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啦啦操运动队训练方式的探究
2020-09-10刘雅瑞
刘雅瑞
摘 要 啦啦操运动队已经成为初中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啦啦操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也可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目前来看,进行初中啦啦操训练方式的探索是有着很强必要性的。本文将对初中啦啦操训练方式探索的必要性进行介绍,并提出初中啦啦操训练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初中啦啦操 训练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74-01
初中啦啦操训练在我国初中训练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无论其被培养出多少才华,都很难在未来的高强度工作中对社会和国家作出持久的贡献。啦啦操进入校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如今不少初中纷纷成立啦啦操运动队,并逐步开设了一些啦啦操相关的体育课。这样的举措提高了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有效改革。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啦啦操运动队训练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通过改革可以进一步弘扬啦啦操精神
初中阶段是关系着学生终身发展状况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养成的生活习惯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到了这个年龄,学生往往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了自己独特的兴趣。啦啦操是一项很有活力的运动,然而近年来随着其他文化形式的不断发展,大家对啦啦操运动的热情也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啦啦操这种优秀的运动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将啦啦操训练内容纳入初中体育课程体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现代的初中生将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如果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啦啦操的魅力,那么啦啦操活动就一定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
(二)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啦啦操训练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都是比较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都会忽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把啦啦操训练当成了苦差事。这其实都是由于对体育训练缺乏兴趣导致的。实际上,改革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训练的兴趣。啦啦操有着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够认识到啦啦操积极影响的学生一般都会对啦啦操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初中的啦啦操训练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改革才可以将学生的这些兴趣激发出来。这也正是初中啦啦操训练改革的必要性。
二、初中啦啦操运动队训练改革的具体举措
(一)开设啦啦操课程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初中啦啦操训练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训练内容。具体来说,课改后学校应开设多种啦啦操相关的体育课程,供学生选修。初中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选择,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会明显地提高,课堂训练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如此学生的兴趣才能得到满足。
(二)完善啦啦操訓练手段
啦啦操训练应当更加多样化,教师应注重使用更丰富多彩的训练手段。学生既然选择了啦啦操课程,对于啦啦操的形式、精神、内涵等一定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初中的啦啦操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某一部分的兴趣发挥出来,让学生对啦啦操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一来训练的效果就会提高很多。目前来看,很多初中并没有开设啦啦操相关的课程,已经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也仍处于探索阶段,训练的手段也并不丰富。实际上,初中啦啦操训练要想快速完善起来,不光需要对实际情况的探索,还需要从外部吸收营养。一些专业的啦啦操培训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训练手段,初中的啦啦操训练应当予以积极借鉴,以求完善啦啦操训练的手段。这样一来,啦啦操的精神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延续,学生也就会通过啦啦操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三)避免训练过程的运动损伤
初中阶段的学习所追求的不应当仅仅是良好的考试成绩,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终身受用的知识和习惯。强健的身体是最珍贵的财富,如果能够在初中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并且学到足够多的体育健康知识,学生就可以终身获益。而现阶段,教师上体育课大多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很少为学生的终身身体健康考虑。此类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当代初中生对运动安全以及运动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真正需要锻炼身体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并且很难达到预期的锻炼成果,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啦啦操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安全问题,以期最大化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
三、结语
我国初中体育教育需要有新的面貌才能造就一批既有头脑又有肌肉的新型人才。对当代初中生来说,强壮的身体和丰富的知识同样重要。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地把啦啦操的某些内容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地改革学校啦啦操课程,从而帮助我们提高啦啦操训练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提高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给他们一些有益于终身发展的体育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啦啦操训练水平,取得较好的啦啦操训练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静,郝建峰.文化视域下初中啦啦操训练改革研究[J].中华啦啦操(研究),2018,7(01):86-88.
[2]杨雨丰.民族啦啦操与初中体育教育的融合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5):207-209.
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