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太极拳模块教学策略探析

2020-09-10肖臻

体育时空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教学目标太极拳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05-02

摘  要  太极拳模块是高中武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并不积极,教学效果与预计相去甚远。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太极拳项目的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创新优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太极拳模块教学在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健身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太极拳  高中学生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2017年,我国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健身育人的基本属性,构建并凸显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在课程结构上做了科学优化,课程内容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必修选学)和选修三类构成,实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规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从充实和丰富课程内容、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要求出发,武术被列为选择性必修内容之一[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把太极拳模块作为了武术类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建议安排三个模块进行教学。

一、太极拳具备作为教材内容的基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分支,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当等传统流派。为了便于普通人学习,原国家体委、体育总局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初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八法五步”等普及性套路。但无论是传统大架还是新编套路,其均具有发展人体运动系统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敏性,提高神经系统自控能力的健身功能,且崇德重礼、谦恭克己、智勇兼备和武以德立等思想内涵也始终如一得以传承。再者,太极拳练习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少。上述这些优势都是太极拳在新时期倡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走进高中体育课堂的现实基础。

二、太极拳教学中的“痛点”

在高中体育课中安排太极拳内容由来已久,但是教学效果普遍不佳。主观上,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希望从非高考科目中寻找一些“娱乐”元素,对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锻炼意识、提升自我品格修养则并不太在意。客观上,由于教学方法的缺陷,学生的太极拳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无法感受到太极拳练习的乐趣,上课时只是被动接受式地参与。具体来说,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困惑。

(一)教师对太极拳内涵认识不足

太极拳既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文化。过往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把太极拳当成一项(组)技术来教,教学的重点自然偏向于如何让学生掌握动作结构和动作顺序,而对于其中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太极拳文化脉络和德育价值等内容的教学则较少涉及。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动作线路和动作顺序等。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也缺乏新意,通常就是教师示范和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再进行模仿。这样单一、呆板的教学自然使课堂缺乏生气。

(二)高中学生与太极拳的固有“不搭”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进入了旺盛期并逐渐走向稳定。其中,男生大多追求健美有力的肌肉和由此爆发出的速度,女生则偏爱匀称健美的体形。在各项运动中,高中学生对足球、篮球、羽毛球和健身操等项目的接受度較高,初次接触太极拳时普遍认为这是一项只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慢性运动,因此在学习时就不免对这项运动存有抵触心理。

三、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太极拳教学才有生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学科价值,是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学生养成必要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必要保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方面[2]。

如何发挥太极拳教学在培养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平台作用是这一教材能否从走进课堂变为站稳课堂并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在太极拳教学中要从健身育人的高度出发,充分理解和挖掘太极拳运动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课程资源的实际条件,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学业评价等环节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太极拳模块教学策略

(一)模块教学目标对接核心素养要求

模块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纽带,传统理念下的模块教学目标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每一节课的教学上,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累加,这就无法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模块中的知识点,导致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碎片式地技能掌握上[3]。教师应从模块整体的视角出发,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明确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以太极拳模块1(八法五步)为例。模块教学目标中,指向运动能力素养(提高技能运用和运动认知):学生能做出太极拳八种劲法、五种步法,理解其中的动作原理和攻防含义,能尝试运用动作原理自编套路练习,积极参与发展身体协调、灵敏、力量等素质的体能练习,以使学生的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得到提高;指向健康行为素养(养成锻炼习惯):了解太极拳的健身机理,积极参与集体或个人动作展示和套路演练,初步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将太极拳作为锻炼的手段之一;指向体育品德素养(积极进取、遵守规则):通过对太极拳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了解,养成基本的武德礼仪,学习中敢于尝试、精益求精,能结合规则对同学的展示做出适当评价。

模块教学目标是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具体规划,其既要对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又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具有精准的指向性,突出高中学生在这三方面的要求,从而在制定模块教学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课时教学目标“内化”学科核心素养

课时教学目标是由教师制定的,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准[4]。体育课时教学目标通常有认知、技能和情感价值观三个子目标构成。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和模块目标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5]。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太极拳课的认知子目标除了掌握动作技术要点的运动认知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认知水平,如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右蹬脚—双风贯耳—转身左蹬脚这课的认知子目标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动作要领并理解其攻防含义,还要理解这组动作也是发展下肢柔韧性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好方法。技能子目标部分要体现学生在掌握某一动作基础上对该动作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如云手一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云手的上下肢动作配合方法后尝试进行两人对练,同时还要体验不同动作节奏对身体和情绪的影響,以此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课时目标容量较小,着重体现出该课时对学科核心素养每个方面中一两个特定要素的培养,如在左右下势独立一课中,基本学情是掌握动作线路,但学生较差的柔韧素质和习惯应付的态度,使粗糙、低质量、不规范的动作很难展现出太极拳应有的韵味。因此,该课的情感价值观子目标就确定为学生能理解在练习中不断进取、敢于超越自我,对其他同学的演示能做出适当评价。

(三)教学方法围绕“教会、勤练、常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主要途径[6],但是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使学生产生了希望了解太极拳却不喜欢上太极拳课的情绪,而在教学中体现“教会、勤练、常赛”才是改变这种现象的良方。

1.结合项目做到“教会”

教学中帮助学生从掌握动作技术开始逐步理解太极拳的内涵,如在原地捋势、原地挤势等手法练习中的“眼随手势”;在进步左右掤势、退步左右捋势、左右移步靠势等上下肢结合的动作时先出脚再转移身体重心最后出手的规律;身体始终保持中正安舒的姿态要求等。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一般原理后,才能在其他动作和套路练习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促进学生做到“勤练”

教学中一方面要保证练习时间的充足,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规律和基本原理后,采用教师边讲学生边练、学生边看教师示范边练的形式提高课的练习密度,也可以由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回家后继续练习;另一方面勤练也要重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练习,做到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及时予以纠正,而且要根据错误动作的类别和人群范围采用个别或小组纠错,尽量减少中断练习的次数来确保练习时间。

3.通过“常赛”来促练、促评

太极拳虽然是封闭式运动项目,但是在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班级之间的集体演练、分组展示、个别对阵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作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评价鉴赏能力。另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比赛中扮演多种角色,如安排学生轮流参与比赛的裁判工作,借此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以及通过太极拳模块学习后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幅度等都能成为太极拳模块的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五、结语

教师要摒弃以往只注重学生了解单个动作的做法和动作间的先后顺序(即套路演练)的片面强调运动技术,类似于碎片化的太极拳教学理念,而是要把太极拳动作技术要领、攻防含义、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等作为教学素材,从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出发,合理整合教学资源、科学组织教学,提高太极拳模块的教学质量,以期真正发挥出太极拳模块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质、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季浏,钟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张建华.核心素养下体育单元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1(03):25-26.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秀香,李旭,鲁永学.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4,21(06):100-103.

[6]季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课堂教学建议的解读[J].中国学校体育,2018(09):8-12.

肖臻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教学目标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42式太极拳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