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0-09-10张莉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农村

摘要:近年来,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培训和指导、强化监管等措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势逐渐显现,农村三资管理要求更高,需要通过理论再研究、实践再探索,进一步规范管理,从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本文基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现阶段主要做法,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资产管理

一、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现状

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辖6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其中2个城市社区)。截至2019年12月底,区(街)村级集体经济账上共计货币资金15934万元,房屋建筑物45028万元,其中经营性房屋建筑物25730万元。201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1562万元比上年增15.56%,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房屋租赁收入5490万元占村级经营性收入66.06%。

目前资产管理的主要做法包括:

(一)制定管理意见,做好宣传培训

1、制定管理意见,加强业务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村级资产管理的调查研究,征求多方面意见建议,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管理意见和措施,各村社对照规范化要求有条不紊地操作,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2、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区(街)经管站工作人员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法规,不断学习农经、财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对村、社区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经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益。

(二)规范账务处理,严格票据管理

1、在记账过程中严格审核凭证的规范性、开支的合理性、审批的程序性,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支出票据写明用途,经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后方可入账。

2、全面开展村级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和使用村务卡工作。2019年3月1日起,各村全面实行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和使用村务卡工作。出纳通过申请扫描上传原始凭证,由代理会计审查、村监委会主任审核,限额以上由区(街)经管负责人联审、分管领导复审,最后由村财务负责人审批,3-12月共完成网上审批业务4288笔,支出金额 22738.25万元。严格按照使用村务卡的要求,取消村级日常支出“备用金”制度,统一缴回村现金支票,各类支出除按规定实行转账支付外,原则上使用村务卡结算,实现村级支出“非现金支付”的目标。

3、严格按规定购领、开具、结报、核销统一收款收据。在收款收据领用登记台账中及时、逐笔登记购入、领用、核销情况。要求各村(社区)按规定开具票据,并按照票据开具款项内容金额逐笔按月向代理会计结报,街道工作人员将结报单与收据存根联核对,核对相符后予以核销票据。2019年共核销村级票据10250份,未发现违规使用票据现象。

(三)定期清产核资,加强资产管理

1、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清资产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定期组织对各村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影像存档,对经营性合同进行登记并汇总。摸清家底后,各类台账、登记等内容统一进入系统。在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等管理模块中,详细登记每项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经济合同的收款、兑现等情况,切实做到账目清、底子明。

2、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加强租赁合同管理

(1)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区(街)于2014年11月份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分中心,要求所有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都要进平台实施,村级组织不得自行交易。每年对村级所有经营性合同进行排摸,通过认真梳理定期关注到期合同,对即将到期合同要求各村提前三个月申请,办理产权交易,做到不漏报、不过期报。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实行公开招投标、公开协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2019年区(街)共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合同总数256宗,平台成交总金额4689.22万元,到期合同租赁价格增长率达16.66%。

(2)专人负责管理合同,实施系统监测预警。一是落实各村专人负责管理合同,包括产权交易申请、合同台账登记、租金的收取、资料归档等。二是做好日常监管,对各村社到期租金实施系统监测预警,收款日提前1个月亮蓝灯、提前15日亮黄灯、逾期不交清亮红灯的警示提醒,及时通知各村并落实处置。

3、强化村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规定各村只设立一个基本账户,对于需开设辅助账户的村,要求经股东(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区(街)审批后方面开设,并规定最多只允许开设两个银行账户。出台村级集体组织资金竞争性存放实施细则,在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将村级闲置资金全部实行竞争性存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9年存放资金新增12笔涉及5050万元,年度利息增收200多万元。

(四)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监督检查

1、加强业务指导

在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下村、农民信箱、网络工作群、电话通信等形式,指导各村社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业务会议,掌握工作进展、动态和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困难或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同时为各村社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和研究,汲取好的经验和做法。

2、强化村级财务监控,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1)加强财务网络系统的监管。每月定期对各村固定资产台账进行检查,不定期对资源及经营性租赁合同的更新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及时联系村更新系统数据,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三资监测系统中亮红灯、黄灯、蓝灯的报警项,如合同未续签、资产资源未关联、合同未收款等,要求各村进行原因分析并做出说明,通过审核后进行“灭灯”。2019年度共处置各类报警项491项,其中未续签合同处置110项,未关联资产资源处置186项,合同未收款处置52项,单笔现金超标143项,报警项处置率100%。

(2)做好农村审计,落实审计整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三年一轮审,三审审三年”制度,对重大投资项目采取“一项目一审”。根据审计报告,街道办事处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审计整改意见,要求各村按照文件要求及时加以整改和落实,对审计出的问题,认真规范处理,发现严重违纪问题,及时交相关部门负责处理。

二、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债权债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由于村干部承担的工作量大,无专人管理债权债务,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少部分村主要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三年换一届,有着“后任不理前任账”的观念。由于对债权债务的管理不够重视,债权债务拖的时间往往比较长,旧账不及时催讨新账又接踵而来,随着时间的沉淀很容易形成呆账、死账,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村级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财务管理制度部分执行不严

一些村还存在小额白条支出现象;从报销票据审批时间看,少数村部分支出存在先支付后审批现象;缺少对在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如完工项目未及时结转,工程完工后由于未及时办理财务竣工结算手续,导致在建工程、专项应付款、一事一议资金等科目余额庞大,甚至一些村资产已出租该资产尚挂在建工程科目,未能真实的反映村实际财务状况。

(三)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地,一旦落地资金缺口较大

1、用地指标难以落地

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决定性因素。一些村虽留有建设用地指标,但因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原因,部分土地还没有得到规划落实,使集体经济缺少了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

2、规划建设用地资金投入压力大

近年来,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村级支出也相应增加,主要是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历年来资本累积有限。建设用地指标如能落地,经济薄弱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付都成问题,而经济相对较好的村通过资金筹措支付前期费用后,还有大额的工程款等需要支付,资金投入缺口也很大。一些村为了保证村级组织正常運转,只能将项目暂缓实施,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资产管理队伍薄弱

乡镇农经员、代理会计人员配备不足,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管理、调研和创新。代理会计平时做账认真负责,但在年底凭证量极多,由于工作量大个人的承受能力有限,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质量。村里很多的报账员非专业出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资产管理经验不足,再加上身兼多条线,资产管理流于应付形式。农村资产管理队伍稳定性较差,常常是随着换届而发生人员变动。

三、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村级债权债务的管理

加强各类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特别是对账龄在三年以上的债权债务,在认真分析后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对确因无法收回的款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意见,经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予以核销。在清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纠纷,可选用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甚至司法解决等各种法律手段,以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如对村级资产资源的租金应提前收取,先收后再使用,对于欠交的租金要及时催讨,经催讨后一个月内仍未付款的,建议走司法途径。

(二)完善制度,长效管理

制度的完善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要针对村级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认真总结,深入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强化培训和督查

加大培训力度,根据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总体要求和部署,组织开展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业务培训。每年不定期组织村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将村级财务管理纳入年终对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不定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检查,对照管理制度要求及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整改。

(四)强化政策引领,创新发展机制

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毗邻城区,区位功能明确,地缘优势明显,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结合“整村清零”和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盘活用地指标。通过上下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政策引领,进一步探索实施飞地抱团、村村抱团发展机制,按照“有地出地、有资出资、联动开发、合作共赢”的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营性物业,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能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农村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中发挥着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 任务重,责任大,要 求高。要明确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机构,充实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根据乡镇农业人口和工作量配备专职农经员。根据村数量和人口统筹配备财会专业人员,承担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工作。村级三资管理人员建议进村三副班子,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朱新山,姜淑红.规范村级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探讨[J].江苏农村经济,2016(5):56-57.

作者简介:

张莉,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政务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