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解决对策

2020-09-10刘锋

体育风尚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素养当代大学生解决对策

刘锋

摘要: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素养,这样才能为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提供保障。本文笔者就对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解决对策

所谓体育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了解各种体育科学知识和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各种体育素质与技能的综合表现。其主要包括体育文化知识、体育锻炼技巧、体育精神、体育意识等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是新时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一环,更是塑造学生良好体质与品质的重要基础。

一、当今时代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体育知识状况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有助于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防止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出现意外损伤,具体来说,体育知识主要涵盖单项运动技术知识、身体锻炼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能接触到上述知识的学生基本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高校学生大都没有上过与上述知识内容相关的课程,而且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关问题,超过70%的学生都不了解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就更谈不上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了,这对体育功能的全面发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体育行为状况

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为体育行为,它是体育素养的最直接反映。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每年在观看体育赛事、购买体育刊物和运动服饰上所花费的资金高达200元/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正呈现出逐渐增多的发展趋势,且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参与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的体育运用项目,虽然这一现象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但很多大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候往往不具备自主性,无法很好地控制自身的意志与情感。

(三)体育品德现状

体育品德是个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总的来说,体育品德主要可分为体育道德认知、体育道德心理、体育道德行动等。相关专家和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部分大学生在认为自身实力偏低或者没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往往喜欢让朋友或同学代替自己进行测试,而且这些学生并不认为这是体育品德恶劣的问题,这一现象是值得教师和学校引起高度重视的。

(四)体育意识现状

体育意识涉及到个体对体育的认知与理解、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和终身锻炼意识等。伴随高校体育学科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也明显增强,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的积极性更是大大提升,但不足之处是许多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往往很肤浅,不了解实际运动项目的价值,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改变对体育的错误认知

当前,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高涨,但是人们对体育的认知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變。当代大部分高校倡导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魄,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目标,二者虽然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本质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前者是将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质、强健学生的体魄作为直接目标,把体育看作一门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其体魄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则是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质作为一个长期追求的目标,在体育活动中着力于教给学生基本的体育科学知识,培养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意识,并从心里真正改变对体育的不良认知,从而为其从事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显然,后者才是当代高校体育工作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念。

(二)为学生提供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一个人处于怎样的环境,将直接决定其形成怎样的思维、做出怎样的行为,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具备较高的体育素养,就必须为其创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大学生自觉养成科学锻炼、定期健身的良好习惯。学校可采取举办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运动比赛等多样化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运动生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其体育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体育活动模式,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

传统体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习气氛呆板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对体育活动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各大高校应当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建立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的体育课程体系,把塑造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体育兴趣以及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作为课程体系的基本立足点。在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应当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体质,培养其健康的个性、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高校应当注重对体育教育的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并在体育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传授体育科学知识的时候,应当具备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形成对体育的理性认知,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对其学习和生活来说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形成长期而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教师在进行体育工作的时候不仅要注重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储备,同时还必须注重提高其体育综合素质,通过转变观念、创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改变体育活动模式等方式来提高体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使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全方位增强。

参考文献:

[1]田超.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与启示[J].运动,2018 (20):44-45.

[2]朱萍,朱亚成,陈昌朋.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现状及路径[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5 (15):10-11.

[3]覃志勇.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9 (6):5.

猜你喜欢

体育素养当代大学生解决对策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活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90后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活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