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2020-09-10綦琨

今古文创 2020年16期
关键词:策略

綦琨

【摘要】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应该是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具体可以分解为汉语阅读能力、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三者比较而言汉语写作能力在就业中更为重要。科学设置写作课程体系、搭建有效实践平台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6-0095-02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需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11月,辽宁省教育厅也发布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辽宁省先后有21家高校被确定为转型试点高校,200个专业被确定转型试点专业。推进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旨在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为地方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作为老牌的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在这次改革的大潮中交出完美的答卷,关乎这一专业的未来走向。要想打好这一场突围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三个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培养路径是什么。

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沈阳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应用、文学创作及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字应用、新媒体编辑、文化品牌传播、语文教学和办公事务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文化、传媒、出版、教育、政府机关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创意、活动策划、文字编辑、新闻宣传、语文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显而易见,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应该是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具体可以分解为汉语阅读能力、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三者比较而言汉语写作能力在就业中更为重要。

一、民办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

现状

第一,写作基础薄弱,规范性差。学生一方面文体知识匮乏,另一方面在写作中存在书面语与口语混用、搭配不当、标点符号滥用等情况。第二,阅读品质不高,阅读量少,阅读内容单一。调查显示,沈阳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平均每二个月能够阅读一本厚度约为200页的书籍,阅读内容以网络文学作品居多,大多数同学对四大名著的认识来源于影视作品,度过原著的学生不超过50%。第三,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缺乏写作热情。调查显示,沈阳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27%左右的学生有每周自主写作的习惯,作品形式多为抒情散文;6%的学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非考试时段能保持每周更新的更新频率。

二、适应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写作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站在专业和就业的两个层面来设置写作课程,一方面写作课程应该循序渐进、学练结合,同时也要满足市场要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呈现出“宽口径”特点,涉及的领域包括文案创意、活动策划、文字编辑、新闻宣传和行政管理,我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公文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和广告文案创意与写作。写作课程中既有写作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也有不同文种写作技法和写作要求,同时安排了学年论文写作、读书报告写作、校刊采写和新媒体编辑等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练笔机会。

三、加强实践环节设计,有效搭建实践平台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很多写作课程的实践学时为零。有的写作课程即使安排了实践环节,也未能合理设计、有效开展、及时评价。如用完成任务的心态安排实践环节,实践内容与行业脱轨,评价方式可行性差等。教研室将写作课程的四分之学时安排为实践环节,同时邀请业界人士担任业师参与到實践环节的设计和实践成绩评定中去。广告文案创意与写作课程,邀请到广告公司的文案创意人员到课堂中讲授广告文案写作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求学生按照广告公司的要求完成企业的广告文案设计。业师对学生的作品现场点评,对实训环节进行考核。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一方面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记者走进课堂,结合实际工作经历讲解新闻写作技巧,另一方面还与校刊编辑部联手设计了校刊采编实训项目。学生要在校刊编辑部按时值班,参与到校刊的选题、采访、写作、编辑和校对中去,从而完成从学生到编辑、记者的身份转变。实训成绩的考核采用企业化考核标准,稿件质量按照A、B、C、D四档评价,实训成绩不及格则课程成绩不及格。按照企业工作要求设计实训项目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有效实现了学业与职业,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活动我们把它概括为“454”是指第二课堂活动的 4个专业社团、5 个专业技能训练计划、4个专业竞赛平台。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全部进入教师绩效考核,对活动内容、 活动展开时间、活动负责人都有明确规定,这样活动实施规范,便于监控。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因此专业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并在此认识基础上建构了文海慧心社、咬文嚼字社团、语文教师素养社、行政管理沙龙 4个学生专业社团,每个社团都根据各自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的独特功能,构建了自己的活动目标、组织自己的日常活动;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对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设置了标点符号规范化使用训练计划、新媒体写作训练计划、公文写作技能训练计划、常用办公软件训练计划、经典篇目背诵训练计划 5 个训练科目,每个训练科目都制定了明确的达标要求、实施细则和保证措施;在专业竞赛平台上,同样对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设置了演讲赛、文学创作大奖赛、应用能力写作大赛、语文教师技能大赛4个专业竞赛平台,并不断优化赛制,提升竞赛的活动效果。

大学生校外实践是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11月,沈阳城市学院与遼宁文学院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建立沈阳城市学院基地—辽宁文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双方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同时和学院的教师开展学术交流。辽宁文学院现有四家期刊,分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坛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当代作家评论》,辽宁省唯一一家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艺术广角》,辽宁省具有红色基因的纯文学核心期刊《鸭绿江》,以及辽宁省儿童文学的核心期刊《文学少年》等。我专业已经有30余人次进入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习。辽宁文学院的韩春燕、苏妮娜老师还经常到我校开展讲座活动,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提升了学生们对文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基地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将学生分别安排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专业编辑部门,学生们在文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些活动也加强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础写作、应用写作等相关课程的实践,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让教学实践更好地进行。

四、对专业知识与技能量化考核,督促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中文教研室制订了沈阳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基本背诵篇目、基本阅读篇目,公文写作考核办法和标点符号使用考核办法,在每个学习都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安排在第一至第六学期分阶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学分管理。其中基本背诵篇目包括40篇古代散文和100篇古代诗词,旨在增加学生的文学积淀,提升文采。基本阅读书目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类,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学生要挑选一本精读书目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报告,从而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对事务文书写作和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核旨在提高学生写作的规范性。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学校转型、培养目标的改变、课程设置的调整,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反应,跟住形势,不仅要理论知识过硬,更要有出色的专业技能,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学校应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制订校内培训计划,采取老带新、高带低等形式,围绕学校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此外,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参加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形成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必要时,可选派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轮训或做一些社会兼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从而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此外,还要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如:语言文字知识大赛、成语知识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微视频大赛、写作大赛,以各种技能大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学校要制定出台系列奖励办法,激励措施,并为教师和学生参赛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形成良好的风气。

参考文献:

[1]王焕玲: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3,35(011):167-168.

[2]郑玉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6):33-34.

[3]姚刚.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9):43-45.

[4]郭轶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181-182.

[5]李桦,姚国建,朱家席.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举措与实践[J].蚌埠学院学报,2020,(01):74-79.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