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革新研究

2020-09-10徐荣强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革新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徐荣强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令许多教师头痛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期,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就如何革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革新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革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小学课堂多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枯燥,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与兴趣也得不到激发。而现代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革新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传”,学生负责“受”,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逐渐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究符合学生喜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从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现有的工具画圆,方法不限。教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每小组人数为四人,最终找到画圆方法最多的小组可获得相应的奖品。学生兴趣高涨,快速融入小组学习中,不断探讨画圆的方法。有的学生直接借助圆规画圆;有的将圆形杯子放在白纸上,沿着底边画圆;有的利用圆规的原理,将一根绳子绑在一根铅笔上,将铅笔固定,立在白纸上,将绳子的另一端绑在另一根铅笔上,然后进行画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肯定学生画圆的方法,进行鼓励性评价,并给予获得第一名的小组奖励。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探究期间不断积累知识,获得成长。简单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采用游戏方法

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爱玩、爱闹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课时,教师可借助转盘来进行游戏教学。课前,教师可制作一个转盘,转盘有四个区域,每个区域覆盖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6、1/3、1/3、1/6。其中,1/6区域的转盘被涂为黄色,1/3的转盘被涂为紫色。当指针指向黄色时,学生胜出;当指针指向紫色时,教师胜出。教师让学生对这个游戏的公平性进行判断。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速度。

3.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得到小学生的认可,使所学的知识更易被小学生接受。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情境教学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可能性”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展示一枚硬币,并提问:“若我将这硬币丢在桌上,哪个面会朝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马上就会给出“两面都有朝上可能”的答案。接着,教师可继续提问:“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可能性一样大”,即概率为1/2。然后,教师再拿出一枚骰子,通过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掷到任意点数的概率均为1/6”的结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情境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期间,教师若只通过一种方法开展教学,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识,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举步维艰,很难听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教学。在分组期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并进行针对性教学。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分组,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竞争中成长,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5.运用小组合作

自新课改实行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趣味性教学为基础,以传统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設置资料员、发言人、协调员以及记录员等。此外,教师可明确奖惩机制,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给出相应的奖励与处罚,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相互交流的一种双向沟通方式,因此,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融洽、协作的课堂氛围。

6.精心设计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与教学方法有关,还与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后作业这一环节。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融入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物,如有趣的图表、动画或者表情,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保证学生将知识点学牢、学实,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7.注重课堂评价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其鼓励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激励。比如,在学习“倒数”时,教师可先给出一组习题:“计算6/5×5/6,4/3×3/4,2/5×5/2的结果。”让学生解答并总结规律。学生会给出“结果都是1”的结论。教师可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然后引出倒数的概念,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接着,教师还可以追问:“从以上的例子,你们还能想出什么数与什么数互为倒数吗?”此时,学生会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倒数的认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智慧,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教学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化“苦学”为“乐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德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 J].华夏教师,2019(31):64.

[2]郑文灶.渗透思想方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J].小学数学教育,2019(Z3):59-60.

[3]陈华忠.小学数学核心问题的提炼与探究[ J].教育科学论坛,2018(01):20-22.

猜你喜欢

革新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复旧运转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