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规制与效应研究
2020-09-10冯冰
冯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2-056-02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规制相关知识的培养,是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对促进提高学生发展也具有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想意识及规则意识形成的萌芽阶段。所以,在此阶段中有效加强对学生规制意识的教育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另外体育课堂也是规制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规制意识,并进行合理对规制进行细化,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帮助。下文,笔者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规制与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规制 效应 研究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增加规制教育教学内容。是在为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及教学秩序提供事实依据,并未构建高效体育课堂起积极促进作用。但,目前体育教学情况却出现了严重问题,体育课堂中的规制教育行为单一化过重,且有些刻意压制了学生的自由。并对学生创新思维现象进行限制,由于以上出现的情况远远超出体育教学中规制教育制定的合理范围,严重与规制教育发展理念想分离。所以,教师应当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及时探索分析出解决方案。
一、简述体育教学中的规制
(一)规制内涵
对规制进行合理分析总结得出,规主要是指法度的意思。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是以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人进行约束、管理,而制主要是指对人进行规定、限定等意思。那么,将二者结合后的意思就是约束和管理人的行为,而体育中的规制。主要有两方面含义,首先,指学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会对体育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进行约束;其次,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对教师及学生的进行约束管理。
在传统老旧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以无法对其中暗含的规制进行调整改变,必须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任务。大部分教师认为,在实际教学中的体育课应当是上课集合整理队伍、设置练习活动、下课解散等,且学生也需严格按照教育教学步骤进行学习掌握并完成教学任务。长时间持续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掌握体育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体育学习成绩呈下滑趋势发展。但从实際角度出发,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融入规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可促进教育与时代发展步伐保持一致,还可合理规范学生日常言谈举止及行为规范。并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有力帮助,并逐步使规制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规制发展
对规制的发展情况分析来看,体育教学中的规制是督促教师学生融入课堂的重要教学规范。它既是呈现大众对教育规律理解的一种结果,也是表达人们对教育的追求和期盼。规制是面向全体的,是不够限制的。在体育教学中的规制也是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利器,可以说体育中的规制教育的核心依托点,都是在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总的来讲,规制教育的内涵就是对学生日常课堂行为及表现进行合理限制的一种教育,也是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利依据,并帮助促进学生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简述效应
效应起源于人类的日常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且主要以近代的理性思路为主。效应一词在日常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除了特定的科学定理、规律之外,都具有效应的身影[1]。在社会中应用效应主要体现在,心理实验和验证某心理现象规律与社会普遍发展规律。当此种规律之间形成价值性与权威性后,可为日常实际生活带来具体的帮助及实操价值。
三、分析规制结构
规制主要是通过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等几方面组成的,同样实际体育教学中的规制也与之相同,下文将对规制结构进行细致分析,并促进形成正规化的规制系统。
(一)规制主体——教师
在规制中体育教师的角色是主体,在实际体育教学规制中,规制的主体应当是有想法、有创意、具备较强的领导组织能力的人[2]。对此,才可成为规制的主体,不是任何人都可成为规制的主体。而学校相关主管领导及各班级班主任教师,可以是体育规制人,但规制主体必须是体育教师。所以,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推动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样也在规制中发挥着主要意识。
(二)规制客体——人
规制客体主要核心因素有两种人,一是教师、二是学生。教师即是规制的主体,也是规制的客体。教师具有二重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明确理解规制的意义,又要积极促进提高学生规制意识。若在体育实际教学中没有学生,也就无法将规制的意义进行充分展现,而本文深入研究改变体育教学规制,是在为调整体育学生站队要求提供帮助。而教师作为规制教学的参与者,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及时促进维持此类规制。
(三)规制内容——物
规制构建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物,物是规制的载体也是重要传播途径,也是影响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比如,运动器材、课堂氛围、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等,都是对规制有重要影响的东西[3]。对此,教师应当及时对体育中的物进行合理规制,并积极改变内容方面对学生的影响。
四、体育教学中规制实施的方法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普及与推广,教师要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摒弃。合理探索分析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对此,教师可通过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将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教学方法及行为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为学生探索出适合且高效的学习方法。但,实际体育教学必须需要教师严格的实践检验及思考,才可完成任务目标及推广使用的,同样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区别的特性之一。
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规制思想意识是同一种概念性知识,其中都包含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时常跟随自己的想法及思路,进行教育教学并未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因此,不同的教学规制思想也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不同的方法也就存在不同的区别与效果,对学生的影响与存在一定区别[4]。久而久之一直沿用以上此类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身体健康。
根据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情况分析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在采用传统灌输式讲解方法和实操示范进行新知详解,其次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体验式、角色互换等方法用得较少。经过调查分析显示,并不是哪一种教学方法效率高就是最好的,而是需根据具体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进行体育技术相关知识讲解时,可应用直观法、示范讲解法等。为学生进行实际演练示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并配以合理的讲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掌握。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要想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5]。可合理应用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主動探索学习等。引导学生获取掌握知识和技能,充分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任务完成。通过以上多种练习方法,不但可加速促进学生完成任务,还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规制组织形式
对体育教学进行合理规制,是为快速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帮助。对小学体育内容深入分析后总结得出,体育教学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习需求等方面为依托,探索分析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形成科学合理,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体育教学规制与形式,并充分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体现。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体育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总结,并制定出即严格、又合理的规制。
体育教学中的规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规制,另外一种是特殊规制。一般规制主要是维持体育课堂秩序的一种规章制度,长时间应用一般规制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时,严格按照规则制度进行参与,并针对性对自身体育综合文化素养进行提高。在体育集合过程中,学生要以快、静、齐等为基准,快速整理队列,向教师进行问好[6]。而特殊规制,主要是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完成的必备教学任务,且为教学任务完成提供着有力保障。这样的规制,不仅可促进体育教学效率,还可促进培养学生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在分班教学方面应用特殊规制的较多,特殊规制可促进其组内进行分组,分为体育兴趣小组、技巧小组等。
六、结语
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是当下体育教育教学重要发展要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明确理解规制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使学生懂法、守法的形成。并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为学生构建正确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规则与遵守规则,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伟峰.小学体育课堂中规则教育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70-71.
[2]宋皆琦.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7(2):177-177.
[3]刘同习.小学体育自制教具运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
[4]马磊.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2):297.
[5]佟小龙.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190.
[6]司钦如.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8-199.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羊台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