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投融资思路探析

2020-09-10程丹罗天勇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程丹 罗天勇

摘要: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还处于期初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化,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有其制约性和局限性。为实现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利用和挖掘产业特色探索投融资新思路,实现多种投融资形式的有机组合,对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满足森林康养项目主体的投融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外源融资

一、森林康养产业融资发展现状

金融是实现未来现金流的一种统筹和规划,是产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支持条件,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15年12月由国务院设立、财政部牵头的中国政企投资基金,项目总投资8000亿元,投资领域涉及森林康养产业链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建设、科教文化、健康养老,游憩旅游、环境保护等。2017年6月15日,发改委与国开行签署《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安排不低于15000亿元的融资资金,重点支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该协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初期资金短缺的困境。近年来,我国林业投资额稳步上升,对于征集林业用地的森林康养基地,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享有的各种林业补贴、抚育、保险等补助资金逐年增长。2018年,全国林业投资额4817亿元,其中重点用于造林抚育与森林质量提升等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国家资金投资达2432亿元,同比增长7.67%。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财政专项资金和部分社会资本的注入,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森林康养产业的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资金来源主要以政策性资金为主,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的筹资瓶颈必然会成为制约其发展一大阻力。本文将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其投融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财政资金依赖性强,投资资金总量有限

森林康养产业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总量的不足及投资方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了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现阶段存在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及过于依赖国家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等问题。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增长机是制约森林康养产业后续各个环节联动发展的阻力之一。

(二)融资渠道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范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和产业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尚不成熟,致使康养项目企业向外融资的综合实力及砝码得不到有效提升和保障。期初森林康养产品开发费用较高且盈利能力较低,在市场中竞争力不强,无法发挥自身的优越性吸引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投融资,融资渠道仍以政策性扶持资金投入为主。融资供给渠道的单一化一方面不利于森林康养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三)缺乏配套金融支持政策和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就森林康养产业推出政策文件只是在宏观角度上对产业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和引导,但具體落实方案和实施手段及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财税实施与监管政策还未有法律法规明令约束和规范。森林康养产业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风险防控体系的不足致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投融资环境得不到保障,难以调动和引导市场参与者积极投入森林康养产业进行投融资。

三、森林康养产业投融资思路

由于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自身发展阶段和金融市场投融资环境的局限性,致使康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存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也存在外生融资困难等问题。本文从外源融资的融资角度出发,利用产业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分别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创新银行信贷支持方式等三方面探讨金融资本注入森林康养产业促进产业发展新思路。

(一)股权融资

股票市场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增加森林康养产业投入的一条有效途径。股票市场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可以为森林康养产业筹集长期发展资金,减少森林康养项目企业财务风险,在保证产业链资本运营资金需求的同时又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开发的速度,为森林康养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森林康养项目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融资。对于与森林康养相关,拥有丰富林业资产、林权及林木产品的上市公司,可以将其汇集在一起公开发行森林康养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筹措资金。目前符合森林康养概念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岳阳林纸、福建金森、吉林森工、升达林业、晨鸣纸业、青山纸业、兔宝宝、永安林业、威华股份、吉林森工、平潭发展等。对于大多数达不到上市发股要求的康养项目企业,可选择私募股权融资通过协商、招标等非社会公开方式向政府机关、关联产业的龙头企业事业单位、基金管理公司等出售股权进行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一方面能筹措资金满足康养项目企业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也能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和知名度,促使企业和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森林康养项目企业后期上市打下基础。

(二)债权融资

由于森林康养产业开发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行为,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产业发展初期投融资风险高,发行企业债券较采用银行信贷融资而言更能分散风险,其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规模更广,融资期限更长。债券融资,可以让森林康养项目企业长期锁定低成本资金。此外,通过企业债券融资的资金一般不受债权人的具体限制,使用资金自由度相对较广,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时能灵活统筹安排和实施公司的战略规划。

森林康养产业项目企业进行债权融资时,为了提升自身的信用资质顺利发债融资,需要提供相应的信用担保和财产担保。一方面,可以利用政府对重点扶持的森林康养项目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增加企业的信誉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森林康养基地上的建筑物及自身林权进行抵押,康养项目企业经营设施设备或其商标权、技术专利权等进行质押,为康企业顺利发债提供财产担保。

(三)创新银行信贷支持方式

森林康养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产业链综合体,传统的银行信贷支持模式无法满足产业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因此,创新银行信贷支持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势在必行。

第一,可以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于森林康养的专业银行,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实行专款专筹、专款专用,专门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第二,注重加强三大政策性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如创新商业银行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支持模式,提倡银行对森林康养产品技术研发、康养文化知识产权、康养资源环境生态效益等无形资产和康养的基地设施等有形资产的评定估值,将康养资产打捆采取资产证券化或是生态货币化的形式出售给社会公众,并积极推广如康养基地“林权抵押+政府增信贷款”“林权流转交易贷款”“生态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系列信贷产品,缓解森林康养产业企业初期融资困难等问题;第三,创新业银行担保机制,建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森林康养项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降低康养项目企业与金融资本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成本及机会成本;第四,加强各金融机构合作的机制,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森林康养项目企业提供金融资本一条龙金融服务支持。

四、结论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追求的是产业链在经济社会中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一方面需要规范森林康养产业的外部融資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产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及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盈利能力,提高自身向外融资的综合实力,双管齐下,共同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兴杰.森林康养新业态的商业模式[J].商业文化月刊,2015(31):9-25.

[2]苟景铭,余雪梅.加快四川森林康养产业科学发展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16(01):15-20.

[3]颜雯.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J].绿色科技,2016(21):101-102.

[4]左家哺.森林康养及其产业评述[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7(04):50-55.

[5]叶智,郄光发.跨界与融合是森林康养发展的必由之路[J].林业经济,2017(11):3-6.

[6]张慧琴,翟绪军,何 丹.基于产业共融的森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9(08):56-61.

作者简介:

程丹(1993-),女,湖北天门,硕士研究生,贵州财经大学在读,货币政策与财富创造;

罗天勇(1962-),男,贵州关岭人,教授,经济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货币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国有林场珍贵树种培育展望
隆回县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
安化县芙蓉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