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饶市社区体育场馆共享的情况

2020-09-10王文杰

体育风尚 2020年8期
关键词:共享社区

王文杰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愈发热烈,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逐渐增强,然而人们体育锻炼需求却面临体育场馆严重不足的问题。反观各大高校,配置较齐全的体育场馆,且大部分教学时间以外的场地空置非常多,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太少。当下体育场馆资源不能马上变多的情况下,如何使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高,合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既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社会化、社区体育教育化、多元化的转变,又可以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区;共享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报告,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均占有体育场地的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产生了矛盾,这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研究,主要调查上饶师范学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江西清林学院体育场馆活动人员及高校周边相对应社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万维网,广泛收集、查阅相关的文献,阅读了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书籍,通过网络了解有关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利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

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直接发放的形式。本次共发放体育馆人员问卷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100%調查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一)上饶市高校对社区开放体育场馆的普及化

通过对上饶市4所高校的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仅以学校教学为任务,体育场馆未对外开放。调查的4所高校中未对外开放的占25%,对外开放的学校也不是全部体育场馆都对外开放,全部对外开放的为零。表明上饶市高校对外开放体育场馆主要以部分开放为主。一部分不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主要用于大型的体育比赛、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体育专业生上课。如上饶师范学院的篮球馆主要用于该校篮球队员的日常训练;湖南科技大学的体操馆主要给体育专业的学生上课使用等等。其中部分学校不对外开放体育场馆原因是:一、领导的观念比较传统,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只为学校正常的教学使用;二、相对办学规模小,体育设施配置不全、数量少的学校,学校更不会考虑对外开放。

(二)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商业化

高校通过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实现资源的共享,前提条件是高校在满足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开放,可以缓解社区体育设施不足,满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高校可以适当的收取费用,增加学校的体育经费[3]。通过调查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对社区开放情况表明: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方式主要以有偿开放、有偿无偿相结合这两种方式,其中50%的学校采取有偿开放,25%的学校完全不开放,25%的学校则采取了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开放。

(三)体育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品种多样化

从调查过程中可知,上饶市高校对外有偿开放体育场馆基本上有两类:一、修建成本高、易于管理的场馆。二、当前比较热门项目的体育场馆。其中有偿开放率最高的为篮球馆、网球场、游泳馆(池),有偿开放率高达100%,其次为器械健身房、乒乓球室、羽毛球馆。由此可见,对外有偿开放的场馆主要以室内场馆、易于管理、修建成本较高的场馆为主。高校无偿对外开放的主要以不易管理、修建成本相对较低的场地,如室外普通的体育场地和闲散的场地,包括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因不便于管理、组织或为了社会公益活动,都无偿的对外开放。这些场地对社区开放时,学校只提供空荡荡的场地,没人组织、没人管理,更没人指导。

(四)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时间分布情况

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学以外的时间,即晚上或者周末。而在早上、上午、中午选择无偿开放的基本没有,有偿开放的很少,这主要是与高校的教学时间及居民的作息时间有关。在早上进行锻炼的居民主要是中老年人,这类人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更偏爱的项目为慢跑、太极拳等,对场馆的要求较小、活动范围广,不利于学校开展有偿服务。且在上午、中午这段时间,学校一般处于正常的教学时间,如果此时开放一些紧缺的体育场馆资源,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上饶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与周边社区共享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周边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尽管如此,如何使上饶市体育场馆对社区共享的长久化,还要多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2.通过对上饶市高校场馆的调查,我们发现体育场馆资源并不丰富,但是场馆闲置率很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场馆来进行锻炼。

3.通过本文的调查,发现几所高校大部分会与社区合作并开放,但是收费方式分为有偿收费和无偿收费。

(二)建议

1.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不仅是高校单方面的事情,还需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以政府主导,相关各部门协调合作,齐抓共管的共识。

2.可以出台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提高高校对外开放的积极性,并把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时间、开放的现实状况纳入高校的评估系统。

3.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大体育场馆开放的范围和时间,协调好无偿与有偿的关系,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根据社区居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与社会角色、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爱好项目等来针对性地提供场地,最大限度地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锻炼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3 (12).

[2]杨吉春.中外体育场地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8):25–27.

[3]冯建中.中外体育场馆开放对比[N].中国体育报,2005 (2).

[4]闰华,陈洪.日本、中国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措施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 (6):19–21.

[5]储亚娟.苏北地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6]刘兆林,徐伟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 (11):634–635.

[7]张晓林.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8]张岩.体育经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186.

[9]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56–57.

[10]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1]熊茂湘.社区体育生活中防止邪教侵害问题研究综述[J].娄底师专学报,2001 (10):55–58.

[12]吕树庭.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体育一社区体育概念之管见[J].体育文史,2003 (7).

[13]群体司.全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调研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档案.

[14]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共享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影像社区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2015影像社区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