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田径训练的量及其强度的创新

2020-09-10张晓静刘家旺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

张晓静 刘家旺

摘要:本篇文章的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整理出创新型的田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强度,要求田径运动员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要依据运动员的体质和实际的运动能力来科学的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从而来达到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继而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储备足够的体育类人才。

关键词:田径;训练量;训练强度;观念创新

本文中详细的介绍了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传统训练方式存在的不利影响,并依据认知态度与训练方法,将田径训练进行合理的归纳分类,科学地阐述了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对运动员成绩进步产生阻碍作用的原因。

一、传统的田径训练观念

受先天性的基因影响作用,东方田径运动员与西方田径运动员有较大的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东方田径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虽然在很多田径运动比赛中东方人也可以获得一些靠前的名次,但是在短跑比赛中东方田径运动员和西方田径运动员无法达到相当水平。最近几年,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连续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使得这项空白的项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一成绩引发很多体育界的专业人员开始对田径运动员采用的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传统的田径运动员训练观念及强度对田径类项目的理解存在不足,其中的错误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田径训练观念并不能够对田径项目的主体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目前,奥运会所开展的体育项目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演变,然而停滞不前的田径训练观念就出现了相对落后的现象。教练员在对田径运动员开展训练的过程中依旧按照传统的田径训练观念对其制定训练教程,这是导致田径运动员经过大量辛勤训练而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因素。虽然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采用这种训练观念能够使得训练课程顺利开展,但是无法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教练在日常训练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时代的发展将训练计划不断地进行完善,所以导致传统的田径训练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竞赛项目训练。如果教练在对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盲目的借鉴国外运动员的训练方案,忽略了东方运动员和西方运动员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也不会使得竞赛项目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很多运动员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很多教练在对田径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成绩而忽略了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如果训练在开展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增加训练强度,那这时运动员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不断的增加训练強度是传统田径训练的观念,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该观念并不适用于现代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如果想要田径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除了需要认真配合教练制定的训练计划以外,还需要与团队进行密切的配合。运动员想要在田径比赛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所参加田径运动的性质,摆正心态,进而才能为自己确定奋斗目标。

第三,忽略了田径类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教练员在对运动员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将体能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对运动员开展田径类知识教育重要性,导致参赛人员不能够对所参加项目进行透彻的了解。田径项目相关知识的科普在实践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全面的田径类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有效地确保运动员可以安全地开展训练,而且还可以让运动员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可以在日常实践训练开展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所聘请的田径教练一般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所以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就要求田径教练员对运动员开展训练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战经验对其进行引导。

二、对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分析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普通人在日常健身的过程中都懂得高强度的训练动作不能长时间坚持。长时间坚持高强度的训练动作不仅会导致身体被损害,而且也会对人的意志力进行高强度的考验。但是田径训练和健身训练之间的辛苦有很大的差别。短跑类的田径项目的运动员如果想要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对爆发力的训练。超高的爆发力对人的肌肉力量要求标准非常高,可以在提高爆发力训练的过程中将力量训练作为重点内容。传统观念的训练在对人的爆发力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是将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和加强训练量作为主要方式,这样的训练观念不仅会对运动员的耐力进行考验,而且还会导致运动员的身体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并且如果对人的肌肉进行长时间的刺激,自己就会导致出现损伤,严重可能导致运动员永远无法参加比赛。除此之外,传统的训练观念在对运动员进行爆发力训练的过程中只采用统一训练项目。这样的训练措施只能够对运动员的局部力量进行锻炼,所以当运动员进行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局部组织损伤的现象。

三、田径训练的创新观念

在对田径训练观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训练观念进行反思,并在传统的训练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从而制定出符合现代运动员训练的田径观念。

(一)田径训练中量与质的重新定位

从传统的田径训练观念对冬季训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田径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训练观念虽然可以使得训练量大幅度增加,但是训练的强度非常低。等到运动员快参加比赛的时候就将训练强度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达到训练效果。在运动员冬季训练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训练方法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反而因短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使得运动员的体能和身心都处于疲惫的状态,从而导致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内大幅度增加训练强度,很难让运动员适应,所以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运动员的体质和实际的能力将田径训练的量与性质进行重新的定位,从而促使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二)强化训练强度跟专项训练相结合

在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使得训练可以更加全面,需要将强化训练和专项训练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将强化训练和专项训练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确保所采用的训练强度负荷运动员的自身体质,而且也能够将运动员身体潜能进行有效的激发,这有利于促使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除此之外,要将强化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内容进行固定,但是也不能够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同样在日常训练中所采用的训练方式也不能够贪图多样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训练过程中集中刺激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运动员的各种反应变得更加井然有序。现如今,田径动员很多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是以一周为训练周期,所以这也是决定训练方式不能够多元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训练方式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强化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相结合,从而选择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训练方法。

(三)要有稳定的训练强度结构

稳定的训练强度结构在田径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实力,比赛前后的训练强度结构不能够有太大变化,否则会对运动员自身实力的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所采用的训练强度也需要与运动员专项训练强度相吻合,这样可以确保所采用的训练强度能够符合运动员自身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状态。

四、结语

总的来讲,传统的训练观念已经不能够适用于现代田径运动员训练的需求,为了能够确保我国的田径运动员在竞赛中可以充分发挥实力和自身的潜能,就需要教练员能够依据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制定出符合田径运动员水平的训练方式,从而确保训练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侯珏文.浅谈高强度田径训练模式下运动损伤的恢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1+13.

[2]武传学,张希亮.试谈青少年体育教学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J].田径,2019(10):47–48.

[3]许德刚.浅探负荷强度与训练比例控制下的田径训练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41–42.

[4]龚俊峰.田径教学中控制训练强度的方法研究[J].运动,2019(02):81+73.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
全国田径冠军赛
趣味田径在职高田径课中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刍议初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
动物田径大赛
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