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简单课堂”探究

2020-09-10姚敏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姚敏

摘要:“简单课堂”是真实、自然的课堂。“简单课堂”追求简朴本真,教师以严谨与尊重的态度,使语文清爽纯粹,而又充实丰盈;“简单课堂”彰显简约大气,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环节风行水上,教学手段返璞归真;“简单课堂”体现简洁明了,教师牢牢抓住语文教学最本真的东西,删除一切干扰文字、弱化文字功力的内容与形式。“简单课堂”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在“语”和“文”二字着力。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简单课堂

说到“简单”,不由得想起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的一句话:“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教学亦如此,淘去喧嚣、浮华,留下真实、自然,以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成长与进步,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一、简单是“天然去雕饰”——简朴本真

特级教师黄厚江曾说过:“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都是简单的。但这个简单不是‘看山就是山’的简单,而是‘看山还是山’的简单。”黄老师在著作《预约课堂的精彩》中谈到的“加与减的艺术”“多与少的艺术”及“取与舍的艺术”,都围绕“简单”,从不同角度阐述语文课的教学原则及方略。名家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能游弋于一个单纯、真实的语文世界,进行阅读、交流、书写、表达。

我始终记得于漪老师执教《晋祠》的经典片段:课堂伊始,于漪老师从听写《中国名胜词典》“晋祠”的条目入手,从正确书写到规范标点,一一强调。做好这些后,于老师引导学生把听记后的五句话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对应起来,让学生对比这两篇写晋祠的文字,思考其中有哪些不同之处,哪篇文字写得更好。在于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发现,词典里的文字只是对晋祠的简单介绍,而课文将描写和说明相结合。一个简洁,一个全面;一个平实,一个有美感。二者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是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决定。词典供人翻检,介绍须要言不烦;文章给人美的享受,所以在说明的基础上要进行描述。

这是一堂简单、干净的课,没有华美的教学形式,没有纷繁的教学环节,没有出奇的教学手段,它从学生出发,紧紧围绕着文字、语言勾连纵横。学生在细致的比照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不同的文字世界。这里流淌的是语文本身的动听旋律,是“语”与“文”的交融。

这又是一堂饱满、丰盈的课,于老师以对语文的严谨与尊重态度,使这堂课朴素纯粹,却又绚丽多彩、精彩纷呈。它带领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轨道,鼓励学生养成潜心文字、深入阅读的良好习惯,唤醒学生质疑、辨析、研究、反思的意识。

二、简单是“不蔓不枝”——简约大气

关于“简约”,有大家早已为它下了定义:“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简约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认真梳理章节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储备的基础上,大胆舍弃那些流于形式的冗枝、旁枝,让教学的绿树向着更高、更远处蓬勃伸展。

特级教师李凤老师主张的“无痕语文”,给简约的教学带来新的诠释:“无痕语文”的教学艺术就是尽可能地隐藏教学意图,淡化教学痕迹,利用亲和氛围、语调色彩、人格魅力等诸多外部因素,在伙伴化关系、生态化情境中,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

我曾有幸聆听过李凤老师执教的《松鼠》一课。课堂上,李老师带领着学生快乐地徜徉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朗读、品味、辨析、交流。她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享受语言文字的滋养,从中去探寻、发现;她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将源头活水引入课堂,搭建起文本与生活的绿色桥梁;她鼓励学生带着审视的目光,去思考、质疑、挑战,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语文品质。

她扎扎实实地做着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事情,分析一个字形,摘录一个字义,咀嚼一组词语,品味一处修辞……探究“矫健”时,她结合汉字造字法,讲解“矫”的本义是“把弯曲的箭弄直”,帮助学生理解“矫健”的意思;体会“玲珑”,她请学生寫出几个带“玉”旁的字,借美玉感受松鼠姣好的面容。她的课堂书声琅琅,有理解内容的悟读,有体会语言特色的重读,还有搜索信息时的跳读;她的教学立足文本,她提醒学生查看注解,启发学生注意细节。她与学生一起在语言文字的田野里精耕细作,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哗众取宠,始终在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刘铁芳教授说:“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正是简约之境界。简约的目标让终点清晰明确,简约的环节让课堂风行水上,简约的手段让教学返璞归真。削去冗繁,课堂才会清新、自然、真实。

三、简单是“淘尽黄沙始见金”——简洁明了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公开课,执教者极力避开“单薄”“寒酸”之嫌,让45分钟的课堂去承载太多的使命。学习一篇文章,既要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又要理清情节结构,赏析好词好句,学习写作手法,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还要向课外延伸。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在疲于奔命,每到一处只能是蜻蜓点水,无法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些许印象。

我曾观摩过一堂《狼》的公开课,执教者的教学目标如下:①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②积累重点文言、虚词;③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④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斗争。而同样一堂课,有老师只将目标定为四个字——“读通、读懂”。去除冗杂,仅存“清瘦”简明。

这让我想起宁波高级中学张悦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整个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为探究话题,在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看文字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一堂课中,没有华丽绚烂的课前导语,没有步步紧逼的满堂提问,整堂课自然流畅,充满了师生智慧碰撞的灵动。

老子曾经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繁杂的教学环节,挤占的是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扼杀的是课堂无法预料的精彩。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迷失自我。

公开课上那些唯美的图片、曼妙的音乐、生动的表演,这种表面的浮华往往对文字形成干扰,弱化文字的功力,使语文课丢失最本真的东西。

当然,简单不是简陋、单薄。教学中的任何取舍、增减与替换,都要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根据语文的课程目标,遵从语文的学习规律,沿着语文学习的基本路径,于“语”和“文”二字着力。相反,那些只教“内容”,只教“语言”,只教“考点”的课,只属于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

潘新和教授这样阐述语文教学的使命:“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让语文课洗去铅华,回归本真,追求简单,矢志不移地引领学生在语言的滋养中成长。它需要教师有运筹帷幄的底气、纵览全局的大气以及删繁就简的灵气。

参考文献

[1]黄厚江.预约课堂的精彩[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2]李凤.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