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究
2020-09-10江亚庆
江亚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4-049-02
摘 要;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本篇文章通过对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论述了较为恰当的解决措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身心得到良好的锻炼,还能够更好的体会到体育项目的魅力。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问题;体育教学现状
一、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体质与意志影响教学进度
在中职院校开展相关体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督促学生强健体魄,但是现阶段多数中职院校中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展开的测试,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由于学生们在耐力以及柔韧性方面的表现水平逐渐下降,从而导致其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优势不高,很多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坚持体育运动习惯。除此之外,学生们在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怕吃苦,在意志力方面表现薄弱,这种吃苦耐劳以及顽强拼搏精神的缺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长跑运动时便更加彰显出来。因此,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关落实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学生们对于这类体育锻炼十分抗拒,容易产生畏缩的情绪心理,进而使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
(二)教学形式单一,安全责任重大
首先在开展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同于其他相关教学领域,体育科目的教学内容缺乏教材的辅助。现阶段,能够为中职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优秀的适配教材资源十分稀缺。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其次,体育教学活动不得不考虑安全性问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承受的学生安全压力较大,目前许多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如果在户外运动场上开展体育课教学,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身体的适应程度以及心理活动都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体育教师不得不分担一部分精力在学生可能因为场地纠纷而产生的冲突上。除此之外,还要十分注重体育运动的安全性,任何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身体伤害的突发状况都要提前预测,一旦出现事故,家长的纠缠与问责会让学校承受更多,相应的教师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会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能放开手脚,总是持有顾忌的态度开展教学,只是单纯的保证体育课堂不出现安全事故即可。
(三)学科边缘化,教师动力不足
在我国中职教学阶段,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通常被认为是副科,相较于语数英来说,其受重视程度较低,学校在开展相关评优评先活动,以及职称晋级工作过程中,体育教师都常常会被忽略,得到相关奖项的几率很小,这样的发展现状会使体育教师从内心失去对于荣誉的争取,进取心不断下降,对于相关课程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只有极少数的体育教师能够对其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提前精细备课,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与此同时,学校对于体育课重视程度也不高,在对于学生开展相关体育活动中所应用到的硬件设备无法给予良好的保证,因此,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时常会存在前进动力不足而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现象。
二、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趣味和情景教学贯穿课堂
在中职体育教学课堂当中,要将其与生产劳动进行区分,与此同时还要使学生通过体育内容的教学,不断加强自身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有益运动者的活动。中职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技能有着良好的掌握,同时还要十分注重动手操作劳动技能。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并不具备有专业体育训练的身体素质以及专业体育技能,因此不需要在相关体育课堂中对其展开专业的体育教学训练。体育教师可以适当的将游戏或情景教学与体育课程主要讲授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这种课堂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通过趣味挑战竞赛等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充分掌握本堂课要求的体育技能,这样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对身体进行良好的锻炼。例如,在中长跑教学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设计往返接力跑、障碍跑等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还可以将学生们各个专业的特点融合于其中,对体育活动不断创新。对于汽车维护专业来说,教师可以以汽车轮胎作为教具,为主要训练物体,在此基础上结合中长跑的训练目的,为该专业的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富有专业学习氛围的环境和专业训练需求。
(二)用目标引领教学,做到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其身体素质以及体育锻炼能力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教师在开展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设置相关教学目标,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生在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能力的水平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例如,烹饪专业以及汽修专业等,会更加重视学生在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通常男生人数较多,而对于会计,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则以女生为主。由此可见,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性别比例方面有着差异,进而其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职业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这要求中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充分综合专业差异、性别比例差异以及学习能力水平等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为学生们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注意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首先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接下来再根据每个人,体育能力的差异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这样班级同学便会被分为六个小组,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体育表现良好的小组可以适当加强任务难度,对于能力较差的小组教师应当积极给予鼓励,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构建立体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體育教师在组织中职学生开展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时,应当及时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多元化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充分结合学生自主评价、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这种教学评价体系有效保障了其多元性。与此同时,相关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其结果,同时还要对于其过程给予一定的评价,进而使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不仅能够对相关体育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在其体育技能上也应当有较好的提升。在体育评价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学生其运动负荷以及体育技术的掌握程度、进步程度等充分纳入其中,并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意识以及体育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量化评价指标方面也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自身体育素质水平,将其进步程度作为一项重要考察内容。另外,在对于学生展开教学评价过程中,相应的环节要尽量简化,尤其是要注重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鼓励性评价,进而使其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
相较于同龄人来说,中职学生面临着一定的职业能力考验,且该阶段的个性展现以及价值观发展还处于不是十分稳定的时期。在中职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课堂教学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体育教师在开展相关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将心理健康辅导贯穿始终,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良好的引导,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抒发其内心的压力,进而使其具有身心愉悦的感受,有助于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调节其自身情绪,加强生活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例如,在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适当的引入拓展训练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进行训练,或者是开设瑜伽太极等相关课程,磨炼学生心性,调节其不良心理状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习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同样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更加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加强体育锻炼,学习掌握体育技能精神,不断提高其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本越.浅析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
[2]陈睿睿.中职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9).
[3]单志刚.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快乐体育观念[J].当代体育科技,2019(22).
[4]张洁雯.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7(04).
[5]李乐,马涛.关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培训,2016(02).
[6]王彩虹.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J].亚太教育,2015(30).
作者单位: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