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2020-09-10李永红
李永红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农村老人群体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工作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只有提高对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视程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才能够给出针对性的对策,继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固国家全面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
一、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
伴随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诸多层面上的变化,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问题,也遭受了一系列的挑战。就目前而言,农村养老模式虽然显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是从整体上看,仍旧以以下几种模式为主,整体更新速度比较慢。一是家庭养老模式。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也是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模式成为了非常主要的养老方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之下,家庭担当着赡养老人的功能,这里又包括老人依靠自身劳动所得自己知足、靠子女供养、配偶供养、非直系亲属养老等方式满足养老需求。这样的养老方法能够体现出密切的亲情关系,让老年人群体得到充分照料和精神上的愉悦。现在经济事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家庭结构的变化也逐步增大,代与代之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农村的家庭结构显现出4-2-1的特点,传统的养儿防老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农村的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又进一步增加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距离感以及间隔给家庭养老功能发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走向弱化。二是集体救助模式。这种养老方法是由国家以及集体组织提供经济救助,并由此建立五保制度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这样的养老方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过这种方法只局限于部分五保老人,涉及面比较狭窄。三是社会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生育养老保险方式,利用财政拨款、集体筹资和大众集资的方法提供。另外一种则是农民退休金制度,不过这种方式只是在少数地区存在。
二、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的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所占比重很高,所以只有解决好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才能够在当前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之下维护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是其他方面建设的基础,只有完善制度保障,才能够让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所以需要结合国情持续探究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符合的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助推农村养老保障规范化和持续化发展,走上一条法制化道路,适应当前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持续健全农村养老保障规章制度和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保证这些政策法规和规章能够以立法形式进行表述与确定,确立法律地位,提升法律效力。当然在法规建设当中,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合理变更,通过动态修改的方式,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强大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资金保障,筹集农村养老保障资金
要解决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在老龄化背景之下助推农村的长效发展,就必须有资金上的支持,最大化的加强资金保障。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关乎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国家需要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力求最大化减少农民负担,彰显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性以及福利性特征。政府财政需要增加扶持力度以及扩大扶持范围,适当提升政府与集体资金在养老金筹集当中所占比重,从而极大程度上调动农民的缴费热情。与此同时,还需要激励社会资本、企业、社会组织等的积极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同时还需要鼓励并且引导农民个人缴费,并在他们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之下,用其他的筹资方法提供保障。比如成立孝心基金,让没有良好经济保障条件的老人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提升收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提高收入
在积极助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事业的发展,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让农民能够从传统甚至是原始的生产生活状态当中解放出来,转变为现代农民,并且利用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方法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增产增收的愿望得到充分满足,也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提供突破口。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上,需要积极引入现代化方法,比如开发农产品网络服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产品的销售和宣传,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卖货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增产增收的新途径。当然还要尽可能的对农村生存环境进行改善,激励农民工回村办小微企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只有在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保证之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增加老人的幸福感,在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处理当中才能够获取时效性,让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并提升养老标准,从而提升老人的收入水平,提高老人的生活水平。
(四)完善监督措施,健全养老保障监督体系
在监督工作的实施当中,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监督体制,充分发挥行政力量的积极作用,扩大监督效力。另一方面要助推社会监督体制的建设,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科学利用,维护公平和正义。人力部门、社保部门、民政部门等需要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具体落实情况和政策的贯彻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综合监督,同时财政以及审计部门也需要做好审计通报工作,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以外要注意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监督,并借助媒体、网络等多元化渠道公布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现状,通过接受公众监督保证监督的全面性。
(五)革新管理服务,优化农村养老服务管理
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给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养老保障工作的实施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从管理角度出发,通过加大管理保障力度,最大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管理有效性。具体来说,要注意提升农保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品德修养,使得他们能够真正承担起自身的岗位职责,防止出现农保资金不恰当应用的情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保工作队伍;构建专门的农保资金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做好资金管理,消除资金运营管理当中的缺陷与弊端,助推养老保障工作的长效推进;促进养老机构建设,扩大养老机构的覆盖范围,提升相关人员的服务水准,满足农村养老的实际需要;建立医疗笺约,落实代帮代办,让缺少便利条件的老年人群体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降低他们出行和办理方面的困难度。
参考文献:
[1]杨娅婕,雷杰.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89-90.
[2]胡小武.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时期的中国养老模式转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7-78.
[3]王叶菲,张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历史轨迹与评估[J].中國市场,2019(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