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运动员“怕栏”心理的研究

2020-09-10许振彬

体育风尚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动员青少年

摘要:为了克服青少年运动员跨栏的“怕栏”心理,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化少体校田径运动队青少年跨栏运动员“怕栏”心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跨栏跑训练中运动员感到非常畏惧的占33.7%,有点畏惧的占48.4%,不畏惧的占17.9%,原因主要是,感觉缺乏自信占48.4%,有受伤经历占13.7%。此外,技术动作复杂占66.3%,栏高栏距不合适占56.8%。结论:运动员最主要的畏惧原因是害怕受伤。建议:教练在教学中尽可能打破原本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根据实情作出针对性的判断和采取应对措施,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畏惧心理

一、结果与分析

(一)德化少体校青少年跨栏运动员“怕栏”心理调查

从事跨栏跑的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其心理素质水平。为此,专门设计问卷,从而了解青少年跨栏运动员“怕栏”心理。体育心理学认为:“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人们一旦对一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就会主动对相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得特别关注”。这也是为何我们要进行他们兴趣程度调查的原因。

调查中,我们发现跨栏跑还是很受人喜欢,表现不感兴趣的仅为29.5%。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其他项目来说,跨栏项目较为丰富有趣。针对那些不感兴趣的运动员,教练员应思考如何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动机作为最主要的突破点。其次,需要加强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教育,由于跨栏项目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上要求较高,因此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意志力品质教育和正确的思想疏导,很难能让运动员自身产生对跨栏的喜爱,慢慢地也将因为意志品质的薄弱而放弃对跨栏的学习。

(二)德化少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怕栏”心理的原因分析

我们更进一步的做了运动员对栏架恐惧的数据收集发现,问卷中对跨栏不感兴趣运动员无一不例外是因为对跨栏的恐惧。调查发现,对跨栏项目不具有恐惧心理的只占总比重的17.9%,有点害怕的较多占48.4%,而非常恐惧的也远超出不害怕的人数,占总比值的33.7%,可见,大多数的运动员由于内心对栏架的畏惧而让他们却步,这种恐惧心理直接影响运动员对跨栏项目的兴趣,从而影响他们学习跨栏。根据体育心理学成败的归因,归因理论是对动机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即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解释、理解和预测各种事件。根据韦纳所提出的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1)内外源维度;(2)稳定性维度;(3)可控制维度。

调查中发现,运动员对跨栏的心理恐惧感很大原因源于自身,有些是自信心缺乏,或者在跨越栏架时的犹豫不决等。总而言之,初期的青少年在学习跨栏时畏惧的原因主要还是害怕跨栏时受伤,当然有少数是因为曾经受伤导致。从三个维度分析,这种心理是由于害怕受到外击而导致运动员的畏惧感,是属于内部因素,如果不做好處理和思想疏导很可能加剧运动员对栏架的恐惧。

内部原因分析:其实内部的原因即个人自身原因,换句话说就是个人的主观认知意识。举例:运动员在学习跨栏时因为缺乏自信而产生跨栏恐惧这就是内部原因。在表中,数据显示最高的为“害怕受伤”,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大部分原因是自身的信心缺乏,伴随这种心理的出现,随即产生情绪,让他们更加畏惧,透过可控性维度和稳定性维度进行分析时,我们就能发现,情绪是属于稳定而又难以掌控的情感。那么何为稳定呢?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那么所谓的可控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而缺乏自信心实质上就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完成跨栏这个项目,这不是一时间出现的情况,而是缺乏自信或多种因素造成。韦纳归因理论认为,三个维度对行为动机的产生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缺乏自信心形成了思维定式。调查得知,普遍人认为自己难以完成跨栏任务,即使通过可控的努力进行训练也难以完成,即使完成训练任务也常常会认为是由于运气造成,这就又涉及不同类型的人会对自己的成败进行不同的归因。

外部原因分析:对于内部因素影响我们比较难把握并且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思想疏导,而外部的影响因素,教练员们就很容易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来解决运动员的恐惧心理,我们数据中能看到,与其他径赛项目相比,大部分人认为跨栏跑动作技术复杂,占数据总值的66.3%,还有运动员认为栏架过高,栏架过高直接导致了跨栏过程畏惧的心理活动,这些问题对运动员学习跨栏的影响是关键性的,致使学生对跨栏跑直接失去了信心,甚至妨碍了他们的动作形成。

在对运动员恐惧心理调查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运动员畏惧跨栏的心理不仅受内部原因也受外部原因所影响。对于外部因素,教练员更好着手,可通过改变外界的道具,使运动员克服畏惧心理。根据三个维度理论,无论是跨栏中技术动作的复杂,或是栏架过高,距离过远的问题,我们都能知其是为任务所具备的难度大小。而这有很大程度在于运动员自身的能力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除了适当在场地和器材上做调整之外,更多地加强运动员的基本功,让运动员拥有足够扎实的运动能力,并且提高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教练员就应该进行有效的示范并且加多基础动作练习进行针对教学,使运动员提高对栏架的感觉和熟悉程度。正所谓“熟能生巧”。通过不断的巩固训练,反复练习从而建立跨栏的节奏感和掌握技术要领,在学习中引发运动员自身的思考和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合理制定安排训练。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是喜欢跨栏项目的,只有较少数部分的青少年对跨栏不感兴趣,而这一部分的人很大百分比是由于对跨栏的恐惧而影响了他们的兴趣。

2.恐惧原因主要由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共同影响。

3.内部因素主要由于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意识决定,其中包括:缺乏自信,跨栏时忧郁,害怕受伤又或者是曾经受伤等这些原因中最为突出的还是害怕受伤。

4.外部因素更多地归咎于任务的难度和场地器材的不足,由此多重的原因导致了青少年的“怕栏”心理,迫使青少年在学习跨栏中处于恐惧和较为冷漠的状态。

(二)克服德化少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怕栏”心理的对策

1.教练员要明确教学目的,树立良好的动机,培养运动员自身的意志力品质,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教学变得活跃,有趣,生动。

2.针对内部因素,要鼓励运动员通过努力,建立自信心,提高意志品质,并且正确的分析,对自己成败更多地进行内部归因,针对那些“害怕受伤的运动员”,初学中忌讳碰撞到栏架,更多地降低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离。

3.针对外部因素,教练员应加强青少年基础能力的提升,提高身体素质能力。改善可操作性可控制训练器材,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仪器,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多种方式同一目的地进行教学。

综上,无论是出于什么外部因素或者是内部因素,对青少年学习跨栏中存在的恐惧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教练员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和心理疏导,使青少年克服跨栏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乐国安,管健.社会心理学(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李进敏.跨栏教学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147–149.

[4]苏彬.浅谈跨栏跑教学中的恐惧心理及教学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 (4):95.

作者简介:许振彬(1994-),男,福建德化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运动员青少年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