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浅析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2020-09-10邹鹏红

今古文创 2020年8期
关键词:整合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邹鹏红

【摘要】 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迫在眉睫。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等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只有一个地球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93-02

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内容的集成、操作的交互等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正是新时代、新环境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两者的整合开始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既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走天下模式的挑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机。

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主要是以语文学习为主要内容和目标,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到底应该如何整合,整合后可以达到如何的效果呢?在这里我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以教育云为平台,利用网络和学生电子平板为工具,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一些理解与思考。

一、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迅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传统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就是一副彩色的图片,或者由老师口述,效果差也不生动。但是信息技术参与到课堂中,会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习内容制成课件,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巧妙、恰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被激发出来,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我在课堂导入中选取的是一则关于从太空中看地球的视频文件,这些动态的画面使学生仿佛置身真实的宇宙空间,感受到地球色彩、地球四季的变化以及昼夜的更替,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不由地从心中感叹:“地球真美”,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怎么突破“教学重點”和“教学难点”,一直是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备课内容,也是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方向。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无非就是教师口述、板书理解、讲练结合等等,方法单调,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但当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后,便使陈旧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声等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而且还可以突破学科的限制,使语文学科内容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语文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联系,这些都是教师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式的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在这个基础上,突破教学重难点就相比较以前而言就更加轻松、快捷。

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教学难点是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但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生活圈狭窄,让其联系实际,学生可能瞎编乱造、甚至无话可说。但光凭老师的灌输式的“说”、硬性的补充,学生只流于语言上的“听”,感触不深。所以在这个难点的突破上,我则以教育云为平台,借助其中的教学助手软件,并利用教学助手中课前导学功能,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搜集关于地球资源滥用、枯竭方面的资料,并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课发送给学生预习,让他们增加一定的信息储备,然后参与到教学中,就可以做到有“实际”内容可联系。而我也会选择其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信息,如“杀鲸大会”“石油泄漏”等制作成视频并配以音乐和我的朗读讲解在课堂环节中呈现,使得课文中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图片、视频相结合,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这节课的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也非常好,整节课学生学得形象直观,信息技术将内容中的“虚幻”变成了“实景”,这样一来使教学难点随之化解,学生在“整合”中领悟了文章的内涵。

三、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于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学习活动数量和质量的完成,也在于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否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如果仅凭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甚至勉强加上一副插图的话,四十分钟内能完成的学习活动数量就很有限,而灌输式的教学也会导致学习质量的下降,那么课堂效率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如果加入了信息技术到教学活动中,辅助教学,则会大大提高课堂内的容量,从而加快教学的节奏,节省出来的时间完全可以还给学生,让学生做更多能够提高其思维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其能力。

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首先如前面所提到的,我利用教学助手的课前导学发送教学任务和微课给学生,让他们提前有目的性地预习,减少了课堂上重复教学环节的时间。第二,这篇课文属于科学小品文,大量使用了说明方法,怎么去有效率的检测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评价呢?我则在教育云平台下的教学助手软件中,利用在线监测功能提前制作好关于说明方法的检测题,在使用互动课堂上课时,将检测题推送到学生平板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后,互动课堂则会马上显示学生整体的正确率、每道题的正确率,甚至每个题学生的错误名单等等。在短时间内不仅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完成了检测内容,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及时给我反馈,让我也能够及时对学生的检测进行评价。如果回到传统教学中,光印试题、改试题、做错题分析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谈不上课堂效率了,这么复杂的操作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化繁为简、化被动为主动,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和课堂效率。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中学好语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多半是以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举手回答为主,师生互动的形式较为狭窄,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比较有限,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限。而且小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点深恶痛绝的情绪包含在里面,他们更加渴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课堂上能够开展的传统教学活动不仅会更加有声有色,也可以加入一些新的模式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我在本次课中,就课文中的一个问题:“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开展了学生辩论赛,课前将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能移居”与“不能移居”兩队,让他们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形成论据。在课中利用教育云平台下的互动课堂,使用其中的抢答器、随机抽人、倒计时等功能开展了一次精彩纷呈的辩论赛,课堂效果可想而知,非常经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可见经过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模式,还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彰显自我、提升自信。

五、课堂教学与网络无缝对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处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内容,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学生知识储备的有限、教师知识的单向偏科,导致很多语文学科外知识的补充出现了困难,信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个漏洞。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信息资料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且内容丰富而全面,不仅课前可以查阅资料获取,课上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资料,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的无缝对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在本课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查阅地球资源枯竭的资料,在课堂上对于“人类到底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的突破上,直接让学生利用学生平板连接网络,自行查找“生态灾难”的内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对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个疑问,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利用信息技术一步步走下来,不仅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收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探索中领悟人类对地球的伤害,升华主题。

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十分巨大而且非常深刻,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整合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不熟练、理解过于片面;又如很多教师本末倒置,为了技术而技术,生动的语文课变成了技术展示课,没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目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若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完全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工具、重要手段。但其中产生的问题也不由地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道路虽初见成效,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需要继续地努力去探索。

猜你喜欢

整合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