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涯规划引领学生和谐发展
2020-09-10付桂军
付桂军
摘要:目前我国高考制度在不断进行改革,新高考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以及创造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中学校应积极地将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纳入教育教学范围,这样可以为高素质人才的下一步培养做好准备。同时,学校还要建立高素质的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安排相应的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涯指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培养提高 高中学生 生涯规划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早告诉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系统的讲解以及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蓝图,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本文试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策略做出研究分析。
一、生涯规划教育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选择
新高考改革在内容、形式、要求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改变,高考考试招生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从前的高考一味追求分数成绩,而现今的高考更加看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考试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在以前的高中教育中,学生在高中二年级需要选择学习文科或者理科,并以此决定高考的考查科目。但是现在,学生可以在基础必考科目之外的学科中任意选择三门学科,组合学习。学生可以在选择科目过程中,参照自己的兴趣与学科优、劣势自行选择,这一重要选择考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生涯规划能力。参照大趋势的发展,高校的招生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更多的院校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广泛的人校途徑,采用了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等新的招生方式。这表明,各个高校更加看重人才的创新创造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人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素养,更愿意接受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除此之外,高考试题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机械记忆的试题内容分值减少,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加需要思辨性思维的开放性试题。
所以,在高中教育当中及时加入生涯规划教育是必然趋势。生涯教育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规划安排能力,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生涯规划指导的原则与实践
在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学需要遵循几个重要基本原则,保证教学的标准和质量。教学内容应该服务于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益,以学生的基本需求为根本,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正如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培养育人要因材施教,就像种花木一般,要对不同品种的植物给予不同的浇水和施肥,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实现教育的个性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要针对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都能从课程中获益。教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和能力不是一下就能培养形成的,不能急于求成。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理念,培养他们的未来规划意识,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早日明确自身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方向、有目标。尽力让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明确自身优劣之处,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因为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宽度以及对于社会的了解情况都会发生变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学重点也应该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1.培养高素质的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
建立高素养、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生涯规划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生涯规划为一门新的课程,它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久,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广大教师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搜集书籍资料,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结合国内高中学生实际情况,对其灵活应用。教师团队首先要对国家新高考政策有一个由内而外的、深刻全面的认识,从考试试题改革、考查方式改革、高校招生政策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刻分析和细致了解,随时关注高考发展趋势与动向,及时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请专业讲师到学校进行实地辅导,聘请权威的专家对教师进行生涯规划理念指导,让教师学习怎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了解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学校可以定期请心理专家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挖掘自身潜力的方法。只有教师熟练掌握了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和专业。
2.构建生涯规划校本课程
高中生涯规划教学指导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发展、成长的生涯规划方案。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应该包括模板和阶段两种划分标准,按照不同模板和不同阶段来划分该领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建立生涯规划校本系列课程的框架结构。
可以将高中生涯规划分为四个基本部分,按照这四个部分划分教学的侧重点。
第一个部分为正确的自我认识。这一板块的教育目标是教会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能够有一个全面且清晰的定位。这在生涯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个人基本情况,才能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
第二个部分为合理的自我调整,这一板块的目标为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尝试的良好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涉及生涯规划的责任意识。
第三个部分为自我生涯规划板块。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发展历程,进行自我生涯信息测评,参考借鉴实际案例,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慎重考虑,确定自己的生涯目标,构建未来发展蓝图。
第四个部分是梦想实现策划。这一部分的侧重内容是向学生展示成功案例,为其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案例,鼓励学生为梦想拼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导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态度。教师还要教导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梦想迈进。
3.建立生涯规划的选科指导模式
新高考改革中,自主选择高考科目的组合搭配成为重要改革措施,随之而来的是编班制度从以前固定班级制度到现在走班制的必然变化。选择合适的科目进行学习是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考验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选择能力。在这一部分,生涯规划课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教师要掌握帮助学生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技巧,遵循几个重要原则: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自身兴趣、个人特长、所擅长的领域等几个重要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卷,让学生进行填写,从而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特长和不足之处。其次,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职业走向进行分析探讨,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和与就业相关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参考。最后,应该充分考虑高校的考查要求,结合大学专业的选择确定科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基于以上几点进行高考科目的选择,结合自身生涯规划,选取最适合自己的科目进行学习。
4.建立生涯体验与拓展活动体系
生涯规划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可以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这样的相互融入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促进良好品德和能力的双重发展。学校应该鼓励支持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社团以及各类活动,让学生在工作与活动中进行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将各类学习任务与丰富的活动相结合,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例如,可以举办校艺术节、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交流会等各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众多领域当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培养自身兴趣爱好,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和提高。
三、生涯规划指导的平台构建
1.高中与高校衔接平台
高中生都面临高考这一重要关卡,平时都会密切关注各高校的招生情况。高中学校应该加强与各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更新发布各高校的招生政策信息。学校可以请高校招生办的教师为学生介绍大学的各类专业、招生要求、专业设置、就业情况等,帮助学生建立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加深对于高校的认识,明确自身发展目标。高中学校还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如努力打造优生生源地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升人理想的大学。
2.学校与社会资源合作平台
学校也应该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单位,与之加强合作。可以指导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调研,调查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薪资情况、行业满意度等,让学生了解更多职业的相关内容,建立对工作岗位的初步认识。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讲座,与高中生面对面地谈谈自己在大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等的经验和体会,为在校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以及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学生早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向正确的方向积极努力迈进。
3.学校与家长建立共教平台
要努力建立学校与家长共教平台。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搭建与家长的交流平台,双方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加细致准确地了解每位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和状态,共同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挖掘自身潜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齐心协力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新的高考招生政策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全面發展,完善的自我生涯规划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素养的前提。高中学校应培养高素质的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安排相应的生涯规划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同时,高中学校还要与高校、社会资源、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合理构建人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