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 · 奥斯汀与《爱玛》中的中国文化

2020-09-10谭敏南周榕范丽娜

今古文创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文化元素爱玛奥斯汀

谭敏南 周榕 范丽娜

【摘要】 简·奥斯汀的作品主要是描写英国的淑女和绅士的交际以及家庭之间的对话来反映十八世纪英国的社会状态以及道德标准,也是因为这样,奥斯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以中西方比较文化的视角对奥斯汀的《爱玛》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分析中国文化对英国的影响,以他国的眼光来解读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 简·奥斯汀;《爱玛》;文化元素;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2-0020-02

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编号18C0730)、2018年湖南文理学院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编号19YB10)的结题成果。

虽然读者对《爱玛》的喜爱不如《傲慢与偏见》的大,但《爱玛》却被一些文学家认为是奥斯汀在写作手法上最成熟的作品。她的文章大都描写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看似平淡无奇,但她却能通过上流社会举办的宴会和舞会,让读者了解到十八世纪的英国真实的社会状态。

在《爱玛》中,众多的中国文化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的美丽的画面,让人陶醉。有供贵族休憩的下午茶,有琳琅满目的中国瓷器,有视野宽广的英式庄园,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屏风。

一、《爱玛》中的茶文化分析

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的:“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而停。”说到英国的茶文化,英国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饮茶时间。清晨醒来就要享受一杯“床前茶”;吃早餐时再喝一杯“早餐茶”;上午也会抽时间饮一杯“工休茶”;到了下午就到了英国人的法定饮茶时间。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等到他们喝完下午茶再说。这是英国茶文化中雷打不动的规矩。

英国茶文化,一开始就和皇室挂了钩。1662年嫁入英国皇室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被人称为“饮茶皇后”。每当她用自己陪嫁的精致茶具饮用红茶时就备受羡慕,后来引得贵族人士争相效仿。在她的影响下,饮茶之风便在皇室内盛行起来,继而影响到了王公贵族以及平民而姓。饮茶,一开始只是上流社会的身份象征。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英国的社交场所开始可以看到茶的身影,并逐渐取代酒和咖啡。到十八世纪,饮茶成为英国国民每天进行的日常活动。在《爱玛》这部作品中,即使贝茨母女的生活很拮据,但却不会影响她们享受饮茶时光。由此看来,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茶叶成了每户人家不可或缺的生活消费品。

从未种植过茶树的英国却利用茶叶创造出了属于英国的下午茶文化。英国的茶文化和中国的茶文化有所区别。中国人饮茶,讲究的是内敛,是品道。品茶需要静心,用心来体会不同茶叶的不同味道。而英国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下午茶,并配上手工制作的茶点心,整体看上去非常精致。

在英式下午茶中,茶不过是一个引子,后面的茶点心和交际才是最重要的。英国人经常会邀请自己的邻居和亲朋友好友参加茶宴,花园茶会,野餐茶会。在小说《爱玛》中,泰勒小姐的出嫁让爱玛感到难过,有一天她来到了戈达德夫人的老式寄宿学校,与戈达德夫人和贝茨小姐参加了一场花园茶会。在这次茶会中爱玛认识了哈利特·史密斯,并与她成了朋友。正是因为这一次花园茶会,为后来爱玛为哈利特做媒埋下了伏笔。茶叶,使得原本单调的下午变得多姿多彩,英国人可以利用下午茶来打发那些无事可做的时间。小说《爱玛》中的贝茨太太是海伯里前牧师的遗孀,在她成了一个老太太之后,每天除了喝喝茶,打打牌,几乎没什么事,她也干不了什么事了。戈达德太太偶尔也会在空闲时间去伍德豪斯先生家串串门喝喝茶,以此来度过闲暇时光。

二、中国的瓷器文化

茶具,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部分。饮茶的习俗推动了瓷器业的发展。茶与茶具的结合,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向外扩展。随茶叶一同传到英国的还有中国的瓷器茶具。这些充满中国特色的瓷器茶具受到了英国人的青睐。能让英国人为之疯狂的,除了喝茶,就是中国的瓷器了。正如英国诗人约翰·盖伊说的:“瓷器是英国男人的情敌,是英国女人的激情所在。”对瓷器如此喜爱的不止英国的女人,英国的男人也是如此。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写过一句这样的话:“我几乎像女人一样钟爱瓷器。”

随着中国瓷器茶具的传入,英国开始了仿制陶瓷的路程。就在1784年,英国人发明的骨瓷问世了。《中国剑桥史》对骨瓷的发明是这样描述的:古代中国陶瓷在西方具有极高价值,其出口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在欧洲,仿制陶瓷的工作也从未中断,但真正的突破,还要归功于威尼斯玻璃工业的发展。

茶与中国的瓷器是一组完美的搭配。但是中国瓷器不仅仅只可以用来做茶具,还可以用于展示和收藏。除此之外,瓷器还可用于插花。在皇室和贵族的府邸里,瓷器通常被用来与插花搭配。明朝作者张谦德在其《瓶花谱》写道:“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瓷,因乎时也。”瓷器插花给人一种洁净清雅、古典端庄之美。一般来说,插花时要与瓶子相互匹配,花要比瓶子稍微高一点。如果瓶子有一尺高,难么花就需要比瓶口高三四寸。但是花不能高出瓶口太多,否则容易倾倒;也不要太低,太低会失去韵味。用小瓶来插花时,不适合繁多复杂。如果只插一朵花,那就需要选择典雅、略微倾斜的花枝。如果选择插两枝花,就需要进行高低搭配。瓶中所插的花卉,种类不宜太多,一两种就足够,种类太多就会显得过于杂乱,就会起不到赏心悦目的要求。小说中的奈特利先生在质问爱玛为什么怂恿哈丽特拒绝罗伯特时 ,爱玛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她一边摆弄着瓷瓶,一边回答奈特利先生。虽然这个瓷瓶只是一个装饰物,但是它却给这个充满英国特色的房子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或许也可以说,这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结合。

三、中国的屏风文化

屏风,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史记·孟尝君列传》就对屏风有记载。《周礼·掌次》中记载有“设皇邸”。“邸”是屏风的早期称谓,通常设在天子座后,显示其位高权重。起初,屏风专门设计与皇帝的宝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屏风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成为古人室内装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比较显眼的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等作用。自十六世纪欧洲至东方的航线开通以来,中国的瓷器、丝绸、屏风等物品大量流传到欧洲,这些充满东方元素的物品瞬间抓住了欧洲贵族的眼球,在欧洲掀起了“中国风”。

1763年,在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对外宣称英国是“日不落帝国”。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很多商品通过贸易路线流传至英国,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屏风、茶、瓷器等。

到十八世纪,屏风成为很多英国贵族所推崇的装饰品。爱玛作为英国贵族的一员,她的庄园别墅里自然少不了充满中国艺术特色的屏风。而当时的屏风因为制作的原材料较为古老,价格昂贵,所以它除了有观赏性之外,还能显示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奥斯汀对中国屏风才有如此深的迷恋,并把中国屏风放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四、结语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一个国家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和发展。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因此中西方就会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但这并不会阻碍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

何为物质文化?通俗地说就是指人类创造出的物质产品所体现的文化,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中国的茶文化、瓷器文化、屏风文化、庄园文化,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物质文化不仅仅只是指某一件物品,它强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通过物质的传播,也更有利于他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奥斯汀小说的研究来找到中国文化是以何种状态存在于英国人的生活之中,以及对英国产生影响,并对中国文化在英国文坛中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Smart, Josephine. IT'S ALL CHINESE TO ME: An Illustrated Overview of Culture and Etiquette in China[J]. Pacific Affairs,2008,81(3).

[2]Gerritsen, Anne,Mcdowall, Stephen.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Other: Europe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Porcelain, ca. 1650-1800[J].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2012,23(1).

[3]Jing Tan.The Function of English on the Spread of Chinese Tea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J].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7,05(02).

[4]陳莹.跨文化视角下简·奥斯汀时期英国茶文化赏析[J].福建茶叶,2018,40(05):399.

[5]高小慧.《红楼梦》与简·奥斯汀小说中的茶文化比较[J].福建茶叶,2016,38(04):331-332.

[6]金晶.妮科尔·莫娜笔下的中国瓷器文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5):76-77+79.

[7]李志英.供给侧改革理念下中国茶文化图书出版创新探索——由《与简·奥斯汀喝茶》带来的启示[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2):15-18.

[8]王新灵.简·奥斯汀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0):328-329.

作者简介:

谭敏南,女,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湖南文理学院本科在读,英语1604班学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周榕,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湖南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范丽娜,女,回族,湖南常德人,博士在读,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文化元素爱玛奥斯汀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保险起见
两百年后,依然奥斯汀
简·奥斯汀,为什么两百年后我们依然爱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中国文化元素对现代油画艺术的影响探究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