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初探

2020-09-10兰华斌黄秀菊

南北桥 2020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

兰华斌 黄秀菊

【摘    要】面对设备落后、师资薄弱、教材滞后、学生对理论学习兴味索然等严峻现实,唯有在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实施由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长效机制,实施从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体化管控,才能切实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达到智慧育人目标,达到 “三赢”局面,实现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行稳致远!

【关键词】县级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206

一、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困境

(一)县级中职学校资金捉襟见肘,计算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

据调查,某县级中职学校全校12个计算机机房承担着全校2258个学生(计算机专业724人)的教育教学任务,其中的1个机房是2007年12月份购买的计算机,由于没有资金,一直无法更换,直到2019年9月才更换为深圳某学校对口帮扶捐赠的已经淘汰了的电脑,这50台电脑用了将尽12年!另外3个机房是2011年3月份购买的计算机,到2019年10月份才申请到资金更换;还有1个机房是2012年4月份购买的,内存条还是512M,但由于经费问题一直没能更换;其它的机房也是2016、2017年购买的计算机。大部分家庭网络早几年前已经是光纤到户了,但是该校光纤熔接机一直到2019年为了参加技能大赛而建立了小型综合布线实训室才购买了一台,并且由于耗材等问题这个小型综合布线实训室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使用,只有精挑细选出来的三、四个即将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在强化培训阶段才能使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机维修与数据恢复技术,目前该校还没有资金购买此类设备,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组装与维护教学。

尽管宏观层面上各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从微观层面来说,面对“吃饭财政”,大部分县级职校可用资金还是十分有限,甚至是捉襟见肘,而且在县级职校内部,专业众多,“僧多粥少”,因此,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更新不能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计算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

(二)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据调查,某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中仅有33.33%是计算机专业(大类)毕业的,其余均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此外,这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中仅有46.67%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其余的53.33%或是从乡下初中调入或是从乡下小学调入。而且教师“老龄化”严重,“80后”(40岁以下)教师仅占比6.67%。

究其原因,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是很多县级中职学校成立之初,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只能是不论专业“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招聘教师。现实原因是县级中职学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职业教师没有吸引力,很难招聘到年轻的职业教师,即使招聘到了年轻教师,他们很多也呆不了一两年就离职了,即便是定向培养教师,他们宁可违约补交培养费也要离职。招不到年轻的专业教师,高中教师也不愿调入,怎么办?为了维持专业运转,只能从初中或小学调入。而据调查,这些现象在县级中职学校是普遍现象,早已经见怪不怪。尽管这些教师也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进行了提升,他们的努力和敬业精神不可否认,但是相比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的“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各方面还是略逊一筹。教师的水平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所培养学生的水平。

(三)编写出版周期长,教材严重滞后

众所周知,教材出版周期普遍较长,教材严重滞后无法保证教学内容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新软件同步,导致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非企所需”。

(四)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理论学习兴味索然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就读中职学校是很多家长和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之后的“无奈之举”。因此,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中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习兴趣不高,对理论学习更是兴味索然。

如此种种,县级职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能与市场接轨?这也造成了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难、就业难。

二、现代学徒制优点

尽管学校教育也可以模拟工作过程,但和真实的工作过程还是有所差别,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唯有现代学徒制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

现代学徒制是将企业传统学徒培训与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其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校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学校的职业教育更具社会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双主体),既降低了学校培养学生的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是学生(学徒)的共同导师(双导师),既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储备滞后市场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师傅教育教學技术欠缺的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身份”,上学即上岗,既是学生也是学徒,不仅仅学习课程知识技能,还要同时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贯穿全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意识,杜绝“等靠要”思想。

综上所述,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解决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设备落后、师资薄弱、教材滞后、学生对理论学习兴味索然等等,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达到了“三赢”的局面。

三、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策略初探

(一)有效落实校企双重管理,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有效落实校企双重管理,全面推行ISO质量管理理念,明确校企双主体对学生管理的权利清单和职责,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夯实职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推进校企育人一体化。

(二)校企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是招生招工一体化,因此,招生与招工必须纳入校企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专业招生、企业招工同步推进。

(三)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

充分发挥校企双培养主体的渗透功能,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和学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紧密结合,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标准,确定现代学徒制学生的素质行为养成目标和评价体系。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

由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研究开发团队,共同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做好岗位核心任务的工作过程和关键技能的梳理,确定培养目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2.校企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根据校企共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骨干教师和合作企业骨干导师组成的教学标准研发团队,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和岗位关键技能训练标准。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建成“公共文化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岗位实操课程”等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優势互补,原则上每门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均实行校企双课程责任人制,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授课。课程教学标准内容主要应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规范性内容。

(四)共建“双导师”教学团队

1.建立“双导师”管理和激励机制。

校企应明确导师的聘任条件、职责、待遇、奖惩、程序,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双导师”管理和激励机制。

2.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县级职校应将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考核并作为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学校应积极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对应岗位,参加企业生产,专业教师要与企业导师一起合作开展科技革新和科研课题研究,有效提高专业老师的实践能力。

3.强化企业导师队伍选拔培养工作。

校企应共同制定企业导师资格认证培养体系,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开展企业导师师资选拔和培养,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队伍。建立企业导师岗位实践辅导教学工作规范,规范企业导师教学辅导行为。校企应共同制定企业导师评优办法,提升企业导师荣誉感,激励企业导师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建立校企导师定期教学研讨交流制度,为企业导师实施岗位工作辅导技巧等教学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企业导师岗位实践技能教学辅导能力,保障岗位实践技能训练、成绩考核等工作的质量。

(五)共同实施教学方案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规章制度,重点解决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企业岗位技能认证与学校课程的学分认定工作,完善教学运行与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资源情况,学徒的学习实施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教学安排,即学徒入学与上岗同时,学习过程是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中边实践边上课,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其中公共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在学校内进行,以学校教师为主,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职业技能课程、岗位实操课在工作岗位完成。校内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技术理论的教学,企业师傅主要完成工作岗位技能的指导及教学,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教学。

第一学年,主要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教授的课程主要以公共文化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为主,同时贯穿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企业职业素质,教授主要以企业导师为主实施。

第二学年,主要在企业工作岗位,通过技术理论教授(学校教师)、岗位实践技能指导(企业导师)完成岗位职业技能的指导和学习。

第三学年,主要在企业工作岗位,通过岗位综合实践技能指导(企业导师)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六)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构建现代学徒制评价标准

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多方全方位、全程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导师评价、社会评价以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技能为核心,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长效机制。

公共文化基础、职业基础模块主要以校内专任教师评价为主;职业技能模块主要结合工作过程考核,采用企业岗位职业技能认证标准来进行评价;职业素质模块以企业岗位实践过程的素质考核及社会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四、结语

面对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设备落后、师资薄弱、教材滞后、学生对理论学习兴味索然等等严峻现实,唯有在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实施由学校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加强过程管理,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实施考核评价等,实现从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体化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长效机制,才能达到智慧育人的目标,实现县级职校计算机专业行稳致远!【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立项编号:GXZZJG2019B15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长鹏,薛永三,张业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5).

[2]杨道齐. 现代学徒制在职校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8(12).

[3]吴芬芬,常军林.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4]郑国强.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处理策略探索[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5]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意愿与行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