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瑜伽热”
2020-09-10王凤姣梁光瑜张飞
王凤姣 梁光瑜 张飞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目前瑜伽在我国成为健康时尚新宠的过程中,其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特征,探讨瑜伽在我国本土化、健康化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瑜伽;传播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人们话语表达的形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瑜伽在中国的传播者和受众。在如今开发化,平民化,随意化的自媒体时代之下,由谁来传播瑜伽,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瑜伽,传播什么样的瑜伽,传播给哪些群体等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瑜伽课程在疫情之下成为热点,瑜伽对健康的促进,对人体免疫力提升的促进,在这场疫情之下备受关注。
瑜伽,源于古印度,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瑜伽的表现形式不同,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如哲学、医学、健康学、体育学等也会得到不同的瑜伽概念的解释。现代瑜伽之所以风靡全球,最主要的原因是瑜伽对人的身心健康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瑜伽优美的体式艺术、健康的生活理念与人们普遍追求的精神生活相契合。瑜伽所特有的健身性、文化交融性使其作为一种健康促进的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深入,甚至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的被认知和认可。
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尤其是引起了人们对健康,对免疫力等的高度重视,也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研究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各界学者对瑜伽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工学、体育学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运动、冥想、身体活动、替代疗法。当前人们进行瑜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压、缓解抑郁和焦虑、增加平衡能力与骨骼肌力量、促进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瑜伽再次成为健康搜索的热点。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也针对此次疫情,录制了健身瑜伽居家习练系列视频,为全民参与健身提供了正确的选择,健身瑜伽也在更多的群体中作为一种健康方式广为传播。
一、当代瑜伽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现状
(一)传播主体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瑜伽先后以气功健身等形式在我国流传,至今已演进为广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时尚健身类运动形式。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诸多传播因素与其他不可控的变量,对瑜伽在国内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瑜伽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也具体表现出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特征。虽然现在各级各市瑜伽协会已经纷纷成立,但是目前瑜伽国内市场的传播主题大部分还都是个人为传播主体居多。通过近期在“抖音”“快手”等人气颇高的社交平台就可以发现,以“瑜伽”为关键词的粉丝数百万计的博主,对瑜伽的理解都是非常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瑜伽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二)传播内容缺乏系统性
而关于传播的具体内容,也逐渐由最初单纯模仿西方国家的体位法练习,初步呈现出与我国本土化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传播内容。
除瑜伽体式之外的清洁法、调息法、收束法、冥想等也逐渐被更多的人学习和探索。但印度传统瑜伽所具有的哲学性和宗教性,很多个体瑜伽从业者对于瑜伽的认知片面且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未曾本土化,只是为了驱逐商业利益而主观宣传和传播。
(三)传播渠道缺乏规范性
“互联网+”理念推出以来,多媒体、多渠道、多方位、立体化传播结构的传播媒介,让瑜伽在我国的传播生气勃勃。但这样的潮流和趋势却犹如一把双刃剑,让瑜伽走入更多群体的同时,也造成很多人对瑜伽的误解和很多“瑜伽伤害”。网络培训、网络直播等线上进行传播的瑜伽,让很多人误以为瑜伽就是一项体育锻炼的项目,甚至认为瑜伽就是减肥、塑性、形体气质的代名词;瑜伽爱好者在跟随一些瑜伽直播练习的过程中,因为对自己身体认知的欠缺以及对瑜伽练习要点的感知有误,造成了对身体的损伤,如练习过程中对于体式正位、顺位的不了解;对呼吸与体式配合的难以把握;对练习过程中身心状态的调整没有概念等。通过瑜伽的练习实现对自身身、心、意的净化和连接就更难了。
二、当代瑜伽在我国科学传播的思考
(一)瑜伽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提升
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指导和努力下,通过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健身瑜伽高级教练员培训、健身瑜伽段位制的实施等措施,對国内瑜伽从业者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也通过培训和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瑜伽从业者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瑜伽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也逐渐引起关注。国内第一所开设有瑜伽本科专业人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瑜伽硕士研究生人才的云南民族大学目前已经有在校瑜伽专业本科生159名,在校研究生37名。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有瑜伽专项学生的培养,高校在瑜伽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面对目前国内庞大的瑜伽市场,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瑜伽教练员的专业社会培训,依然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规范。
(二)瑜伽内容体系的梳理
传播什么样的瑜伽,其传播内容的规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系统工程。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编写的《健身瑜伽体位标准(试行)》以传统瑜伽为参考,结合我国国情与大众健身需求研究制订,包含健身瑜伽基本体式108个、选修体式72个,共180个体式,为健身瑜伽爱好者提供更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重要平台,在彰显健身瑜伽魅力、鼓励全民健身的同时,通过充满激情和趣味性的健身瑜伽竞赛,让更多的瑜伽爱好者对健身瑜伽有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健身瑜伽事业在中国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印度传统瑜伽在国内的流行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调息法、冥想、清洁法等,且瑜伽本身是一门非常深奥的文化。瑜伽之所以在我国备受追捧,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健身、健心的养生功效。在去宗教化,凸显瑜伽健身、健心的基础上,采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育学科原理去论证瑜伽的健身功效,用科学的手段让大众了解瑜伽。
人类信息接受的相关理论及我们工作的实践表明,模块性、有共通之处的知识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将瑜伽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能够找到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契合,有目标、有计划的将瑜伽的知识系统性的进行梳理,是我们值得践行的方向,并需要诸多相关文化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
(三)探索科学的传播途径
目前的瑜伽市场上,线上教学、线下课堂已经逐渐从瑜伽大课向小课和专业的私教课程发展,自媒体下的瑜伽科学传播更需要规范。网络课程资源的审核把关是瑜伽在线上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同时丰富瑜伽在线下的传播途径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借鉴其他运动项目在大众中的传播途径,借助规范的管理体系,通过瑜伽项目社会指导员、有官方认定资质的瑜伽教练员培训中心、各级瑜伽协会、瑜伽俱乐部等组织公益或非公益的社区瑜伽活动,从“社区”这个小单位着手,让瑜伽以健康、科学的途径,安全的走近瑜伽爱好者的身边。同时,传统纸媒、自媒体、网络学习平台的规范和管理也应该成为瑜伽在我国科学发展和适应大众需求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让大众能够系统、积极、正面、科学的了解更多的专业的瑜伽知识。
三、结语
为了让瑜伽这一外来文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事业,通过瑜伽这一载体能够让大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是当前“瑜伽热”背景下亟须我们对“中国化的瑜伽”不断反思、总结和蜕变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深刻挖掘与理清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融合基础及实践动力,借助“瑜伽熱”唤起大众对中国文化精华的求知欲,使其能够更加符合我国人民的健身养生理念,养成良好的运动参与习惯和审美情趣,推动瑜伽本土化发展进程,促进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谢珊珊.自媒体时代瑜伽体育文化传播、特征与消解[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 (11):69–74.
[2]刘兰娟.瑜伽在当代中国的传播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 (11):54–58.
[3]刁翔.传播学视角下太极拳与瑜伽传播要素的比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 (5).
[4]夏淼.浅析印度瑜伽的中国流行[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 (11):112–113.
作者简介:王凤姣(1988-),女,陕西西安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瑜伽、体育教学;
梁光瑜(1983-),女,云南广南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体育教育;
张飞(1981-),男,陕西西安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体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