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0-09-10田川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新要求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确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专业建设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引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群的核心和基础,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急待提高,因此,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和发展十分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的素质差异较大,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根据学校自身特點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走出一条专业特色之路,使专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原则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中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中贯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专业培养建设.从而使学生走出校园之后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更有助于学科建设更为长久广泛发展.
1.2以核心课程设计为中心
近些年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只有将核心课程建设作为中心,改变过去拼接式、缺乏逻辑连贯性的教学手段,学校管理层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完备的骨干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同时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教材相匹配.
1.3重视实践环节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由于整合了多个学科与方向,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现在仍然处于建设与成长阶段,很多高校都出于学生走出校园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考虑,在发展建设中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学校可以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成立校企联盟.该措施加速电子信息科技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更好地发挥出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服务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渠道,将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巧妙科学的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全面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1要强调学科特点,突出专业建设方向
目前有关这一学科建设的口径过宽,缺乏明显的学科特点,那么在今后对于此学科的建设及发展上,就要突出专业建设的方向,打造属于自己的学科特色。一方面,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们对于这一学科的不同掌握情况而做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充分实现这门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明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2教师队伍的建设
由于电子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流动也非常频繁。所以应首先注重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加强他们的思想品德、敬业和团队精神、专业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次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稳定性,即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年龄梯队和相对的人员稳定;最后应该注重教师的再学习,这包括对所要教授课程的学习和与时俱进掌握本专业业内先进技术和行业需求。我们电科专业缺少专业教师,不少教师不是本专业毕业,所以需要通过人才引进、原有教师进修深造,使教师梯队整体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可以通过组建课题组的模式整合科研队伍,加强科研梯队建设。该专业教师有相同或者相关的研究方向,个人的研究发展与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可以形成与之相关的一批研究成果,从而形成通过学科专业建设,带动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通过提高的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减少了人才的流失。
2.3支持条件建设
工程教育认证的支持条件建设包括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以及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平台、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还要求总量应能满足教学的教学经费。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教育界普遍认识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学生工程素养的重点,支持条件建设是关键。经过对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强化队伍建设、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等,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按照基本原理验证、基础应用训练、综合工程实践、创新应用设计四个层次来规划和改善实验条件。目前,专业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系统仿真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和功能均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制度,创新实验室开放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在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根据电子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性实验室。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2.4要增强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运用,尽力落实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及发展进程中,增强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运用,尽力落实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两方面。对于此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工程素质及专业创能能力为主要培养内容。学校在教学进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实践教学,把握好实践教学的重点环节,建立一套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学校教学这一部分,学校更应该对实验硬件设备进行随时的更新与完善,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开放时间,以便于学生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实践学习。此外,还要大力建设实验室文化,设立一套完备的实验评估机制,并以此类实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上的积极性。
结语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半导体行业科技人才的专业,在当前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走出一条专业特色办学之路。课程体系应该在充分掌握行业需求的基础上,以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适当调整培养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完善体系结构;教学上坚持德育和专业教育两手抓,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加强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动向,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望军,浣喜明,陈爱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7(1):80.
[2]王莉,梁齐,张广斌.微电子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0):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李哲英.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5]孙建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8(4):330.
作者简介:田川(1986.10-),辽宁省本溪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央储备粮抚顺直属库有限公司,购销计划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