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高校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现状研究

2020-09-10曾超凡

体育时空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运动员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23-01

摘  要  高校运动员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他们除了要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养外,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因此,本文以广东高校运动员为例,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高校  运动员  思想政治  现状  对策

一、广东省高校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现状

(一)多样化的价值观念

现如今,我国文化和思想几乎传遍世界,同时一些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也不断涌入我国,致使文化和思想日益多元。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更是汇聚了多方思想和潮流趋势,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在此背景下,高校运动员的价值观念愈发个性和多元,区别于普通大学生,运动员接触的事物较为宽泛,一些积极事物会给运动员带来正确的价值取向,但一些消极事物则会造成他们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缺乏集体意识

团结集体、互相帮助、乐于奉献是高校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从实际来看,一些高校运动员只顾眼前利益,将仁义道德抛在脑后,他们宁愿牺牲集体的利益,也要保护自己周全。这种自私、狭隘的思想会给高校体育乃至国家的体育事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运动员崇尚拜金主义,盲目追求金钱带来的快感,训练或比赛时态度消极,不利于整个队伍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发简单、便捷。对于高校运动员来说,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可以获得更为充足、自由的学习时间,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能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动作进行反复观看并掌握。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存,网络环境也不例外。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运动员稍不注意就会深陷其中,其思想和价值观被各种不健康的信息所占据,此时如果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没有正确引导,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二、做好广东高校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养

据了解,许多高校在培养运动员时将重心放在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等方面,忽视了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许多运动员“有才无德”,如责任感低、团队意识薄弱、价值取向错误等,如此不利于运动员自身的提高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在运动员的培养上做出调整,既要重视体育技能训练,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给予运动员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在不断地交流和沟通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道德水平和个人素养的提升。另外,一些运动员会因运动的强度、生活的失意等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滋生自暴自弃、自我怀疑的心理,这时要做好心理疏导,根据运动员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攻克心理难关,缓解心理压力,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学习和生活中。

(二)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开展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要纸上谈兵,而是要保證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以运动员的日常学习和体育训练为指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为运动员既参加专业学习,又进行体育训练,他们拥有“双重身份”,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要将学习成绩与比赛成绩混为一谈,而是要区别对待,对不同问题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引,引导运动员明确人生目标,而不要虚度光阴,既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刻苦训练,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其次,运用体育精神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运动员来说,将体育精神、奥运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是一剂良方。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广东省奥运冠军的故事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超(中国跳水世界冠军)、杨伊琳(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冠军)、冼东妹(中国柔道奥运冠军)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团结、进取等精神。

(三)合理应用网络技术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让运动员应用网络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给予运动员正确指引,合理应用网络技术。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自负心理,如果运动员的自负心较强,就会出现骄兵必败的情况,还有一些运动员因为自己不努力,靠着所谓的天赋不认真训练,导致比赛失利。面对这种情况,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将学习的基础动作和讲解分析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呈现,让运动员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网络上搜集因过于自负,桀骜不驯而失败的真实案例对运动员进行警示,使其逐步改变自负、懒惰的思想,以学习者的身份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高校运动员的自身素养和体育技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适当的教育形式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道德修养,使之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人才,效力于学校和国家的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张琴.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体育时空,2018(18):171.

[2]刘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思想现状及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析[J].赤子,2019(04):14.

曾超凡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项目名称:“课程思政”背景下广东省高校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DSS2020NO9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运动员高校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