以大胆的提问,大胆的表达,大胆的质疑,这样才能提升自我,取得进步。物理虽难,但只要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好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理性科学魅力,在物理的指引下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马进.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祖国,2017(16).

[2]宁雄鹏.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7).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培养策略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由“抽象”变“具体”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