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体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0-09-10王春华刘超
王春华 刘超
摘要: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形势总体并不理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和指标,必须对接市场需求,培养合格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是高職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协同;高职院校;社会体育
一、研究背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安排进行部署和规划,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积极性被激发,健身运动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带动了体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与体育健身密切相关的专业,社体专业的就业情况却普遍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高职院校来说,以就业为直接目标,为了改善就业情况,就必须要正视用人单位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培养这样的人才?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要改变,要打破传统的校园藩篱,引入其他办学主体。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应运而生。
校企协同育人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这一模式融合了学校、企业、市场、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因素,能够做到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校企资源。这一模式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成功。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双元育人的政策也陆续出台,例如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及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二、社体专业就业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社会体育专业总体就业形势不佳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理念引领下,体育锻炼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人们也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和消费。《纲要》提出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体育人口,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达到4.35亿人。据《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中国体育产业报告统计的数据,早在2016年,这一数字就已经达到了4.34亿。可以预见,体育和健身产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在体育产业呈现出大好形势,人才需求潜力巨大的情况下,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就业率总体偏低。社会体育专业曾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一方面,体育健身行业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原因剖析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大于求。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体育健身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行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分化和细化程度不高,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与此同时,近年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数量增加,除了体育类院校,许多综合性院校也都设立了社会体育类专业,市场人才已经饱和。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社体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1]。社体专业的就业领域本身很广,除了传统的学校体育、健身指导,还包括社区体育、体育赛事的筹划等相关产业,但目前毕业生大多都是从事前者。因为其他相关行业和领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意识能力和素养要求较高[2]。
(3)各地就业形势分化。社体专业的就业状况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差异性较大。在经济发达地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体育服务业占据比例比较大,对社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多。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需求也相应较少[3]。
(三)高职院校社体专业就业特点
虽然社体专业总体就业情况不尽人意,但是高职院校社体专业却呈现出不断向好的特点。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社体专业在学历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但是在就业方面,高职院校社体专业更具优势。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2018年第一次被列入就业绿牌专业,并且在2019年、2020年继续被列为绿牌专业,所谓绿牌专业,就是指就业率指标较高的专业。但是,社体专业从未被列入到本科的绿牌
专业。
三、高职院校社体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一)校企协同模式贴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与本科相比,高职院校的特点就在于专业性强、就业率高。为了改善社体专业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发挥特长优势。对于培育人才,用人单位的需求就是最直接的标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只有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才能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教育价值[4]。在这一方面,校企协同是典型模式。
校企协同模式中,企业在合作教学中为学校提供资本、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将最新的体育产业讯息融入教学,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人力、师资等资源,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提前适应企业和社会,锻炼实践能力,或者直接解决就业。这一模式整合了校内与校外的资源,实现了设备和技术上的互补,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带动企业发展,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这是一项多方共赢的举措。
(二)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具体措施
(1)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性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强化课堂外教学,发挥企业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的主体作用。在建设企业实习基地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参与式”培养,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学以致用,而不能只是“参观式”实习。对社会体育专业而言,在健身房等实习场所,实习人数不宜过多,要保证学生亲身实践,而不是参观考察[5]。在建设校内体育健身实训基地方面,要注重实用性。要从整体设计设备配置和运行流程方面着手,提高建设标准,既就近服务教学科研,也能满足企业的人员培训等实际需求[6],把基地真正办好办活。
(2)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实地调研指导和操练,实实在在的学,丰富实践经历。《方案》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每年至少要安排有1个月的实训时间。其次,要让企业的专业人才走进课堂,通过聘用为兼职教师、设立产业导师制度等,给学生授课和实践指导,实实在在的教,提高教学指导效果。完善教师的评价奖励机制,发挥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合理、科学的共同培养模式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核心。为了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做到产教融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评价机制都要进行改革和优化[7],对现有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借鉴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工学交替制,学生分配时间,有时在学校上课,有时在企业实习;工读轮换制,学生分为两批,一批在学校,一批去企业,定期进行轮换;订单培养制,学校按照企业要求招生和培养,企业负责解决就业。具体采用什么方式,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点,并根据实际效果作出
选择。
四、结语
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一条符合高职院校特别是社体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路子。当前,校企协同育人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实践阶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作不够紧密、效益没有充分体现、没有形成长期合作机制等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但是,这条多方共赢的道路注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薛振东.新时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108–109.
[2]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25–1327.
[3]张帆,初立伟.基于“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体育大视野,2018,8(1):204–205.
[4]刘泽林,王世斌,程洪玲.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8(25):180–183.
[5]高恒宇.校企联合培养在巢湖学院健美操专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7,7(14):78–79.
[6]刘远海,李倩.就业难背景下高校社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C].Proceedings of 2016 EBM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EBMEI-EIM 2016):221–225.
[7]邹学亮,陈亮,林斌.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体育世界(学术),2016(03):126–131.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AGZ18020);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弘扬核心主义价值观名师工作室(辅导员)项目(Szzgjh1-2-2018-30)。
作者简介:王春华(1987—),女,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