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研究

2020-09-10黄俊华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完善控制成本

摘要:在当前的工程施工过程当中,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且为了能够有效做好整体的管理,从设计到采购、施工等实现全流程跟踪,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全面推广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而在其中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也是企业在管理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对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对其中的成本控制要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能够提高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质量。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成本;控制;完善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目前国际通行的一种工程承包模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能够做好全流程的控制,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工作则是该模式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也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的关键。使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将设计以及施工等环节交由同一个承包商进行管理,大幅度降低建设工期,而且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招标环节进行了简化,使得成本得到了控制,同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合同关系能够进行明确,降低了由于利益纠缠等出现问题的可能。

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在工程的整体流程过程当中,工程承包商与业主根据相关的合同进行约定,对于项目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建设等过程进行全程负责,同时承包商在整体的管理流程当中,对于项目的质量还有进度安全问题等负责自主的进行监控,对所承包项目进行总体负责。

相比起传统的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强调并充分发挥了设计在整体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这有利于在项目整体的建设过程当中,对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同时能够克服以往的设计、采购、还有施工等环节互相脱离的问题,将不同阶段的工作做好有效的衔接,有利于实现成本以及质量的控制,以便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而且在建筑工程的质量主体明确前提下,能够将后续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责任等落实到具体的承担人,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当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中已经不断进行推广,而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进行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做好协调性的管理,通过在项目安全以及项目作业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保障好成本控制工作,而且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进行成本控制,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需要贯穿于项目设计以及实施等多个环节,并将权力以及责任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严格按照组织规则对成本控制的责任边界进行明确。

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现状

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整体的成本控制工作依旧存在部分问题,总体来看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还有可能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如国家政策变化以及工程量的变更,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还有可能会由于业主意见的更改而出现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不能够提前进行预测,因此会对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增大成本控制难度。其次是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业主虽然给总承包商给予了较大的自主权,但是如果在合约签订之后,关于履约部分业主没有办法进行及时履约,如无法将工程资料以及相应的资金等及时给予总承包方,就有可能由承包商承担相应的费用,增加了成本问题。

而且由于受到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还有可能出现工程延误或者停工的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还需要赔付相应的违约成本以及人力成本,这也使得成本控制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对于文件签署方面整体的控制体系并不成熟,有可能存在合同方面的问题,无法对相关细节进行确认,导致责任不明确,使得在合同的执行过程当中,承包商需要就合同问题等进行协调,增加了项目协调费用。

三、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优化措施

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就設计、采购还有施工等环节进行控制,只有对整体流程体系的成本控制措施进行明确之后,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成本把控。

因此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首先需要对签署的合同部分进行研究,再明确当前国家政策以及总体趋势变化,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做好合同方面的细节敲定工作,并将合同当中的责任进行落实,防止出现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就这样才能在后期减少由于项目协调等带来的成本浪费,而且对于未来整体趋势的发展变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做好预测工作,防止未来由于政策改变,对于整体成本造成的浪费。在此基础上开展成本控制工作,还需要就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环节进行专门的方法制定,以便有效降低成本。

(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

当前在设计阶段,由于设计人员本身对于成本控制认知不足,虽然目前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分工以及成本控制措施,但是在进行实际设计时,设计工作人员往往仅仅为了整体工程项目的完成而进行设计,对于项目的成本方面较少考虑,甚至在设计过程当中会出现超额设计的现象。

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当优先选择设计单位,提升设计工作人员对于成本意识方面的管理意识,并建立专门的激励机制,在将设计标准进行明确基础上充分提高设计人员的自身工作积极性,在满足业主要求的情况下,做好降低工程设计方案的完善工作,同时建立起完整的设计成本责任制,改变以往的轻视经济的设计工作方式,将经济责任理念与设计人员的本身工作绩效相挂钩,同时在设计过程当中要加强与相关造价管理部门以及施工人员的沟通,以便帮助设计人员了解到整体的工程造价目的,在此基础上做好设计工作。工程总承包商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相应的地勘资料进行完善,以减少设计情况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同时在设计阶段还可以采取价值工程与限额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将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结合,通过对比多种技术方案,选取最优的设计方式,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二)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由于采购方面成本所占额度较高,因此对于采购阶段的成本也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成本控制措施。因此在采购过程当中,需要建立起专门的供应商名单,根据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优先选择评级较为优秀供应商进行物资方面的采购。

此外在采购过程当中发包方或者总承包方应当建立起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施工项目可能需要的物资进行专门的信息存储,并将物资的价格不同情况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通过大数据等方式对物资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有效的预判,根据当前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分析,从而实现最优化的采购,根据价格不同情况做好采购种类以及采购时间的把控工作。在定期的盘查物资情况之后,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物资的补充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物资购买成本。

(三)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方面进行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对施工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规范好整体的招投标部分,以便选择合适的施工分包单位。另外在施工分包单位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以规范的标准为要求,保证施工分包单位能够符合整体的施工需求,同时对施工分包单位的本身情况等也要进行专门的了解,避免因为报价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而盲目选择施工分包单位,通过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由于施工问题而出现的返工情况,降低施工成本。

在施工阶段,相关的施工单位还应当主动做好与设计单位的相互沟通,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以及后续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应当与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针对设计方案当中的成果进行检查,对于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也要及时的进行反馈,保证整体设计的真实性以及可实施性,在明确成本目标的基础上做好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统筹合作。同时施工单位也应当对自身的组织设计情况进行优化,协调好整体的施工工期以及成本控制还有质量方面的关系,在优化成本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等提高施工效率。

四、結语

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开展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就合同方面做好明确工作,同时对于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方面也要做好严格的把控,还要建立起专门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可能出现风险进行提前预测。

参考文献:

[1]方宏华.浅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J].居业,2019(01):168-169.

[2]冯立良.浅谈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35-136.

[3]任建康.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研究[J].中华建设,2019(07):66-67.

[4]黄月明,卓博华.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21-22.

作者简介:

黄俊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完善控制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