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老年健身操训练的研究现状和对策分析
2020-09-10孙可馨
摘要: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老年健身操作为一项新时代的产物,在提高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维持中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老年健身操越来越受中老年人群的喜爱和追捧,已然成为中老年人群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开展中老年健身操的现状和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中老年健身操训练和创新发展的相应对策,旨在通过大力开展中老年健身操来进行运动健身,提升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中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老年;健身操;现状;对策
一、关于中老年健身操训练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
(一)中老年健身操练习内容枯燥乏味、动作简单、重复
目前,中老年健身操的练习内容较为单一、重复,没有固定套路的动作和具有风格特点的训练内容。中老年健身操的动作较为简单、运动幅度较小,尚无法达到明显的训练效果。若长期下去,会让训练者觉得枯燥无味,无法继续坚持练习下去。且健身操的训练形式大多数是徒手的形式,没有借助任何的轻器械,使训练者缺乏练习的动力和坚持下去的决心。若与适合中老年健身操训练强度的轻器械相结合进行训练,可增强健身操运动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健身操运动训练效率,使健身操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中老年健身操的活动性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目前中老年人群开展健身操活动主要为日常锻炼,固定时间、地点和套路动作。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陈旧,缺乏新颖的活动模式,例如:定期的培训活动、团队交流、旅行、组织比赛等等。长此以往,导致练习动作相对单调、内容相对统一,缺乏最新的中老年健身操系统理论知识和套路动作的编创技巧,练习内容很难深入人心,更难以提高练习效果。应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中老年健身的活动性质,拓宽中老年人群的活动交流渠道,使健身操的训练更有益于中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
(三)缺少普遍化、低成本的中老年健身操活动场地
目前,一般的大中型城市的体育馆均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具有固定的收费标准,且不针对中老年人群免费开放。城市社区的健身场地较小,且健身器械陈旧,损坏的情况普遍出现,不利于中老年人群进行健身操练习。而县(区)、乡(镇)可供中老年人群进行健身操练习的体育场地较少,而且仅有的体育场地质量较差,很多地区缺乏公共的体育设施,并不适合中老年人群开展健身操训练。因此,应不断加强对现有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革,颁布有益于中老年运动健身的政策,为中老年健身操的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四)中老年健身操训练的推广和宣传体系不健全
目前市、县(区)、乡(镇)地区,均没有固定的专门针对中老年健身操的普及推广机制,同样缺乏针对中老年健身操的有效宣传体系。导致中老年人群对于健身操的训练认知较少,电视、网络、媒体、杂志等都鲜有宣传中老年健身操益处的内容。因推广和宣传中老年健身操的好处较少,导致中老年健身操的发展速度较慢,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应此要大力建立健全中老年健身操训练的推广体系,拓宽中老年健身操训练的宣传平台。
二、关于优化中老年健身操训练的相关对策
(一)结合轻器械、创新中老年健身操的套路动作
与时俱进,依据中老年人群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进行不断的研究、改革,创新中老年健身操的日常训练内容和套路动作,使之训练强度适合更多中老年人群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运动中不断提高运动效果和运动效率。并适度将与中老年人群运动强度相适合的轻器械融入其中,例如:弹力带、杠铃等,编创出适合中老年人群训练的轻器械健身操,以此能夠在增加训练趣味性和乐趣的同时提升中老年人的运动健身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完善中老年健身操的活动性质、拓宽活动交流的渠道
中老年健身操的活动性质较为单一,除日常训练外,应增设定期或不定期健身操套路动作培训,不断更新中老年健身操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联络员应加强同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定期组织与其他训练团队的联谊、集体旅游、茶话交流、公益活动、团队健身操比赛等活动项目,提高中老年人群在健身操训练中的兴趣和动力,以此调动中老年人群参与活动过程的积极性。通过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增进中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通过锻炼可以使他们有效地远离麻将桌,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断丰富晚年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的和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拓展中老年健身操的活动场地
加强体育场馆健身运营的公益化建设,对现有的体育场馆继续坚持体育馆的对外开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进体育硬件建设的平衡发展,加强对城市社区、县(区)、镇(乡)的体育设施建设,使更多的体育硬件建设惠及中老年人群,促进全民积极参与到中老年的健身操活动中来。并在每个月设立一个固定的“全民健身日”,可供有需要的健身队伍进行交流、比赛或是训练,为城乡各地的中老年人群健身操训练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中老年健身操推广机制、建立有效的宣传体系
首先要建立省市级中老年健身操的推广机制,在省市级政府的帮助下,在中老年人体育协会的指导下,推广中老年健身操,使更多适合健身操的中老年人群积极地投身于中老年健身操的练习当中,使中老年健身操走向千家万户。其次要注重抓好城市社区、县(区)和乡(镇)的推广宣传工作,着力建成更多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以满足更多中老年人群的运动需求。与此同时加强和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的合作,宣传中老年健身操的益处,播放中老年健身操的公益宣传片,进行中老年健身操的套路动作教学,引导更多的中老年人自发的练习。与当地的出版社合作,出版相关宣传和推广的书籍和杂志。借助“全民健身日”播放宣传片和组织讲座,普及中老年健身操的知识,鼓励更多中老年人群参与到健身操锻炼当中。
三、结语
健身操作为当下越来越受中老年人群欢迎的一种体育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现如今,中老年健身操的锻炼内容和健身锻炼的效果更加符合中老年人群的需求。中老年健身操的出现能够帮助提升中老年人群的个人文化修养,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心愉快,丰富了中老年人群的业余和退休生活,更使得社会文化的建设走向多元化发展,不断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业余娱乐活动,反映出当下中老年人群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大的追求。中老年健身操发展得越好,它越能体现出来中老年人群如今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和社会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反映出时代发展状态的良好、社会建设的和谐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作为一名未来的体育工作者,更应身体力行,勇于实践,积极投身到中老年健身操的研究和整理之中,推出更多符合中老年人群身心特征和生活水平的中老年健身操锻炼计划和方案,通过基层的实践行动,编创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中老年健身操作品,以符合现代社会健康生活的高质量、高标准、高追求要求。尽管,目前中老年健身操运动训练的建设和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相信通过大家不断地努力,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和创新,中老年健身操发展和完善必将适应更多广大中老年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任丽.济南市中老年健身操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2]袁永虹.中老年健身操(舞)在上海市社区体育中的开展现状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0:72.
[3]弋晶.在我国中老年人群推广全民健身操之浅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03):221–222.
[4]王丽花.浅析健身操与疾病预防——以中老年人为例[J].科技视界,2017(27):62–63.
[5]徐先霞.不同形式有氧健身操锻炼的中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状况的比较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0.
[6]邓晞翎,樊力平.中老年健身操的创编原则[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S1):210–211.
[7]黄小燕.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综述[J].运动,2017(21):72–73.
[8]方慧.有氧健身操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1,20(02):75–77.
[9]张逸雪.全民健身操(舞)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10]王艺兰.试析大众健身操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313–314.
[11]李梦青.健身性艺术体操轻器械的开发与创新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3.
[12]曹婷玉.轻器械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06):65–67.
[13]鄭婕.轻器械按摩健美操的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4):70.
[14]王明明.广场健身操锻炼对中老年人糖代谢指标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763-2765.
[15]吴学文.老年健身操活动的创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9):199–200.
[16]於振朋.老年女性从事民族健身操的锻炼效果——以60~69岁老年妇女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8(02):182–185.
[17]黄小燕.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综述[J].运动,2017(21):72–73.
[18]庄雪芹.论轻器械健美操音乐的选配[A]《西部体育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125期)[C].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2012:3.
[19]陆晨.浅析轻器械健身操编排中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7):61–62.
[20]杨斌.浅谈轻器械健美操的创编[J].益阳师专学报,1997(06):105–107.
[21]陈秋洁.轻器械健身操编排中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183.
[22]何幸光.轻器械体操[J].体育教学与训练,1979(03):42.
[23]任建华,敖祖辉,贺春林,等.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对锻炼老年人腰围和体重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3):103+105.
作者简介:孙可馨(1995—),女,汉族,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健美操运动理论与方法。