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觚·治篇》与魏源的人才治国观
2020-09-10崔梦玲
崔梦玲
【摘要】 魏源主要生活在嘉道年间,亲身经历了清王朝的由盛转衰。他看到了清王朝存在的种种社会弊病,激发了他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而挽救民族危亡、振兴国家需要人才。他在《默觚·治篇》中多次强调了人才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并谈及了作为统治者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魏源;人才观
【中图分类号】B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59-02
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湖南邵阳人。他是晚清学术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是中国近代学术风气的启蒙者。后人认为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可以与顾炎武、戴震相提并论。“有清三百年间,学术风气凡三变,其一为顾炎武,其一为戴东原,其第三变的代表人物就是魏默深先生”[1]。他的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个王朝,目睹了清王朝的由盛转衰,这促使其学术思想倾向于经世致用。他为改变社会现状倾尽心力,提倡通过改革整顿弊政。
魏源既是今文学家,又是经世学者,同时还是一位地理学家。他一生著作颇丰,流传后世为人津津乐道的佳作有《海国图志》,书中传播了世界地理历史知识,介绍了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还著《书古微》质疑《古文尚书》,著《诗古微》排斥古人的毛氏《诗》。他受业于刘逢禄,深受其影响,著有《董子春秋发微》七卷。治西北史地学,与龚自珍、张穆交往过密,代表作《新元史》。另外,他的《圣武记》,敘述了清初至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在军事方面做出了贡献。除此之外,还有《道光洋艘征抚记》《默觚》等诸多著作问世。他的著作中涵盖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经世致用”“修身治学”“人才治国”等诸多思想。总之,魏源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其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哲学思想、海防思想及改革开放思想甚为丰富,具有现实意义。《默觚·治篇》中有大量关于他的人才治国观,阐明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一、人才的标准
关于人才的标准,魏源主要阐述了以下几种:
(一)德才兼备
魏源提出“才”与“情”的关系,认为“人有恒言曰‘才情’,才生于情,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无情于民物而能才济民物,自古至今未之有也。”[2]其中“情”就是指人的精神层面的德行,强调个人首先应该修养自身的德行,从细微的言行中律己,否则“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从古至今,从未见过有才无德而能够济世救人的。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能匡时济世、有益于社会。
(二)至敏、至周、至暇
魏源认为真正的人才就要做到至敏、至周、至暇。“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何以见其难?曰:难其敏,难其周,难其暇也。”[3]只有在危难之际,才可以检测出谁是庸人谁是豪杰。而如何才能做到敏、周、暇,就必须通过艰苦的学习。“三者亦出于天,亦成于学;成于学者能睎共敏周,终难睎其暇豫。” [4]相比较而言,前两者较能达到,而“暇”则很难达到,这也更突显出人才的养成不易以及人才的缺乏。在晚清社会这样的乱世之中,急需要借助人才来进行革新,才能挽救统治。
(三)有谋略有声望
魏源认为人才必须具备有谋略有声望。他谈到谋略分为三类,有“大猷”“远猷”“壮猷”。第三种“壮猷”是上天赐予的,是先天的,后天即使学习也达不到。但是器量和见识则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对于声望,魏源又把它分为三种:德望、才望、清望。与谋略相比较而言,声望更为重要。“足系海内之人心,备国家之缓急,为四夷所詟服者,隐然镇压中外……”[5]
二、人才的培养与任用
治理国家离不开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及任用至关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否则等到国家危亡时,为时已晚。
(一)人才的培养
魏源已经认识到科举制度的严重弊端,选出来的士人多是庸碌无为、无用之人,必须改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甚至主张借鉴西方的教育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魏源只是认为儒家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理会朝政与国事。但是他并不否认儒家的教化在人才的产生途径中起到的作用。“三代以上之人才,由乎教化;三代以下之人才,乘乎气运。乘气运而生者,运尽则息,惟教化出之无穷。”[6]但是教化不能再以“三纲五常”的传统儒家教条为目标,而必须恪守经世致用的原则,经邦治国才是养士的目的。同时,由于环境对人才的养成也至关重要,国家昌盛时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国家衰败时会窒息人才。作为君主应该为天下士人创造一个宽松的、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人才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才的产生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宽厚仁德的社会环境,环境为人才的培养与成就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大量人才的产生又会促进国家向着良性循环,促进国家的昌盛。
(二)人才的任用
选拔人才不仅仅要看其文采更要审视其才能。国君要任用真正德才兼备,情才统一的人。在用人制度方面,变任人唯亲为任人唯贤,这关系国家命脉。用人者应该取其大,得硕辅、卓荦俊伟之才。但天地孕育万物时,没有造就全才,因而根据人才的不同,各尽其才,扬长避短。魏源批判当时的统治者,培养出的人才严重脱离实际,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魏源认为用人与教人必须做到知已知人,了解自己的短处与长处,了解他人的短处与长处,避人之短取人所长。即“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其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侍已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不然,但取已所明而已,但取已所近而已。” [7]
三、对君主的要求
君主居于高位,受万民所监督,应该做好表率。劝诫君主要修养道德,才可以治理好天下。同时君主要广开言路,倾听人民的呼声。
(一)修养德行
“国家之赖贤才也,功莫大于成君德,而立政次之,故有内匡,有外匡。”[8]魏源认为贤才最重要的还在于对君主的影响,因为臣贤君贤、臣庸君庸,所以国君要任用真正德才兼备之人。如“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好生者天地之德,人而以杀人为心,安得不为天之所恶?故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9]君主的德行与国家的安危直接相关,君主必须修养自身,以仁德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另外,魏源借医生用药方治人和杀人的例子来说明,通过推行新法或者进行改革治理国家时,法令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执法之人,有时由于某些人滥用权力而导致对国家不利。所以要“用法立人”,防止出现滥用权力的行为。
(二)君民平等
魏源不认为君主就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把君与民放在平等的位置。“‘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子者,众人所积而成,而侮慢人者,非侮慢天乎?人聚则强,人散则尪,人静则昌,人讼则荒,人背则亡,故天子自视为众人中之一人,斯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10]他把天子看作是众人中的一员,這是一种君民平等的思想,反映了魏源思想中的进步性,但是他绝不是强调真正的君民平等。魏源同情百姓,主张应该对百姓宽容与体谅,强调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三)广开言路
魏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集思广益,从民众中听取意见。因此君主要创造一个言论自由的良好环境。他把社会分为景运之世、至致之世、小康之世、倾危之世,而这四世反映言论的开放程度不同,社会兴衰不同。“世昌则言昌,言昌则才昌;世幽则言幽,言幽则才愈幽。”[11]魏源强调“世昌”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在社会改革中无论怎么变革赋役制度、选官制度、军事制度,其标准是要利民、便民,既要给百姓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同时还应保卫人民安全。
(四)提倡王道、礼乐征伐合一
“礼乐胜则存乎道德,如春风之长万物不知;征伐胜则纯乎威力,如夏日威天下而不得不循其法。”[12]以古代的国家为例,周有礼乐没有征伐,最后周天子的声望与威望丧失,只能靠先王的典章制度来羁縻各诸侯国,而晋国有征伐而无礼乐,最后也只是依靠薄弱的武力来吓唬其他诸侯国,最终造成诸侯混战,直到西汉才停息,于是魏源提倡礼乐征伐统一。
(五)倡导实践
“读父书者不可与言兵,守陈案者不可与言律,好剿袭者不可与言文;尚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法;无他,亲历诸身而已。”[13]强调单凭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治理天下,只有亲身经历,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批判空淡心性、礼仪,不考虑国计民生的腐儒。这就是他经世致用思想的最好体现。他认为君主担负天下的重任,治理国家必须察民情、察国情。如今古今不同,南北易俗,如果不设身处地去考察,就不能了解实际,也就不能提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只有了解实际,治理国家才能取得实际成效。“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14]每个时期治理的方法肯定不会相同,但是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倡导圣人之“道”与今日之“势”结合起来。
四、总结
魏源面对晚清社会危机,他认识到要打破困局,必须进行改革,破除积弊、挽救国家。他的思想中包含有大量的经世致用思想,其思想的产生一是基于当时学术思潮趋向实用的大潮流。二是源于当时的社会危机严重,他从传统学术中汲取营养为现实服务。他劝诫君主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持盈忧盛”之心,要重用贤臣,充分发挥人才对治理国家的作用。魏源既对君主提出了要求,又对臣子提出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提出利国、利家、利民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J].燕京学报,1950,177-266.
[2][3][4][5][6][7][8][9][10][11][12][13][14]魏源.魏源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