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视角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2020-09-10李晓强
摘要:目前我国所处在的是大数据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其绩效管理质量得到提升。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在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以财务信息化视角下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应用效果。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视角;财务内部控制策略;高等院校
一、引言
高等院校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在财务管理时的财务管理方式,为财务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这是高等院校在当下工作变革中的体现。
二、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在开展内部控制时的整体效果,需要在高等院校内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高等院校能进行信息共享,提高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办事效果,而内部控制部门的存在的目的,则是为了让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其管理以及沟通质量更佳,满足高等院校在当下经营过程中的需求。高等院校需要建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加大与其他部门的整体沟通,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也需要定期公布相关的信息,确保高等院校的财务信息能够做到披露及时,防止由于信息流通的不顺畅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质量难以提升。在开展高等院校的财务信息构建过程中应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方式,以往部分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部控制部门无法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在信息化时代下,只有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才能够了解到高等院校在经营管理时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特别是内部控制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由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告知内部控制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主体责任,同时由财务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将财务部门所蕴含的财务信息,定期、定时的披露给所有主体部门的管理人员,发挥出财务管理部门所具有的监督作用以及管理作用。内部控制部门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岗位以及权责,充分的认知到在日常工作时应做好哪些工作,明确不同部门每一个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内容不同,以及其操作权限同样不同,应在财务信息发表的过程中得到财务主管部门的认可以及审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体开展时的应用效果。作为财务系统管理人员,应明确不同的人员在进行财务信息操作时,其权限不相同,如果管理人员自身的权限不具备使用该信息,则不能给予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对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的所有会计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够按照高等院校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益,熟练使用相关的软件。高等院校还需要规范所有管理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时的工作状态,建立管理会计的相应制度,并且适时地实施完善该制度,根据市场的发展以及高等院校资金管理时的实际状况做好制度的管理。要求高等院校管理者定期对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行内部整顿,保证其制度的使用效果得到提升,约束所有管理会计人员的行为,确保其行为规范后才能提高管理会计的整体应用效率,还需要在信息时代下利用更多的信息软件以及信息系统,提高管理会计的整体应用效果,促使管理会计的发展总体向着规范性前进。
三、加强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力度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內部控制体系时,存在着非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方面,进而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在实际应用时,其应用效果相对较差,无法满足高等院校对内部控制体系使用的期待。为了进一步的确保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做到规范化、制度化,高等院校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善。例如,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存在,使得财务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由各个不同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分析与使用,提高高等院校内部审计质量。
其中需要建立以下几个系统:第一,审计信息资源系统可以将审计的历史信息或者是正在审计的信息,由学校内的其他管理人员进行查看,确保审计数据的准确性,也能够将所有审计后的信息直接存储到审计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存档。高等院校还应该建立收费管理系统,由于在高等院校内学生需要定期的缴费学费、学杂费等一系列费用。为此,需要将学生的收费系统与财务处理系统进行同步化处理,帮助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收费管理时的整体质量,同时还需要完善票据管理系统。第二,票据管理系统是为了帮助是为了让学生的收费信息能够有据可循,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所有学生的收费进行收据的开发,对所有的废票进行及时的处理,将学生的收据返还给学生,确保高等院校在进行学生收费时,其收费的要求是满足国家的要求。第三,应建立工资管理系统,建立工资管理系统是为了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时能够了解到其自身的工资组成部分,方便在日后进行查询和审核。要求高等院校的人事处,针对每一项工资的发放都拥有具体的清单以及证明,确保其工资发放是满足高等院校对教师工资的实际制定要求。第四,建立资金支付审批制度。针对不同的金额、不同用途的资金需要严格地进行资金审核,确保该资金在使用时,真正的用在高等院校的发展上,帮助高等院校提高整体的发展质量。
四、提高高等院校内财务风险预警人员的工作素养
高等院校在开展绩效考核评价时,其考核评价质量同样相对较差,无法满足高等院校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导致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其经营管理的风险越来越高,无法真正的帮助高等院校进行发展。而高等院校内的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其本身对于成本控制意识相对于匮乏,没有将管理会计与高等院校客观环境相融合。部分高等院校内负责财务风险预警的工作人员,无法有效的利用大数据获取市场信息,难以对市场的整体走向和发展做出预测,导致高等院校在大数据时代下其自身的风险预警体系,难以有效的被应用,其使用效果不佳。工作人员自身对风险预警体系不了解,没有深入学习高校的经营活动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利用风险预警体系,如何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与预算管理结合风险预警体系应用,提高财务管理的效果降低高校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知错误导致财务风险越来越高,管理效果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了管理质量逐步下降的情况。
为此,高等院校在当前想要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对风险预警管理人员的管理。根据高等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该以及当下行业发展的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等院校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制,组织专业的人员从专业理论工作角度去分析,深入地体会到在高等院校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了解所有高等院校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其自身的心理状态,将风险预警管理人员管理体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实处。通过该体制能够解决高等院校所出现的一系列财务问题,找到高等院校内出现财会问题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并且逐一进行解决。不仅如此,高等院校管理者还需要提高高等院校内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高等院校管理者可以根据高等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高等院校当前的资金运行情况,将高等院校内部学习能力较强、年纪相对年轻的工作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修,或者到专门的工作室进行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确保在进行高等院校的财务风险预警时,能够考虑到高等院校的发展效益、市场的前景,保证高等院校能够按照长远的战略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进。也可以直接在市场中聘请有大量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对院校内的人才定期进行考核,其中包括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考核后需要评判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分析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考核质量较佳的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激励机制给予奖励,促使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提高工作的质量,满足高校的财务管理需求,减少财务风险体系应用中存在问题。在开展风险预警管理过程中,应使用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便利,获取市场信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看法,才能帮助高等院校更好地进行预测,将高等院校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以往有部分高等院校内的风险预警管理人员,由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态度,无法将大数据与高等院校发展相融合,直接导致高等院校的发展质量无法提升,甚至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将风险预警体系与现代设备相融合,提高体系的应用效果,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高等院校提高经济效益,当下还需要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计算机的能力,确保能够在大数据时代下为高等院校发展做出贡献,提高高等院校发展的整体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财务信息化视角下分析高等院校在进行内部控制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能够发现无论是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重视,或者是在开展内部控制体系中忽略了如何进行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完整的应用在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中,都导致高等院校在开展内部控制体系时,其应用质量较差。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高等院校想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需要使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这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部分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仍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结合高等院校的实际状况以及本文所提出的意见进行简要分析,帮助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时,其财务管理质量真正地得到提升。
参考文獻:
[1]方芳.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220+222.
[2]张睿.财务信息化视角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纳税,2018(03):97.
作者简介:
李晓强,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