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0-09-10俞云杰
俞云杰
摘要:如何在现有小学管理中,科学的利用大课间开展体育活动,是现有小学管理中一直在探索的研究的一项工作,然而很多小学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认识不够,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而完善大课间体育活动构建,落实相关对策就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对策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体育安全问题对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涉及内容较窄,学生活动兴致不高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活动内容相对较窄,而且很多活动内容都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加上教师又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这一体育活动的兴趣,导致很多学生在参与具体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活动兴致不高的问题。“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当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时,即使给学生留出再多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也只能是在活动中浪费时间。
(二)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体育活动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而且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相关目标不是十分清晰,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开展相关体育活动中盲目地跟随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完成体育活动,丧失了体育活动本身的价值。目前很多小学在开展“课后一小时”活动时,往往是通过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活动的方式开展的,学生可以在这一段时间内自由地开展任何体育活动。体育教师适时地给学生一些技术指导。然而,由于小学生缺乏对各种体育项目的认识,因此即使学生能有时间、有机会接触各种体育器械,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这就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目标不清晰的问题。
(三)管理方法不科学
管理方法是实施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在现有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为了提升整体课间活动开展水平,需要在管理方法上作出科学的改进。但是由于很多小学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机制,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存有一定的差异。很多学生在面对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都抱着厌恶心理,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使得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出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很多小学在针对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考察中,采用的是规整、评价、考察和评比形式,由于这种管理形式的存在,使得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变得具有功利性,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初衷,影响了课间体育活动的推广[3]。
(四)组织管理形式单调
在当前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很多小学对于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认识都不够,在组织体育活动中也都存有一定的偏见,正是由于这种偏见的存在,使得体育活动实施压制了小学生的自身个性发挥。很多小学生在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出现了一定的抗拒性,也不愿主动参加可见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体育活动思想,对小学生自身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不利于小学生的自我成长。
(五)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硬件设施是落实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础,只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才能在后续体育活动开展中,让小学生拥有充足的机会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和学习。因此在硬件设施的购进上就没有完善,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工作实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也有部分学校是因为自身学校发展中的条件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活动场地,在硬件设施的购进上也不能给予充足的保障,所以严重的影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并且在现有小学教育发展中,很多小学采用的是扩招原则,这种背景下的学校发展中,注重的是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而在体育活动场地的拓展上自然就会有所松懈,因而影响了课间体育活动开展。
二、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对策
(一)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在现阶段中小学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認同度越来越高,因而这种状况下,要想提升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水平,就需要不断强化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能力。针对中小学体育大课间开展中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科学的优化。并且确保在体育课间活动开展中,能够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为依据,针对体育课间活动进行指导。作为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该点建设对小学体育建设的意义,在日常课间活动开展中,应该将体育活动开展方法进行科学的完善,从而保障在完善相关工作进程实施中,能够指导课间体育活动开展。
(二)创新组织管理形式
前文中研究得出,很多小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对于组织管理形式的构建和实施上存有一定的偏见,因而使得整个体育活动开展效果受到了阻碍,为了提升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质量,需要不断完善体育课间活动开展中的组织管理办法。首先,迎合素质教育工作实施要求,创新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方法,以教育性指导为基础,科学的落实各项活动。其次,在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应该注重对活动组织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提升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安全性,从而为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再次,对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进行创新,采用轮换管理原则,组织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积极性,为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三)更新体育管理内容
在完善课间体育活动构建中,对于管理内容的拓展进行科学的帮助。作为小学学生管理部门,在针对小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应该注重对体育管理内容更新,从而保障在体育管理内容的更新处置上,可以提升体育活动管理特色。例如,某校在针对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以季节性和阶段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为主,进行了相关活动设计。首先,在春季和冬季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以长跑练习为主,一二年级800米,三四年级1000米,五六年级1200米。其次,在夏季和秋季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以全国小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和体育器材锻炼为主,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器材锻炼法,一二年级借助跳绳和接力棒练习跳绳训练和短跑练习。三四年级借助跳绳和仰卧起坐垫子,进行跳绳训练和仰卧起坐练习。五六年级借助跳绳,仰卧起坐垫子和足球进行体育器材项目训练。
(四)加大组织协调建设
对于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而言,组织协调建设也是比较关键的,如果不能科学的协调组织管理建设,将会影响到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水平。在前文的研究中,已经发现,很多小学在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都存有组织协调失衡现象,对于此,需要根据小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的要求,作出科学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保障在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可以在组织协调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精准的指导。例如,某小学在针对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以完善组织建设为基础,进行了科学的组织协调建设指导,转变了整个组织协调建设方式,为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
(五)申请专项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很多小学在应对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都建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事宜。例如,某小学在应对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以专项资金申请为基础,给予课间体育活动充足的资金支撑,通过资金支撑体系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购进了乒乓球台案、跳绳、毽子等众多体育活动器材,为小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设施改进提供了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作为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在小学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依然很多地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都存有以下问题:即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活动内容单一、管理方法不科学、组织管理形式单调、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和学生参与性不强等。针对于此,需要完善以下几点对策:即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创新组织管理形式、更新体育管理内容、加大组织协调建设、申请专项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和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参与性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海文.关于农村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学周刊:上旬,2018,22 (17):166-167.
[2] 周莹 .“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J]. 广东经济,2017,21 (12):125-128.
[3]李曦杨.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浅析——以乐山市市区为例[J].体育时空,2017,26 (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