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锁记》中的意象描写和色彩运用

2020-09-10曹长英

今古文创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锁记张爱玲

【摘要】 本文对张爱玲及《金锁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金锁记》中的意象描写做出了分析,并从色彩运用角度对《金锁记》中人物内心世界加以注释与解读。以期通过略显粗浅的表述,对张爱玲《金锁记》作品中,人物特点的刻画与情感的展现,做出基于象征内涵的诠释。

【关键词】 张爱玲;金锁记;意象描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18-02

作为中国文坛极具影响力和天赋的女作家,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个人魅力,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尤其是其揭示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展现人性善恶美丑的作品—— 《金锁记》,更是得到了众多作家与学者的称赞与认可。小说中无论是从人物角度刻画的样貌、穿着、配饰,还是从事物角度所描写的形状、色彩、质地等,都能给予人们强烈的画面感和视觉冲击。有人说,张爱玲善用绚烂的基调来反衬苍凉的意象,而对于《金锁记》而言,张爱玲是如何通过绚丽夺目的色彩来对应质朴且荒凉的悲哀,又是如何进行意象的描写与色彩的运用,就成为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内容所在。

一、张爱玲与《金锁记》

张爱玲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大多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女性视角和独特情感体验,将世俗生活中的丰富情感展现于文学作品中。在其众多文学作品中,张爱玲对于意向的描写和对色彩的运用极为普遍,而这些独特的意象与色彩,也构成了“张爱玲式”的独特“审美世界”。在《金锁记》中,张爱玲不仅以其特有的意象描写方式,渲染出极为悲凉的情感状态,更是通过丰富色彩的运用,将这一悲凉的情感融入到绚丽多彩,且意境深远的世界中。而这一方式,也正体现出张爱玲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

《金锁记》中描写了原本健康、单纯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在具有典型封建主义特色的姜公馆中,度过其悲凉一生的故事。文中以极具封建色彩的姜公馆为主要人物环境,描写了曹七巧的多舛人生路线:曹家女生于麻油店、附权贵嫁妹姜公馆、二少爷患病娶曹氏、受排挤一波起三折、苦抗争处处受欺凌、控情欲孤守卧榻前、遇三弟内心起波澜、悲苦事隐忍十年间、处积虑分得姜家产、揭假面赶走姜季泽、破婚姻儿离女又散、心扭曲生活亦悲惨等。自此曹七巧成了心理变态的疯狂恶魔,也从另一角度呈现出曹七巧极为悲凉凄惨的人生。在对这篇小说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张爱玲基于封建社会腐朽的传统为基础,以封建婚姻关系为背景,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人性复杂与多变的方面,让人们从曹七巧身上感受到,身处封建社会环境下的女性,大多具有普遍存在的荒凉人生,而来自于女性中的伟大母爱,也会因悲凉凄惨的人生而逐渐消散其光芒,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

二、《金锁记》中意象描写分析

(一)“月亮”的意象描写

在《金锁记》的起始与结尾部分,张爱玲对月亮的意象做出了分别的描写,而在《金锁记》的全文中,张爱玲则一共九次提到了“月亮”,对此,文中举例说明。并且,虽然张爱玲在小说中对于月亮的描述仅为九处,但简单带过性质的语句并不多,更多对于月亮的描述会给人“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的感受。这使得对于“月亮”,读者看到的更多是浓重的色彩和深远的意象。例如小说开头:“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这是起初对月亮的描写。由于小说写于1943年秋,此时的上海为民国初年的上海,故在交代事件背景的情况下,此时的“月亮”,就是一种恒久的时间意象,既提到的历史时间,又表述出自然时间,使之构成一种反讽的基调。随后,说道:“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着凄凉”在此句对于月亮的描写中,年轻的人——月亮,是铜钱大、红黄色、湿晕;是朵云轩信笺、泪珠、模糊。老年人——月亮,是欢愉的、大的、圆的、白的,但也是凄凉的。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为故事构建出颇为悲凉与伤感的气氛,又通过“回忆”的加持,使这一悲剧故事更加深刻。文中的“月亮”虽有万般变换,但却无一不是与故事中人物及作者的心灵世界紧密相连,极具意象的。其中,象征逐渐衰败封建家庭的“低一点……沉了下去”的下弦月;映射希望渺茫与绝望人生的“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能够鲜明体现曹七巧内心狰狞与疯狂的“一点一点,月亮缓缓地从运力出来了……是面具底下的眼睛”;以及“今晚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她的双脚也在那死寂的蓝影子里”和“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個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更是通过月亮的异常明亮,及随处可见的蓝影子,描绘出儿媳芝寿对曹七巧所生出的恐惧心理。

(二)“镜子”的意象描写

《金锁记》中,镜子的描写也多次出现,其极为脆弱易碎、使人产生出虚幻迷茫的感觉、以及仿佛如梦般的体会等,都是镜子在文中所生成出的意象。例如:“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这种看似梦幻般的感受,也呈现出曹七巧逝去的十载青春。其中对于丈夫遗像的描写和对褪色竹帘的阐述,仿似“一帘幽梦”,表达出曹七巧人性的逐渐迷失。而这所有的物体与景象,又是通过镜子来进行“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叠加,所蕴含的意境便更为深远。又如:“玻璃窗上的角隐隐约约反映出弄堂里一个巡警的缩小的影子……一溜烟掠过。”此时的七巧,已然不再是起初对情欲有所追求的曹家女子,而是不再留恋情欲、一心扑在财产上的曹家儿媳。此处虽没有镜子,但却借由玻璃窗对人、物以及景象的反射,毫不逊色,甚至是更为显著地传达出蹊跷对于生活难辨真伪、且绝望迷惘的真实心理感受。同时,其中也体现出张爱玲的人生感受——人生,如梦、入幻、如警花、如水月、随时都会受到他人的肆意蹂躏与践踏,又有哪些是能够真切把握的呢。

三、《金锁记》中色彩运用研究

(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色彩

以色彩运用著称的张爱玲,在其文学作品中对于色彩的应用极为成熟,或对其赋予生命力、或展现出丰富的情感、或成为审美符号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对于一些在文学作品中较为稀少,且难以得到有效掌控的色彩,在张爱玲的《金锁记》作品中,也均得到了自如的运用。其中,一些对色彩的运用,能够展现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对曹七巧描写中所运用到的色彩为:出嫁前,“蓝夏布衫裤、雪白的手腕”;初嫁姜家时,“雪青洋绉手帕、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朱口细牙、闪烁的钻石的光的风凉针、分红丝线、微红的火焰等。”这种极具色彩的穿着,让人感受到恬静、美好、柔和、明亮,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出曹七巧虽内心感到无比的压抑,但却仍然能够富有蓬勃的生命力。此时曹七巧内心深处是矛盾的,但却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当其心中情欲之火熄灭,金钱欲望填满内心,且彻底丧失人性时,所运用到的色彩则为:“佛青实地纱袄子”,不仅极为单调清素,且显得尤为缺少热情。又如:当曹七巧破坏女儿婚姻时,穿着青灰团龙官织缎袍、手捧大红热水袋、昏黄的日色、湖绿花格小漆布的楼梯地衣等等,突出了整体上的暗淡与大红热水袋的颜色反差,也揭示出曹七巧内心充满悲愤与仇恨,甚至心理几近变态的疯狂状态。

(二)代表人物情感的色彩

在对任务情感的色彩运用中,对长安所运用的色彩则更为鲜明与各异。首先,是赴相亲宴阶段“耳上戴玻璃翠宝塔坠子、苹果绿乔其纱旗袍、荷叶边袖子、半西式百褶裙等等。”这些以绿色为主的颜色,都为人们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希望。而中期长安与童世舫遇雨后,童世舫为长安撑伞时的色彩为“隔着半透明的蓝绸伞,闪光的雨珠、银兰的车窗、红绿灯、红星、绿星等。”星光、灯光、绸伞、红绿灯、以及闪亮的雨珠等,都能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欢喜与幸福,温馨与浪漫。而当两人分手时,“玄色花绣鞋、白丝袜、昏黄的楼梯”“无光所在”以及“送童世舫出来时带有浅黄雏菊的藏青长袖旗袍”等,使得众多色彩形成了两两对照。如浅黄与藏青、玄色与白色等,体现出一种苍凉与无奈,绝望与渺茫,这也正是对人物情感做到精细刻画的点睛之笔。

(三)渲染氛围的色彩

同时,在《金锁记》中,也存在着诸多起到渲染氛围的色彩元素,能够起到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例如:紫榆百龄小圆桌上的红毡条、堆花红砖大柱、金棋箱笼等,其中所涵盖的红色、紫色、以及金色等,正是封建社会象征权力与富贵的色彩,将其做细致的描写和运用,也能够展现出姜家外表繁华富贵,实则已然衰败没落的境遇。两者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且具有十足的沧桑感。而一些色彩又能展现出在这种几近诡异的姜公馆环境,如“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墨绿窗帘、以及阴暗的绿粉墙”等,则是以绿色为主,烘托出极为怪异且阴暗的氛围。这也与主人公曹七巧悲凉的人生、扭曲的性格环环相扣。除此之外,张爱玲在文中色彩的运用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深色色彩,如黑色、青色、蓝色等等,以较为深沉的颜色衬托出华丽外表下的凄凉与悲哀。文中芝寿从虽生如死的境况,到生不如死的心情,再到最后被折磨致死的命运,也正是小说情节走向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氛围的渲染更加淋漓盡致。

综上所述,张爱玲作为我国现代女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金锁记》中,通过意象的描写和对色彩的运用,将社会、人物、命运等捆绑与交织,并通过对照、暗示等方式,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极具缤纷色彩与意象空间的苍凉世界。不仅展现出极强的悲悯情怀,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味。也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说:“与张爱玲童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参考文献:

[1]郝文卿.《金锁记》中的意象描写和色彩运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3):64-66.

[2]任霄雅,柴小哲.评析《金锁记》张爱玲自译本中关于“道”的译法[J].海外英语,2019,(02):43-44.

作者简介:

曹长英,汉族,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金锁记张爱玲
名人的味道
文本外文化因素对《金锁记》翻译的影响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思想艺术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