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之美:“宝黛共读《西厢记》”与“黛玉独听《牡丹亭》”
2020-09-10王玫
【摘要】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宝黛共读《西厢记》”和“黛玉独听《牡丹亭》”是《红楼梦》中描述宝黛之恋的优美篇章。本文运用新批评派“张力说”理论,从“外延”和“内涵”两个角度对“宝黛共读《西厢记》”和“黛玉独听《牡丹亭》”两个段落进行解析,探讨其情感、角色、语言各层面的张力之美。
【关键词】 张力;共读;《西厢记》;独听;《牡丹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6-0013-02
“张力”一词,最早见于物理学,指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所产生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个部分接触面上的互相牵引力。1937年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在 《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把张力一词引进了诗歌评论,他说:“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他指出,诗歌是由“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诗歌“张力”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张力”这一批评术语随后被用于包括语言、结构、角色、情节等等在内的文学各个层面的研究。文学张力简言之即矛盾性的统一,凡存在着对立冲突而又相互联系的因素的地方,都存在张力。
学界认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整体张力是汇聚了外延和内涵各层面文学张力的统一体。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来说,也可借鉴张力这种重要的理论范畴来进行探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有两段美轮美奂的千古绝唱,那就是“宝黛共读《西厢记》”和“黛玉独听《牡丹亭》”。它也具有外延与内涵上的张力之美,是情感、角色、语言等各层面张力之美的合一。
一、情感张力之美
情感的充盈与内涵的多向度可谓创造情感张力的首动力。“宝黛共读《西厢记》”和“黛玉独听《牡丹亭》”這两段经典文字便以充盈的情感和内涵的多义性构成了强大的情感张力。
丰盈的情感可谓张力生成的资源库。唯有充满真情的作品,方可情感充盈,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而这正是形成情感张力的重要基础。《红楼梦》之所以具有让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折服的艺术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挣脱了古典文学作品“言志载道”的价值观,重在写凡俗事,言人间情。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曹雪芹以饱含情感的笔墨,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宝黛二人在大观园春景的感召下,在《西厢记》戏文的启迪下,二人感情由青梅竹马的童年友谊演化为相知相许的男女情爱的变化轨迹。这不是一见钟情式的才子佳人的风流之情,而是建立在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的心灵之爱。唯其如此,这份情爱方能深入灵魂,超越生死,刻骨铭心。这正如宝玉所说:“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正是这份建立在心灵相通基础上的真纯爱情使得作品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而催生出强大的情感张力。
情感张力还表现为统一的外延之下情感内涵的多义性,即力求在统一的主题之下容纳多种意义。《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主题是“宝黛初恋”,这也是本回的情感外延。同时,这一外延下又涵盖着多种对立矛盾的情感内涵:“宝黛共读《西厢记》”展现了少男少女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与和憧憬;“黛玉独听《牡丹亭》”却抒发了黛玉对未来的迷惘和不能自主的感伤情怀,这一悲一喜的情感内涵形成了第一组情感张力。“宝黛共读《西厢记》”一节既是宝黛之恋的序曲,又是“黛玉葬花”的开端,还是黛玉对向宝玉暗示日后归宿的谶语;“黛玉独听《牡丹亭》”既写出了黛玉鉴赏戏文的心理流程,又以“水流花谢两无情”等词句伏笔黛玉之死。正是通过对“宝黛初恋”这一主题外延下对立冲突的情感内涵的多层次表达,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张力。这种多义性还体现为“宝黛共读《西厢记》”与“黛玉独听《牡丹亭》”两个部分在意义上的层层递进。由“共读”到“独听”,暗示着由恋人的相伴相随到劳燕分飞、伊人独憔悴的悲剧性结局;由桃之夭夭到“落红成阵”,象征着由青春的繁盛到生命陨落的深刻内涵。内涵指涉意义逐层深入,直指“由色到空”的哲理意蕴,揭示了人生终将归结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空幻真相。这种情感内涵的多向度性和层层递进,使整个文本空间内的冲突多样化、丰富化,从而生发出富于张力的情感。
二、角色张力之美
角色张力之美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角色内部矛盾因素的组合,二是角色与角色的张力。“宝黛共读西厢”和“黛玉独听戏文”这两段经典文字既体现了角色内部的张力之美,也体现了角色之间的张力之美。我们先来看角色内部张力的形成。本回中,女主角林黛玉便充分展示了她性格中的矛盾因素。“宝黛共读《西厢记》”时,我们看到了少女情窦初开时展露出来的青春与娇艳,诗意与柔情,这个时候的黛玉是沉浸在初恋喜悦中的青春少女的形象。“黛玉独听《牡丹亭》”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对未来感到无力和悲哀,对人生充满幻灭感的柔弱绝望的古代贵族女性形象。这种角色内部多种矛盾性格因素的对立与冲突使得林黛玉这个角色内在精神更为充盈丰满,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角色张力形成的第二种两种途径是由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立冲突而产生的张力。“宝黛共读《西厢记》”一节中,宝玉和黛玉面对爱情萌生所展现出来的性格冲突就非常明显。宝玉显然更为幼稚、坦率和乐观,他表达爱情的方式更为简单直接,从不过多考虑爱情的结局。黛玉则多了几分矜持、忧郁与冷静,她对于二人未来的思考显然更为深刻和清醒。宝玉借《西厢记》“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貌’”向黛玉表达爱慕,虽是嬉语,却是真情。黛玉听了,却红了眼圈,要告诉舅舅、舅母去。这显然是用大家闺秀的矜持来掩饰内心真实的情感波澜。作者正是通过“一嬉一恼”“一真一假”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表达方式来揭示宝玉和黛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这种角色之间性格的对立与冲突也是促进文学张力生成的重要动力。
三、语言张力之美
语言张力是组成文学张力系统的关键部分。语言所生发的多重意义和新奇效果等无限所指与有限能指的语言外延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是促发语言张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正如巴赫金所说:“决定文本即表述的两个因素:它的主旨意图(意图)及这一主旨的实现,这两个因素的动态关系,它们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决定着文本的性质”,言(语言)意(主旨意图)之间的斗争促发了语言张力的生成。“宝黛共读《西厢记》 ”和“黛玉独听《牡丹亭》 ”的语言张力之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的省净与意义的丰富;二是语言的新奇与意义的精妙。
省净的语言风格,即言简意赅,通过有限的语言、词汇与组合原则去表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心灵世界。以“黛玉独听《牡丹亭》 ”为例: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石子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都一时想起來,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上述文字可谓以“不全”写“全”“意则期多,字唯期少”的典范。黛玉为何感慨缠绵?又为何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甚而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作者并没有一一作答,而是将深厚的意蕴包孕在简洁的文字中,留给读者无尽遐想的空间,为人物的命运轨迹做了富有启示性的指示。第二十七回中的“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便是承接此回“宝黛共读《西厢记》”中的“葬花”和“黛玉独听《牡丹亭》”中的“落泪”,来进一步揭示黛玉的悲剧性命运。这与古代文论中的“言有尽而义无穷”一样,皆着意于文字本身的简练干净,赋予有限的能指以无限的所指。
富于张力的语言的另一方面体现就是语言的新奇与意义的精妙。以“宝黛共读《西厢记》 ”一节为例,可谓句句皆奇语,处处皆妙语,庚辰本的批注便是力证。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侧批曰:真是韵人韵事!】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庚辰侧批:好名色!新奇!葬花亭里埋花人。】
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庚辰侧批:虽是混话一串,却成了最新最奇的妙文。〔此誓新鲜。〕】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庚辰侧批:〔更借得妙!〕】
上文用“韵人韵事”“新奇”来表达葬花一事的奇异,用“最新最奇”“新鲜”来形容宝玉誓言的新奇;用“借得妙”来赞誉黛玉还击宝玉之语的精妙。作者打破常规,通过运用戏曲等通俗化文学语言,独出心裁地对“韵人韵事韵语”进行描述,这就使语言变得新奇和陌生化,并生发出精妙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从而赋予文本新的刺激性,促发了文学张力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美)艾伦·退特.“新批评”文集[C].赵毅衡编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清)李渔.随笔全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3.
[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王玫,女,汉,四川宜宾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