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悲剧美学的悲剧类型

2020-09-10陈欣

今古文创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电影

陈欣

作者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灾害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讲全国共享在线开放课程《电影中的悲剧美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文化通论》,研究方向:美学与20世纪文化理论。译注《唐诗三百名篇与佳句》,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东方美学原理》、“华大博雅”文学史系列教材《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外国文学研究》《西北师大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多次荣获省部级各类竞赛一二三等奖。

【摘要】 悲剧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可以粗略划分为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这三种类型。命运悲剧以电影《蝴蝶效应》为代表,表现出主人公对宿命论的否定;社会悲剧以电影《月亮河Water》为代表,反映悲剧主体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束缚和局限,无法摆脱自身毁灭的结局,却又拼命反抗和挣扎,试图逃离社会习俗的钳制;性格悲剧以电影《红男爵》为代表,描写悲剧主人公在理想幻灭之后,并没有按照命运的安排向权势、死亡甚至是爱情妥协,而是为了荣誉、梦想、责任而牺牲。除此之外,更多的悲剧类型则是三种主要悲剧类型的互相渗透,以电影《魂断蓝桥》为代表,既有命运悲剧的成分,又有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的特征。

【关键词】 电影;悲剧美学;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04-07

悲剧作为一种戏剧体裁,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祀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悲剧艺术达到顶峰。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展现了戏剧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以悲惨的结局揭示社会现实,让观众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净化人的思想和情感。后世的美学家和戏剧理论家们不断从各种不同角度阐释悲剧,根据悲剧产生的不同原因,可以粗略划分为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这三种类型。在电影悲剧美学中,某类电影会突出表现悲剧的某种类型,凸显某类悲剧特质;但更多的悲剧类型则是互相交织,体现出互渗的特点。

一、《蝴蝶效应》——命运悲剧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神秘莫测的,谁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境况。于是,很多人将命运归于宿命,认为每个人都会按照既定的命运生活、发展、结束。可是,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服从命运的安排,总是希望打破命运的格局,进行各种抗争。

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作品。俄狄浦斯是忒拜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俄狄浦斯出生时,国王拉伊奥斯祈求神谕,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执行命令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他把俄狄浦斯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抚养大。俄狄浦斯长大后,德尔菲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为避免神谕成真,他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忒拜国王拉伊奥斯。

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俄狄浦斯解开了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解救了忒拜。俄狄浦斯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則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流浪至死。

这一悲剧的神秘之处在于:为什么悲剧主体的偶然性行为与预先发生的神谕的必然性完全一致?怎么会有这样天衣无缝的因果链?人们只能认为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题。难道,人们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吗?

悲剧电影作品《蝴蝶效应》同样如此。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中的一个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这个概念,有着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由于初始值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发后续一切的改变。其二,任何微小的误差,都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引发巨大的后果。

美国著名悬疑科幻电影《蝴蝶效应》就是借用这个概念,表现了主人公伊万在命运的驱使下做出了几种不同的选择,而几种选择都带来对人生不同的影响。月有盈缺,花有开谢,在命运满足了他一种愿景的同时,又带来了另外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伊万,是一个带着阴暗的童年创伤的男孩儿,但是每当他回忆到了那些可怕的片段时,记忆总是戛然而止,形成了记忆的空白。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他从小就开始写下日记。在某一天里,他通过阅读自己的日记,穿越时空,回到童年的身体中,填补记忆中消失的那部分空白。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以前做过很多错误的事情,对少时的伙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伊万回到童年时生活的地方,找到凯蕾,希望她能告诉自己,还有一些空白记忆内容到底是什么,没料到被情绪激动的凯蕾拒绝,他回校不久,就听到了凯蕾自杀的消息。

在悲伤的折磨之下,他再次拿起了以前的日记本,决定穿越回去,修正以前的错误。但是修正以前错误的同时,“蝴蝶效应”产生了,每次改变都直接影响了所有人的结局,但是没有一个是让人皆大欢喜的。

因为所有罪恶和错误的根源都在于凯雷的那个恋童癖的父亲,由于他的变态行為,才引发了后来的一切:包括他们几个孩子的童年阴影、自甘堕落、用雷管炸别人家的邮箱寻找刺激等等。所以,当伊万第一次穿越去修正结局,就阻止了凯蕾父亲的犯罪行为,改变了初始值,让凯蕾有了一个正常的生活和发展,他们也幸福地在一起。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凯蕾父亲却又将魔爪伸向凯蕾的弟弟汤米……

他第二次穿越去修正错误,却造成兰尼杀死了汤米,依然改变不了悲剧的结果。

第三次穿越,阻止了爆炸案,改变了那对无辜母子丧命的结局,汤米成为英勇救人、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凯蕾和兰尼成了一对恋人,所有小伙伴都幸福地生活着,除了……爆炸案中成为终身残疾的伊万。

善良的伊万决定自杀离世,成全这个看来除他以外,对所有人都好的结局。然而事与愿违,他在医院看到母亲缠绵于床榻,才知道母亲因伤心过度,长期吸烟得了肺癌。多次改变的过去与现实之间,越来越混乱,几乎不可收拾。他必须再次穿越回去,但这次又会是谁受到伤害呢?

伊万无意中了解到,凯蕾的父亲与母亲离婚,但凯蕾没有选择跟随母亲去外地,而是带着弟弟跟着父亲生活,其原因就是舍不得离开自己。所以要从根源解决问题,就要从第一次认识凯蕾开始就拒绝她、伤害她,让她远离自己,两人的轨迹永远都不再重合,才能避开所有的不幸,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所以,当伊万利用影像资料,穿越到他们初识的那一刻,他狠狠地伤害了凯蕾,凯蕾吓坏了,哭着扑向母亲的怀抱,两人从此之后再无交集,所有的人都幸福地生活着,命运真的发生了改变。然而,命运真的改变了吗?

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的伊万,西装革履,潇洒自如地穿过人流,迎面走来同样英姿飒爽的凯蕾,伊万深深地看了凯蕾一眼,凯蕾也感觉眼前这个男人在冥冥中似曾相知。但是,他们最终却擦肩而过,永失所爱!

这个结局看似所有的人都没有受到伤害,但对主人公来说,绝对是悲剧性的结果。他和女主角一起经历了磨难、创伤,深深地爱着对方,可是最终却必须要选择放手!

命运悲剧其实就是对宿命论的否定,就算是命运规定了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在命运的罗网中苦苦挣扎,但我们仍然会抗争;尽管这个结果会让我们陷入不幸的境地,但我们仍然不会屈从于它,这就是命运悲剧。

二、《月亮河Water》——社会悲剧

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使他们无法脱离整个社会、时代的影响。而社会、时代的进步与否,直接导致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当悲剧主体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束缚和局限,无法摆脱自身毁灭的结局,却又拼命反抗和挣扎,试图逃离社会习俗的钳制,这就构成了社会悲剧。

经典电视剧《大宅门》中有一个个性鲜明的二姨太杨九红,她出身低微,自幼被长兄卖入青楼;她才貌双全、有勇有谋,试图反抗世俗,改变自己卑贱的人生,可最后的结果是:儿子夭折,女儿白佳莉一生以她为耻,婆婆临死前不许她戴孝……最终,杨九红用砖块封闭了自己的房间,郁郁而终。这就是时代和社会造成的,无论杨九红怎样挣扎都无法改变的悲剧。我们应该庆幸生在当下这个时代,和平、安详,男女享受平等的待遇,能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在某个时代、一些国家,女人们连起码的幸福都无法追求,或孤独终老,或红颜早逝……有一部影片就反映了这样的悲剧,它曾经在中央六台电影频道播放,英文名“Water”,中文译名“月亮河”。

影片一开始出现的字幕,就是《玛奴法典》第5章第156~161节的内容:“身为一个寡妇就应该忍受漫长的煎熬、自我克制和禁欲一直到死亡。不贞于她丈夫的女人,会投胎到豺狼的肚子里。”

1938年,印度还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但社会正处于新旧思想冲突时期。八岁的小女孩楚娅刚刚死了丈夫,成了一个新寡妇。根据印度教传统,楚娅被带到“寡妇之家”,剃光了头发,与那里的寡妇们生活在一起。在那里,楚娅必须对她过去所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因为她对她丈夫的死负有责任。

“寡妇之家”里住着卡丽安妮、莎肯塔拉等许多寡妇。美丽的卡丽安妮9岁就被送到“寡妇之家”,而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卡丽安妮是这群寡妇里唯一留着长发的女人,楚娅很快就和善良的卡丽安妮成了朋友。

一天,卡丽安妮认识了婆罗门阶级的少爷那拉扬。那拉扬年轻英俊,崇拜圣雄甘地,思想解放。两人一见倾心。那拉扬不顾门第观念和世俗传统,愿意迎娶卡丽安妮。

但“寡妇之家”的掌管者麦杜马提和阉人古拉碧坚决反对卡丽安妮改嫁,她们嘴上说是违背世俗传统,其实是怕断了自己的财路。原来,她们以强迫卡丽安妮卖身来维持“寡妇之家”的开销。麦杜马提将卡丽安妮锁在房间里,不许她出门。

一直苦修多年的莎肯塔拉请教尊者,希望找到解救卡丽安妮的办法。尊者告诉她,最近刚刚颁布了一个新的法令:寡妇如果自己愿意,可以再嫁。莎肯塔拉抢走麦杜马提的钥匙,放走了卡丽安妮。

那拉扬接卡丽安妮见自己的父亲,船至河中,卡丽安妮在与那拉扬的交谈中得知,他的父亲竟然就是玩弄过自己的婆罗门贵族。她感到无比羞愤,执意让那拉扬调转船头。

卡丽安妮再次回到“寡妇之家”,不想却遭到了麦杜马提的阻拦和侮辱。在羞辱与绝望的打击下,卡丽安妮平静地走进印度人看成是“圣河”的恒河里,让河水慢慢地没过了自己的头顶。第二天,来到“寡妇之家”,准备接走卡丽安妮的那拉扬看到的只是卡丽安妮被打捞上来的冰冷的遗体。

见到财路已断的麦杜马提和古拉碧又把目光转向了年幼的楚娅。他们以带楚娅回家为名,将她带过恒河,走在卡丽安妮的老路上。年幼的楚娅就这样被婆罗门的贵族糟蹋了。莎肯塔拉知道真相后,在恒河边的船上,找到可怜的楚娅。为了不让楚娅重演卡丽安妮的悲剧,她抱着楚娅追上那拉扬乘坐的火车,让那拉扬把楚娅交给甘地。火车载着楚娅和那拉扬逐渐远去,莎肯塔拉转过头茫然地看着远方……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部由加拿大与印度在2004年联合摄制的悲剧影片充分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在一个神性的国度,一条大河在岁月中缓缓流淌,不舍昼夜。河的这边是贫穷孤寒的“寡妇之家”,整天劳作、在神像前忏悔自己的罪孽;河的那头是婆罗门种姓的贵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寡妇们没有任何社会权利和地位:她们要剃光头,不能吃油炸的食物,不能穿有色彩的服装,必须清心寡欲;整日劳作之后,她们还要在神像面前忏悔,或者在神庙外面乞讨;如果她们不小心碰触到了别人,那个人就要到恒河里去重新洗净自己……

夜晚来临,月光洒在河面上,一条小小的渡船将年轻美丽的卡丽安妮送到对岸,供那边的婆罗门贵族玩乐,以换取“寡妇之家”的生活用度,以及虚无缥缈的救赎。我们可以想象出,在“寡妇之家”里的老人中,也曾经有过卡丽安妮一样的经历,而楚娅长大后,又会是另一个卡丽安妮。她们的命运就像时钟那样,滴答滴答,周而复始。而最后的命运,也许就像老迈的“姨婆”那样,死后连一点丧葬的钱都没有。

卡丽安妮美丽、善良、勇敢,她在爱上了那拉扬之后,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真相太残酷了——长期玩弄自己的,居然是那拉扬的父亲!走投无路的卡丽安妮只剩下自我毁灭这一种选择。电影开篇的那满眼的莲叶,电影中所提到的“出污泥而不染”,在那个国度里莲花是神性的象征,现在看来却是一种反讽!

印度人心中普遍认可“轮回观”。他们认为人的灵魂不灭,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会转附于其他动植物等形式。而灵魂转附的具体形式,要看其在世的行为,但首先是在世时所处的种姓地位、以及对种姓制度、法规、戒律遵守好坏的情况而定。这种带有消极性的世俗观念千年不变,世代相传,也麻醉着一代又一代的寡妇们。

电影最后的字幕显示:“根据2001年的调查,在印度仍有3400万的寡妇,过着2000年前《玛奴法典》所记载的,被剥夺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的生活。”而同样在这部电影里,伟大的圣雄甘地发表演说,他讲道:“很长时间,我认为神即真理。现在我认为真理是神!”如果解放思想,解放了人性,新的道德和传统也可以是“神”。

社会是否进步,时代是否会前进,如何实现真正的公平、平等,男女享有同样的权益,这其实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课题。

三、《红男爵》——性格悲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富魅力的一部,哈姆雷特这个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和永恒孤独的人物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经典人物之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的哈姆雷特,又听说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以及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就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消息,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怀疑和愤懑。不久,哈姆雷特在和霍拉旭、勃那多站岗时,见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父亲告诉他,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坚定了他复仇的决心。由于一次误会,哈姆雷特误杀了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在中途逃回丹麦,并得知恋人奥菲莉亚自杀的噩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其兄雷欧提斯的挑战。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因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人。

哈姆雷特是一个资产阶级初生时代,具有理想主义、启蒙主义色彩,同时还带有天然的忧郁气质的人物形象。他的复仇必然不是简单的手刃仇敌那种快意恩仇。现实的各种复杂情况,让他思虑徘徊、犹豫不决,这种性格导致复仇延宕和自我的毁灭。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典型的性格悲剧。

2008年,德国和英国联合出品了一部电影《红男爵》,这是一部传记片,它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王牌飞行员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曾在德军与同盟军的战斗中,击落过80架敌机,由于他将自己的飞机涂成红色,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红男爵”。

影片开头,年少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正在用猎枪瞄准一头鹿,忽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他马上丢下猎枪,飞身上马,向飞机轰鸣的方向飞驰而去。随着天上一架飞机掠过,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马上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想象着像飞机那样翱翔……在少年的心中,能像雄鹰一样飞翔于天际,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大地像画卷一样展开……那会是怎样的自由和幸福啊。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出身高贵,家世甚至可以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他勇敢、坚毅,充满了理想主义光辉。英国皇家空军的沃克上尉被他击落阵亡,在举行葬礼时,他驾驶着飞机,从空中扔下花圈以作纪念。他天真单纯,把空中的战斗看作是体育竞技比赛,“我们击落的是敌机,而不是飞行员。不得对坠落的敌机射击,我们是运动员,不是屠夫。”

他弟弟不听命令,对正在坠落的敌机穷追猛打,并称如果不消滅敌人,就不可能赢得战争。他怒吼:“我们的父亲为了救一个敌人,丧失了自己的听力!”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骑士,不过是将战场从马上转移到了天空,他曾对女友克特·奥斯特多尔夫说:“想象一下,身在空中,如同一只苍鹰俯瞰大地,微风刮过脸颊,被发动机和螺旋桨的气味围绕,在空中你可以完全放松自己,爬升、翻滚、回旋。自由,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但是,最棒的事情是追捕、战斗、猎杀,就像是一场比赛,和体育竞技一样。”女友一句话否定了他的幻想:“打网球不会死人!”

女友曾带他去看过地面部队的医院,那是平时在高空中看不到的场景,满眼的鲜血和残肢,到处是痛苦的呻吟,伤员多到了医院要靠编号来命名。女友试图让他明白:“你还活着是你走运,你的出身让你有这些人没有的优势。他们根本没有选择,这不是一场游戏。”

当战争异化了人,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个数字或者是战争机器中的一个个部件时,西方文明一直倡导的理性被战争摧毁,价值观被粉碎时,人类的悲剧不可避免,作为个体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同样无法避免。

一个理想主义者是永远孤独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身边的战友逐渐减少,敌人的力量却不断增强,看清了战争本质的他,深深地陷入了悲观之中。1917年11月,在法国的齐格菲防线的德国要塞里,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得到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接见。在那里他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他内心对杀戮是拒绝的。

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很有先见之明,他知道德军无法击败协约国,面对德意志皇帝,他也能勇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自己是指挥官,会选择投降。

战争后期,德国不愿意失去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这个标志性的国家英雄,让他担任新成立的第一联队指挥官,并要求不是情况紧急时,联队长不许升空作战。但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总是寻找各种理由亲自驾机作战,他和他的战友原本只迷恋飞行,为理想而飞翔,现在却成了杀人的武器,他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照片被拿到全德国去到处宣扬,以显示在战争中英雄的不朽,他的骄傲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必须升空,必须冒险,必须与地面上的士兵一起同生共死,而不是去迎合柏林的什么造神运动。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最后一次飞行前,他扭过头来,微笑着,风吹动了他的金发和长长的围巾,历史似乎也定格在了这一刻,在这次飞行和战斗中,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5岁。

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曾说过一句名言:“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也算是“求仁得仁”,他阵亡的几个月后,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就是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性格导致的悲剧,一个永远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幻灭后,却没有按照命运的安排,没有向权势、死亡甚至是爱情妥协,为了荣誉、梦想、责任而牺牲的英雄的悲歌。

四、《魂断蓝桥》——悲剧类型的互渗

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只是悲剧类型的大致划分,事实上,很少有哪一种悲剧类型是单独发生的,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同一个悲剧主体,可能既有命运悲剧的成分,又有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的特征。

电影《魂断蓝桥》就具备悲剧类型互渗的特点。这部影片曾经获得第13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与《卡萨布兰卡》及《乱世佳人》并称为电影史上最凄美的三部不朽的爱情悲剧。

《魂断蓝桥》1940年出品,风靡了全球近半个世纪。它的原名是《滑铁卢桥》,讲述了发生在滑铁卢桥上的一段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一个平常家庭出身的美丽的姑娘,遇到了白马王子,两人相爱,经历了种种磨难,最后却没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一部典型的颠覆童话、反灰姑娘的故事。

影片开始时的音乐既凄美又悠扬。一辆军车停在了滑铁卢桥上,不再年轻的英军上校罗伊.克劳宁从车上走下来。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独自凭栏凝视,二十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

善良、美丽、柔弱、无辜的玛拉,遇到了年轻英俊的军官,一见倾心。浪漫的邂逅、动人心弦的一见钟情的背后,影片用探照灯、空袭警报暗示了险恶的社会历史背景。而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就在不经意间埋下了伏笔。

男主角这样诉说衷肠:“在空袭的死亡阴影里,能遇见你,我就充满活力”。可是,在命运莫测的战争年代,有情人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得到幸福?这对有情人之间的鸿沟,除了战争,还有当时英国的社会阶层和门第观念。

英国作为老牌帝国,曾号称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它长期以来社会的传统力量和习俗根深蒂固。男女主角的社会差距很大:女主角玛拉是一个孤女,双亲早已不在人世;她的职业是芭蕾舞演员,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极其卑微的,后来还因绝望和生活所迫做过妓女。男主角罗伊出身贵族家庭,有荣耀的家族臂章,自己也是上进有为的青年军官。尽管罗伊的母亲和叔叔接受了门不当户不对的玛拉,但罗伊的家族亲属却难以接受她。用罗伊叔叔的话说:“他们都是好心人,善良的人,不过他们都是老派,转不出他们的老眼光……他们以为舞蹈演员有点太离格了”。就连曾经是舞蹈演员都太离格,更何况是已经沦落风尘的玛拉呢?命运总是嘲弄着红尘中的痴男怨女。

玛拉的悲剧不仅止于此,她的自尊自爱的性格特征也成了悲剧的导火索。罗伊叔叔对玛拉的评价很高:“你忠实,善良,你是绝不会辜负这个臂章的。”可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混乱而贫穷的战争年代,失去了舞蹈职业,失去了未婚夫的庇佑,她能怎样活下去呢?

由于性格中的善良和自尊,玛拉放弃了很多次可以求助罗伊和他的家族的机会。当她的廉租房里只剩下最后一个罐头的时候,她拒绝用罗伊托人给她带的花束去换取面包;当罗伊的母亲来看她的时候,她不愿意暴露自己居住的窘迫的生活环境;当她无意中看到报纸上罗伊的阵亡名单时,她选择独自承受,暂时隐瞒罗伊的母亲。她不介意失去了工作,也不介意困窘的生活,她在意的始终是:“她(罗伊的母亲)会喜欢我吗?”“他(罗伊)会给我来信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玛拉的生命中,爱情就是她的全部。她是为爱而生,为了罗伊而活。没有了罗伊的日子,玛拉迷失了自我,活得行尸走肉一般,最终沦落风尘。虽然男主角死而复生,但和罗伊的再次相遇,不但没有拉近他们的距离,反倒制造了一个更深的鸿沟。人生中的污点,使玛拉不能使自己成为罗伊家族的耻辱,这是她爱罗伊的方式,也注定了她最后用死亡祭奠自己爱情的结局。她想过不顾一切地和罗伊在一起,甚至和他一起回到了苏格兰的家乡,但始终无法迈过自己心理的那道坎,无法战胜世俗的观念,无法重新面对罗伊。

玛拉一直在背负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社会的传统观念和习俗、自己的自尊和骄傲,她的愧疚和羞惭……面对命运的嘲弄,除了死亡,玛拉没有第二条道路。她对好友基蒂说:“就我的灵魂来说,我也一直在等他。” 但是,对于玛拉来说,没有了爱情,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连自暴自弃都丧失了借口和理由。所以,当玛拉站在他们初识的滑铁卢桥上,看到身边走过的年老的妓女,好像看到了自己,她勇敢地迎向闪着车灯的军车,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美丽的生命。

地上空余一个象牙的吉祥符。一边是女主角迎着军车而消逝的生命,一边是男主角“我永远要找她”的呼唤,凄婉的爱情引起了无数的热泪,女主角的生命和爱情、信念和灵魂都永远地留在了滑铁卢桥上。

哀莫大于心死,当爱情失去的时候,玛拉宁愿像秋叶一样飘落。她用自己的生命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反抗,对战争进行控诉,用无比决绝的自尽给爱情唱响了一曲挽歌。而这种爱情悲剧,由社会、命运、门第、性格等各个方面因素造成的难以弥补的遗憾,也让人唏嘘感叹,催人泪下。

1940年11月,影片《魂断蓝桥》登陸中国,反响异常强烈,几个月后,甚至在上海出现了越剧版的“魂断蓝桥”,再不久,沪剧版的“魂断蓝桥”也登上了舞台。直到最后,上海艺华影片公司拍摄了中国版的《魂断蓝桥》。玛拉对于爱情的忠贞,西方社会中的门第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不谋而合,从而打动了细腻的东方人,使这部电影在东方产生了轰动的效应,成为西方电影在东方获得成功的经典。

悲剧的力量就在于主人公以有限的生命对抗无限的必然性,并从中体现出永恒的人类精神价值。无论命运怎样的莫测、社会和历史如何的局限、性格中有哪些缺陷,悲剧主人公仍然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悲惨的命运进行抗争,轰轰烈烈地向死而生,这就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精神!

参考文献:

[1]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尼采.悲剧的诞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悲剧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电影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