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勤育人”的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研究
2020-09-10付亚保
付亚保
摘要:“后勤育人”在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中具有“多样性、持久性、广泛性、实践性、互动性”的多重优势。研究分析了高中“后勤育人”工作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从形成育人合力、树立模范典型、提高自我管理三方面指出了加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中生 后勤育人 社会能力 培养
一、高中“后勤育人”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
高级中学是青少年走向高等院校或者踏入社会前的重要阶段。高中教育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一方面也要表现出显著的“育人”功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综合育人机制,是高中教育的根本保证。在这个保障机制中,“教书育人”是主线,“管理育人”是手段,“服务育人”是条件,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服务育人”的核心就是“后勤育人”。简单来说,“后勤育人”是指后勤工作者凭借优良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涵养,对学生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后勤工作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优异的工作表现和高效的保障服务,可以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社会能力”一般包括与他人交际、合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遵循指导、积极完成任务的能力,自我认识与管理能力等。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是适应社会环境、培养社会能力的重要时期。高中教育要抓住这一敏感时期,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从而避免如沟通障碍导致的高中生孤僻,自控能力太弱导致犯罪行为,心理脆弱导致消极堕落等问题。后勤工作具有社会性,在“后勤育人”中渗透“社会能力”的培养具有天然的优势。
二、“后勤育人”在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中的价值
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精神
后勤工作者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讲授知识,但他们用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全面细致的服务和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来保障服务工作,对学生认真的态度以及走向社会后的良好职业素养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后勤工作者来说,“身教”大于“言传”,他们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正确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工作法则。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
后勤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实操性”强。“后勤育人”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后勤服务工作,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劳动的真实场景,不断提升社会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是一个包含“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后勤育人”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强化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第二课堂”。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控能力与坚韧品格
“后勤育人”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勤教育工作者遵循后勤管理“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可以引导学生文明用餐、节约用水、安全用电以及规范使用各类教辅器具,遵循社会规则、提高社会公德、提升纪律观念、强化自控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朝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后勤育人”的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现状
1.师资队伍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
高中“后勤育人”工作,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对“后勤育人”师资队伍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后勤工作人员结构老化,管理体制落后。突出表现在:一是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育人职能认识不到位,自身的育人意识非常淡薄,将自己的工作目标仅定位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实际工作”,对学校的“育人”工作缺乏主动参与性;二是学校领导对后勤工作人员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没有完全依据每个工作人员的优势与特长安排工作岗位,有些后勤工作者工作消极、倦怠,影响了“后勤育人”工作的开展。
2.缺少沟通渠道导致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无法全面展开
就目前来看,高中后勤育人工作與学生之间缺少一个好的沟通渠道,致使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不能全面展开。这种情况凸显在:一是学校没有建立起后勤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多学校管理者对“后勤育人”概念认识迷惘,没有真正理解后勤工作中蕴含的“育人”功能。二是后勤育人工作者在服务工作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很多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观念,重视常规性的“分内”服务工作,忽视特殊条件下“分外”保障工作;重视“物质上”的服务工作,淡化“精神上”的服务工作。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无法全面开展。
3.软硬件设施不均衡导致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环境失调
新时代的高中育人工作,必定是“全员育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更加广泛的社会角度来看,学校既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是学生在学习之余,挖掘生活乐趣、追求生活价值的重要场所。因此,要确保学生社会能力的高效培养,必须依附于协调、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但是,目前高中后勤工作在环境建设中广泛存在“重视校园景观建设,轻休闲娱乐设施及医疗卫生条件建设”的问题,过于注重维护信息公开的表层,却淡化了信息公开的深度与透明度。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失调,也是阻碍学生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基于“后勤育人”的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创新路径
1.提高对“后勤育人”的认识,形成社会能力培养的合力
后勤工作是高中学校“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重要载体,要加强高中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必须将“后勤育人”摆到突出的位置上。学校管理者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探索后勤工作育人的职能与内涵,全面整合后勤育人的人力资源,确保其在推进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工作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学校要努力提高“后勤育人”的意识,明确后勤服务人员肩负的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职责,要将后勤工作地位提高到与教学工作齐头并进的“平等地位”,增加后勤建设的资金投入,赋予后勤工作者更多发挥育人功能的空间,形成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全员合力的育人大环境。
2.“后勤育人”工作者为学生树立模范劳动者的典型
高中学校“后勤育人”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自信,深入理解自身工作的价值,努力在实践中身先示范,为学生树立起模范劳动者的典型形象。“后勤育人”工作者一是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正确审视自己的衣着妆容、举止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工作中待人要真诚友善,与同事相处要和睦共融,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施以援手,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教育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二是要努力提升育人管理能力。“后勤育人”工作者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一套科学先进的、令学生信服的管理方法。三是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努力提升服务的质量。“后勤育人”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增强其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不断促进社会能力发展。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在人文关怀中强化社会能力培养
后勤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我管理校园的目标。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发端,也是提高其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学校后勤工作者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校园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实现自我管理目标中强化社会认知、丰富拓展社会经验、提高社会能力。另一方面,后勤工作者要发挥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管理校园的制度,约束自身行为。通过不断完善后勤工作介入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比如,后勤管理者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走访孤儿院、养老中心等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社会能力夯实基础。
4.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有效衔接,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高中“后勤育人”可以积极对接课堂教学,也可以与学校内部的各种社团活动互动合作,凭借多种途径切实发挥后勤工作促进高中生社会能力功用。一是将“后勤育人”工作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思想意识。思想认识,一般指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程度与方式;思想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呈现的思想观点、意志品质、行为态度等思想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社会行为,树立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学校后勤工作者,必须主动配合、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解析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激发、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二是要积极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密切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校园活动的保障工作。一般来说,校园活动的组织方主要有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运动会及各类知识竞赛等。后勤工作者通过参与组织此类活动,可以有效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与社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学生的专业化特长培养,引导学生实现优势发展。在组织、开展、保障各类文化、科技、体育、艺术活动中,积极引导學生发展自身爱好及特长,努力彰显个人优势,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后勤服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切实发挥正面向导作用,在协调场地及物资设备供给、做好后勤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给予学生适当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指导,确保学生在愉快、安全的氛围中,顺利参与各项校园活动。
高中生社会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的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必须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高中是我国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时段。为了高中生未来能更好地立足社会,高中教育在社会能力培养方面必须加强创新和突破,切实发挥“后勤育人”的实践功能,这是高中学校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