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现状及优化路径

2020-09-10陈建军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统计优化路径现状

摘要:作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统计可反映出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用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效果,本文联系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意义,结合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统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统计内容失真、统计工作缺乏完善制度保障、统计指标体系落后的现状,探究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优化路径,提出从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相关制度、完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入手,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成效,促进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统计;现状;优化路径

一、开展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意义

作为一种经济调查手段,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其实就是在科学手段的帮助下,将农村经济相关信息收集起来,转化为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总结,从而全面、准确反映出我国农村经济情况,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城乡联动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的意义总结如下:

(一)意义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开展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这是因为通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当地政府可及时找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一定改善措施。

(二)意义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不仅关乎农村经济发展,还与农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进一步了解农民生活水平,可帮助当地政府掌握农民的切实需求并调和社会矛盾,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意义三:促进城乡联动、和谐发展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可准确反映出当前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这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增加了政策的可行性,促进了对农村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同时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现状

(一)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统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统计人员专业素养缺乏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令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无法准确反映出农村经济情况,关于统计人员专业素养缺乏,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统计人员非专业出身,比如在某些农村地区,因人才缺乏,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直接交给村中的普通会计负责,而实际上,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存在一定差异,普通会计很可能缺乏做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能力;二是统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过关,无法及时发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缺乏责任感,导致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难以取得较好成效,无法反映农村经济实情。

(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较差,统计内容失真

统计工作质量较差、统计内容失真是当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的现状之一,统计内容失真,意味着统计工作无法完整、清晰、准确反映出农村经济实情。结合实际来看,导致农村经济统计内容失真的原因,主要可总结为三点:第一点,负责农村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过關,缺乏专业能力、缺乏职业道德等等,都可能导致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差、统计内容失真;第二点,用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经费较为紧张,无法支持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顺利推进,导致工作质量较差、统计内容失真;第三点,受某些因素影响,夸大政绩等现象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三)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制度保障

缺乏完善制度保障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现状之一,由于缺乏完善制度保障,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很可能无法取得预期工作成效,引发统计口径不一致、重复统计等问题。比如,因缺乏完善制度保障,在开展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过程中,乡镇和村上未进行充分沟通,导致统计过程中各项数据明显不合理,农村经济统计难以发挥其价值,无法准确反映出农村经济情况,也无法为农村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四)统计指标体系落后,不能较好反映农村经济情况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统计指标体系落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成效提升。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统计指标体系也需做出对应更新及调整,若统计指标体系落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必不能准确反映出农村经济实际情况。比如,在原本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未包括农业机械拥有量,而伴随农村经济发展,不少农民在种植时,已逐步往机械自动化生产发展,若不及时更新统计指标体系,将农业机械拥有量纳入统计指标体系,则无法准确反映出当地农村经济情况。

三、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优化路径

(一)通过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加强统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是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路径之一,具体做法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当地政府可组织当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接受定期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在参与培训后接受考核,若考核不过关,则需继续加强培训;二是主动吸纳专业统计人才,用以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质量,或者由政府出面与当地大学达成合作,加大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方面的人才培养,并在培养结束后,直接将优秀人才吸纳进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队伍。

(二)通过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途径之一,此时需明确——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无疑可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比如,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将历年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数据集中起来,构建并得到“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库”,通过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库,实现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统一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成效。又比如,引入先进技术构建农村经济数据采集系统,在盛产特色农产品的农村地区,将农产品销售系统与农村经济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联动,以此来减少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难度等等。

(三)通过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相关制度,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相关制度,可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良好保障,是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途径之一。关于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相关制度,主要有两点需注意:第一点,考虑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统计内容失真问题,有必要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流程进行高度规范,并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职责进行清晰划分,简单来讲,就是需明确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各流程的操作标准,尽可能减少操作不谨慎导致的内容失真问题,然后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核查、评价,进一步保障数据真实、可靠,从而保障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成效;第二点,在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相关制度时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出现制度与法律法规相矛盾的情况。

(四)通过完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不断更新、完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优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路径之一,关于完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点需注意:第一点,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更新及完善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比如,该农村确定在接下来会开展水利建设,那么在水利建设开始之前,就应当在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中添加该内容;第二点,在对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时,必须谨记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更新与完善是为了进一步准确反映当地农村经济情况,决不能背道而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为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积极研究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优化路径,持续加强统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相关制度与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以此持续提高农村经济工作效果,为农村发展助力。

參考文献:

[1]温腾龙.基于做好农村统计工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商讯,2019(25):175-176.

[2]石建轩.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J].现代商业,2018(31):184-185.

[3]瞿发仙.提升农村经济统计质量的途径[J].农家参谋,2018(02):41+43.

作者简介:

陈建军,海兴县高湾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经济统计优化路径现状
论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准确性及科学性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谈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