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0-09-10李圣洁
李圣洁
摘要: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提倡“学以思为贵”。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创设情趣点、构建链接点、捕捉冲突点、把握发散点,以此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关键词:思维品质 情趣点 链接点 冲突点 发散点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之一是“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从容思考所学”。新课标的音乐教学理念也强调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往往会被“窄化”或“神化”理解,导致学生的思维单一化、低阶化、碎片化……那么,我们应如何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如何应对当前学生思维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趣点,点燃思维火花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应该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使学生想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故事、图片、游戏等方式增强教学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点燃思维的火花,由参与走向沉浸。
《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一群学生在山谷中与回声对话的生动情景。在教授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一小段动画视频。画面中一个小朋友来到了空旷的山谷,笔者问学生:“他在听什么?”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回声!”“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回声吗?”一个学生激动地举起了手:“我们的声音是会被反射的,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专业的回答使其他学生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如何用人声表现回声,继而尝试模仿。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利用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的强弱、声部的配合,表现人声与回声的呼应。此时的课堂是活泼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将掌握的知识融于音乐感知中,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没有思维的参与,学习便不能算是真正发生。而内在的学习动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构建链接点,提升思维高度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需要形成完整的、有逻辑关系的整体。可如今有些教师过于关注细节,提问细碎、繁多、没有条理,使学生出现思维“碎片化”现象,对歌曲没有整体把握。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认知的源泉。我们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在音乐知识与生活经验、思想及资源之间建立链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层次。
《春游》是一首学堂乐歌,歌词是一首优美的七言律诗。作者带着画家的眼睛去欣赏春天的美景,用看画一般的“平面化”手法创作了这首歌曲。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意境美呢?笔者通过“整体感受—细节分析—整体表现”的教学设计,围绕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歌曲。在整体感受环节,笔者用图片导入,让学生用语言描绘,然后导出歌词、诵读诗词、理解诗意、再次诵读,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作者运用六八节拍、起承转合曲式结构创作歌曲的高明之处。在细节分析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及生活经验来开展学习。如歌曲第一句“春风吹面薄于纱……”,笔者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风景美丽、春风柔和……”“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微微吹过,柔和得像薄纱一样……你能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吗?”学生立刻领悟了,在歌唱时突出了“薄”字。在学习“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时,笔者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夕阳图,并配了稀疏的钟声,学生的思绪飘向了远方,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教学中,将问题结构化,注意问题间的关联,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思维碎片化。通过欣赏图片、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等方法,让学生深刻地感受歌词美、旋律美,进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可见,构建链接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三、捕捉冲突点,挖掘思维深度
良好的思维应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的思维处于“低阶”状态,缺乏自主思考。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在教学中利用冲突,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质量得以提高”。在这样思维层面的冲突中,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探究、质疑、反思,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
《牧羊女》是一首捷克民歌,其中一、二乐句相似,二、四乐句相同,第三乐句前半句和后半句相同,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曲式结构。歌曲学习本身并不难,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在歌曲处理环节,笔者并没有标上力度记号,让学生按要求演唱歌曲,而是启发学生:“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用怎样的力度表现更为合适?”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相似的第一、二、四乐句用p的力度表现,第三乐句用f的力度表现。”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我觉得第一乐句用p表现,第二、第四乐句用mf表现,这样更有层次感。”“你处理得更细腻了!”听了笔者的肯定,学生分析得更细了:“第三乐句前半句用f,后半句用p。”学生用歌声尝试之后,觉得有了对比,歌曲更好听了。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歌曲处理后的演唱使音乐形象更生动了。
忽视批判性思维,只注重“统一”的教育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单一化的思维。我们要善于捕捉冲突点,引导优劣评判,优化思维,促使学生在探究、反思、辩论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把握发散点,拓展思维广度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的重要保证。我们需把握发散点,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借助发散性思维,寻找解決问题的突破口,由此提高学生思维的应变性和灵活性。
《小螺号》是一首由付林作词作曲的儿童歌曲。为了揭开作曲的神秘面纱,笔者在教学设计时结合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作曲也是有规律可循、有章法可依的。首先,笔者让学生观察第一乐句:“哪两个音重复最多?”“6和3。”“对,这是作者运用了重复的创作方法。”学生很快发现第二乐句运用了同样的方法。笔者顺势启发学生:“你们再仔细寻找一下,歌曲中还运用了哪些重复的方法呢?”很快,有学生发现第二乐段中一、二、四乐句的节奏也是重复的。由音的重复关注到了节奏的重复。在同学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更开阔了,他们又发现歌曲结构是ABA,其实第三乐段也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在拓展环节,笔者补充了斯洛伐克歌曲《跳吧,跳吧》第一乐段的旋律,引导学生发现这也是一种重复,前面分析的例子是完全重复,而这首歌曲中的几个乐句是变化重复。
教师经过精心预设,抓住“重复”这个点,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一个概念形成完整把握,既明确其内涵,又了解其外延,在发散思维中逐步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心创设思维的情趣点,构建思维的链接点,捕捉思维的冲突点,把握思维的发散点,让学生享受学习,智慧学习,“让思维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李传庚.从学习场景到场景学习[J].江苏教育,2017(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