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中的和谐
2020-09-10梁光瑜王凤姣
梁光瑜 王凤姣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和谐”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太极拳经历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结合中国朴素哲学思想、古代军事、祖国医学、古典文学艺术、民族民俗风情等于一身兼容续之,刚柔并济、虚实轻盈、开合有度、形意相随的特点,舒展出怡情养性、陶冶心神、外弛内刚、强健身心又不失技击特性的演练。既矛盾又和谐的对立统一美,成为人们健身、养身、修身所喜爱的一项锻炼内容,古往今来魅力价值亦渐突显,当今更是风靡全球。
关键词:太极拳;和谐
一、太极拳理中的“和谐”
《周易·系辞上》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经由易学哲理发展而形成的太极学说,再武术先师们结合到拳法的创立习练中,用一套太极拳,极富意蕴地展现出天、地、人的协调统一,透过身体的演练,描化出“由一生万物,万物复归一”的“和谐”哲理意境。
(一)拳理中的“和合”思维
“阴阳明而手足得其用,虚实定而攻守得其宜。”太极学说中的阴阳哲理透过形象简洁的太极鱼图描述的十分清晰。理解了阴阳调和、和谐的哲理,在拳法、拳架和拳势的整体配合演练中才会有“得其门而入”之惬意。
(二)拳理中的动态和谐思维
拳谚所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阴阳的相辅相生,是其和谐与共的重要的一个因素。阴中寓阳,阳中寓阴,在太极拳法中的运用亦是如此,拳架在舒展過程的“运劲如抽丝”,要求每一势动作不是单势的、分离的断裂完成,上一动作的结束即是下一动作的开始。
在拳势拳劲中亦有阴阳、有虚实。拳谚早说“纯刚纯强,其势必亡”,每一势动作弃拙力、去僵劲,劲力的收蓄藏发,离不开对于这势动作整体拳架的理解、技击技法的理解,和同前后动作连贯的轻柔圆活协调运用。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整套演练才能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滔滔不绝。这当中拳法作为“使动词”,对身体这个“被动词”强调配合得匀称、配合得适当,即是巧的体现,“和谐”的体现。
(三)拳理中无过不及的中庸思维
无过不及的中庸思想在太极拳拳理中也尚为讲究。太极拳身型要求中正安舒,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收腹敛臀,动作既不能软绵无神的松塌无力,又不能过于生硬的强直僵硬。其堋捋挤按采冽肘靠各法的意到劲到,富有虚中有实、曲中求直、无过不及的“求中贵和”的和谐意蕴。
二、太极拳技法动作中的“和谐”
(一)柔和圆融中的和谐运动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阴阳共处一个圆,千变万化不离圆”,“脚踩阴阳手划圆”,“势要圆,无使有凹凸”……这些太极拳谚中强调出太极拳动作的运行是围绕着圆弧运动来走转运化的。曲中求直,无过不及的技击原理,是太极拳技法习练的最根本特点。
(二)平衡把控中的和谐运动
杨澄甫《太极平准腰顶解》中记录到“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这当中说明太极拳行拳时,我们身体重心的重要性,虚灵顶劲、立身中正,以腰为轴、松腰活髋,无论是动是静,皆需保持好身体平衡的把控力,才是掌控技击主动的关键,亦是使习练轻灵柔和、刚柔并济的关键。
(三)节节贯穿、势势相连中的和谐
武襄禹《十三势说略》指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指”,王宗岳《十三势歌》“刻意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强调的是周身的劲力贯通、节节贯穿。从根节的脚掌至腿,下盘稳健、沉稳的支撑和轻盈转换;行至腰间,以腰带臂,堋捋挤按采冽肘靠各式动作的运化,在于上盘躯干、两臂的圆融协调配合。这一连串全身上下机体的协调调动,把握好每一式动作及动作连接中身体重心虚实转换及技击动作的虚实连接状态,才能一气呵成最后化形而成于指尖。
(四)刚柔相济中的和谐运动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突出描述太极拳刚柔并济的特点,体现在其轻沉虚实的转换中,掌握好拳势的轻沉、开合、进退、虚实等等这一对对的矛盾运行体,整套动作因快慢相间而节奏不一,刚柔并济的演练融汇其间。
(五)太极拳势、动作在方位技法中的和谐运动
太极拳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内外相合等技法要求,讲求上下、左右、前后的四面八方首尾、肢体、内外的对称协调。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中说:“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如42式太极拳“白鹤亮翅”这一势动作,要求两臂右高左低,右手呈圆弧立于右耳侧上方,指间向上、掌心向内;左臂作弧按掌于左髋侧,指尖向前、掌心向下;立身中正,头颈悬顶,右腿微屈支撑,左脚尖虚点前方呈虚步。就这一势动作来看内部的平衡协调,两手臂、掌、指尖的左右、上下、内外的相互对称;两腿一虚一实支撑;头颈的悬顶和臀部的收敛下坐等等,形成一对一对的平衡拉拔之劲。看似简单容易一架式,其中一阴一阳之变化,在每一招一势当中都有对应,要做好练到其精髓,离不开千遍万遍的反复锤炼,更离不开关于拳理的对照认识和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六)太极推手技法中的和谐
“四两拨千斤”的借力打力,“引进落空”的欲拒还迎,是太极哲理中以小胜大、以弱制强的具体体现;“静以待动,动以处静”,“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等则要求静观其变、以静制动的眼明手快;听劲、化劲、刚劲、柔劲、发劲等劲力的合理及时运用是“引化合发”技击过程智慧的体现。陈王廷《拳经总歌》“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杨谱《太极字之解》“堋捋挤按四方正,采冽肘靠斜角成”,武术先师们归纳总结出“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太极拳推手技击特点。太极拳推手中的不丢不顶是为和谐圆融、和谐尚中的表现之一。
三、太极在人际关系中的“和谐”
(一)太极拳习练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和谐
太极拳作为一种修养身心,锻炼身体的健身方式,在各个广场、公园、社区、老年大学等常见其活跃的身影。在这些中老年人群习练太极拳的主阵地,雷打不动的晨练时光,收获的不仅是太极拳酣畅淋漓的身心演练,还有拳友间练功心得的交流,家长里短的畅聊,中老年休闲自在的美好一天由此开始。
(二)太极拳习练在中青年群体中的和谐
在高质量快节奏的社会重压下,大量新闻关注报道中青年亚健康状态,过度透支,衰老提前,“过劳死”等社会现象。中青年群体作为社会服务的主干力量群体,自身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担子不可谓不重。在高强度的工作间隙,如何更多关注自身健康,越来越多中青年人群也加入健身、修身、养生的锻炼中来。近年来,健身培训类太极拳工作坊作为新型商业推广模式,线上线下的太极拳教学,在全国落地开花,更多中青年人群加入太极拳的习练中来。
(三)太极拳习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和谐
青少年由于活泼好动的天性,习练起太极拳来得容易觉得疲劳、费神。是何原因造成太极拳在中老年和青少年中认识不一呢?
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青少年沉溺于信息时代信息的极易获取,西方文化的影响带给青少年更为激烈的冲击。青少年生性偏好于刺激的、惊险的、外放的、宣泄的类型活动,已逐渐偏离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内敛、涵蓄和神情怡养的熏陶。物质、信息等外部内容的容易获取,更多追求快速、便捷的快餐文化,安逸闲适的生活状态,致使青少年学子对于坚忍不拔、刚健有为的内心修炼忽视不少。
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武术中的优秀代表内容,“太极”之理,不仅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们用以解释宇宙世间万物的性质特征;继往开来的武术先师们更承继这一思想,启引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以“太极”之寓意创拳造拳,为拳法命名。更以“太极”之理作為拳术的基础指导理论,以拳载道,证悟修炼,相辅相成。这博大精深的拳学和修炼真功的境地,是需要经年累月的沉积积淀。
太极拳要在青少年学子中进一步推广开来,着力点在于,编导出更适宜青少年学生群体喜爱的传统文化教学,需要在教学形式、方法、手段上多下功夫。结合当中的传统文化哲理,寓教于乐、寓练中学,创新地、更好地把太极拳及武学广大地承载并用以发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郑旭旭主编.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2]吴怀祺;太极学说与和谐思维[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 (07):24.
[3]赵化民,赵毅,李学迎.和谐的典籍解释、学者解读与比较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 (06):45.
作者简介:梁光瑜(1983-),女,云南广南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体育教育;
王凤姣(1988-),女,陕西西安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瑜伽、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